“TechWeb最新获得的SEC文件显示,李国庆夫妇牵头的财团为私有化当当网至少需要筹备约3.789亿美元现金,退市后,李国庆和俞渝合计持股93.17%,当当网管理层预计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营收增幅分别为6.6%、10.3%、11.5%。”
当当网2016年5月31日达成私有化确定性协议,董事长俞渝、CEO李国庆等管理层牵头的买方财团计划以每股美国存托股6.7美元的价格收购买方财团尚未持有的全部当当网股票,对公司整体作价约5.56亿美元,彼时公告称预计交易于2016年下半年完成。
根据TechWeb最新获得的SEC文件(以下简称文件),买方团名义上由10个主体组成,实质上完全穿透后为6方。
名义上,买方团主体包括俞渝、李国庆、Dangdang Corporation、Kewen Holding Co. Limited、Science&Culture International Limited、First Profit Management Limited、高级副总裁姚丹骞、副总裁陈立军、副总裁Kan Min,以及自然人He Junjie。
完全穿透后,买方团成员由5名当当网高管和一名非高管人士He Junjie组成。
其中,Dangdang Corporation是由李国庆夫妇共同控制的英属维京群岛投资控股公司;Kewen Holding Co. Limited由李国庆全资拥有;Science & Culture International Limited由李国庆控制, 而Kewen持有Science & Culture International Limited 60%股权;First Profit Management Limited由姚丹骞控制。
非高管人士He Junjie在文件中被标注为“与当当网公司无关联的人士”,目前不持有当当网股份。
私有化前,上述买方团成员合计持有当当网35.3%股权,却代表83.6%投票权。这是由于当当网实施双层股权制度的结果。
当当网发行A股和B股两种股票,其中1股A股代表1个投票权,而1股B股代表10个投票权,当当网几乎全部B股都掌握在李国庆和俞渝手中,因此公司超八成投票权掌握在他们二人手中。
买方团以每股美国存托股6.7美元的价格,对当当网整体估值约5.56亿美元。
买方团计划通过四种途径组合的方式私有化当当网,分别是“转滚法融资”(Rollover Financing)、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当当网公司以及旗下子公司的可用现金。
其中,“转滚法融资”,根据文件,即目前持有当当网股票的买方团成员,在当当网美股退市、股票被注销时不接收股票对应的现金对价,直接接收当当网退市后主体相应比例的股票,不涉及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债权融资涉及中国银行上海浦东开发区分行提供的一笔1.64亿美元的贷款;股权融资涉及高级副总裁姚丹骞、无关联人士He Junjie分别提供的1500万美元、25万美元现金。
根据文件,买方团需筹备的必要现金规模约为3.789亿美元。
这意味着,除了1.64亿美元贷款融资、1525万美元股权融资外,其余约2亿美元(3.789-1.64-0.1525)资金缺口将由当当网公司以及旗下子公司的可用现金补充。
根据文件,退市前,俞渝在当当网持股3.92%,李国庆持股29.18%,姚丹骞持股0.07%,陈立军持股0.01%,Kan Min持股0.02%。
退市后,俞渝将持股11.04%,李国庆持股82.13%,姚丹骞控制的First Profit持股6.67%,陈立军持股0.03%,Kan Min持股0.05%。
根据TechWeb最新获得的SEC文件,当当网管理层预计:在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99.25亿元人民币、109.47亿元、122.07亿元、134.47亿元、147.27亿元、160.01亿元、172.76亿元,对应的增长率分别为6.6%、10.3%、11.5%、10.2%、9.5%、8.6%、8.0%;
2016年至2020年毛利润分别为17.88亿元、20.64亿元、23.57亿元、26.1亿元、28.57亿元、31.01亿元、33.36亿元,对应毛利润率分别为18%、18.9%、19.3%、19.4%、19.4%、19.4%、19.3%;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2016年至2020年运营利润分别为9900万元、1.63亿元、2.54亿元、3.19亿元、3.76亿元、4.78亿元、5.41亿元,对应的运营利润率分别为1%、1.5%、2.1%、2.4%、2.6%、3%、3.1%;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即计入1000万元股权奖励开支),2016年至2020年运营利润为8900万元、1.53亿元、2.44亿元、3.09亿元、3.66亿元、4.69亿元、5.31亿元;
2016年至2020年净利润1.4亿元、2.08亿元、3.1亿元、3.77亿元、3.45亿元、4.32亿元、4.92亿元,对应的净利润率为1.4%、1.9%、2.5%、2.8%、2.3%、2.7%、2.9%;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即计入1000万元股权奖励开支),2016年至2020年净利润1.31亿元、1.99亿元、3亿元、3.68亿元、3.35亿元、4.23亿元、4.83亿元。
当当网私有化过程中发生了两个热议话题,一个是俞渝、李国庆财团在特殊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大幅下调报价,一个是在更早前发生的i美股竞购。
2016年3月9日,i美股宣布向当当网董事会开出每股美国存托股8.8美元的私有化要约,形成与俞渝、李国庆财团竞购之势,且比后者2015年7月9日开出的报价7.812美元高出12.6%。
但在公众视野里,i美股的竞购似乎并未引发两个财团的激烈竞争。
当当网管理层彼时方面采取了“冷处理”竞购的方式,公司层面未发公告通报,李国庆在内的高管也几乎没有评论,处理地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甚至在i美股竞购要约发出2个月后,俞渝、李国庆财团不但没提升报价,还大幅降低了报价至6.5美元。
俞渝、李国庆财团做出降低报价的时间在2016年5月17日,彼时,因中国国内传出的监管层面对中概股回归政策不明朗等猜测,一批筹划私有化的中概股刚遭遇过大跌,在这样特殊的资本环境下,俞渝、李国庆财团下调报价遭到过一些非议。
但最终,竞购和非议都没能阻挡俞渝、李国庆的步伐,2016年5月31日,俞渝、李国庆财团同当当网签署了每股美国存托股6.7美元的私有化确定协议。
那么,在i美股竞购、李国庆财团降低报价至达成私有化最终协议的近3个月区间里,发生了哪些未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事情呢?
根据TechWeb最新获得的SEC文件,负责评估要约的当当网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以下简称特委会)聘请的财务顾问Duff & Phelps Securities, LLC(以下简称DPS)、i美股、李国庆财团,进行过几次双边沟通,沟通内容涉及DPS认为支持i美股竞购的“金主”不足,以及特委会要求李国庆财团提价等。
“2016年3月10日……经过讨论,特委会指派DPS接触投资者A(即i美股),了解后者以及后者要约的更多详细情况……”文件称。
2016年3月11日,DPS致信李国庆财团,要求后者考虑提高报价,原因是i美股开了8.8美元的报价,2016年3月28日,李国庆财团知会DPS,称此前开出的7.812美元是公允(fair)报价。
2016年3月29日,i美股致信DPS,称i美股正同潜在方商谈,但尚未就竞购同第三方结成财团。
2016年3月30日,DPS向当当网特委会指出,i美股的竞购要约还在初步阶段,缺乏资金支持的细节,此外i美股相对较小的基金规模、缺乏可靠融资源等,给i美股竞购资金带来不确定性。
2016年4月13日,i美股告知DPS,已有两名潜在投资者加入竞购买方团,但尚未签署买方团协议。
2016年4月13日,DPS在与i美股讨论后向当当网特委会指出,i美股牵头的竞购买方团并非正式组成的财团……i美股虽然还在与其他潜在方商谈扩大竞购买方团规模,但不能提供时间表和融资方案等细节。
2016年4月26日,DPS向当当网特委会指出,i美股竞购仍处在初级阶段,仍需增加融资途径。
李国庆财团5月17日降低报价至每股美国存托股6.5美元。
2016年5月19日,当当网特委会要求李国庆财团考虑将报价提高至7美元;5月22日,李国庆财团回应称6.5美元是公允价,最终报价不会高于6.6美元。
2016年5月24日,考虑到i美股虽然未撤回要约但没有进展,当当网特委会要求李国庆财团考虑将报价提升至6.8美元;5月25日,李国庆财团致信当当网特委会称,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报价提升至6.7美元。
此后6天后(2016年5月31日),当当网同李国庆财团达成每股6.7美元的最终私有化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