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月
17
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开启
首场
“代表通道”,省人大代表、
国网吉安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技术专责吕传玉亮相通道,结合履职实际,回答记者关于
“发挥代表作用,助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提问。
吕传玉说,在未来一段时期,电力能源作用会越来越重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加快电网数智化转型,赋能生产提效,服务提升。
作为一名来自国网吉安供电公司的基层代表,身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技术保障重任,吕传玉见证了吉安电网从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转型升级。他说:“近年来,吉安电网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加快电网数智化转型步伐,已经完成了变电站设备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技术换代更新,从人工操作到程序控制,从徒步翻山越岭到无人机自动巡线,‘数控’‘智能’应用场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屡见不鲜。当前,我们正围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总目标,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消纳、配置、调控能力。”
吕传玉告诉记者:“目前,江西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达到47.4%,高于国内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在华中电网区域位列第二,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绿色已成为江西省电力装机增长的‘主色调’。”
针对风能、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大的特征,如何兼顾新能源全量消纳和保证用户供电可靠性成了重中之重。在省政府印发的《赣江中游(吉安)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中对吉安建设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也作出明确要求,“有序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吕传玉(右二)亮相首场“代表通道”
吕传玉说:“2024年我们新建了500kV泰和变电站,提前为吉安的第一个抽水蓄能项目——遂川电站(1200MW)做好接入准备,既优化了区域能源结构、增强电网安全性,又解决了遂川县清洁能源外送卡脖子问题,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水平,助力了县域经济发展。”
电力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特点。吕传玉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建议,加快补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薄弱的短板,持续优化新型电网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围绕能源数字产业化,积极打造智能电网产业生态圈,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