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首款处理器澎湃S1芯片是一款双四核的处理器,四个高主频2.2GHz Cortex-A53处理器应对高性能,四个低主频的1.4GHz Cortex-A53架构处理器应对日常应用。
GPU方面,澎湃S1用了ARM公版的Mali-T860 MP4,能够支持Vulkan在内的接口。
内存带宽方面,澎湃S1采用了双通道的lpddr3-933算是比较厚道。
音频方面,澎湃S1芯片内部的音频DSP有32位的语音DSP,支持VoLTE高清语音,16KHz采样率。
基带方面支持,澎湃S1支持GSM/TD-SCDMA/WCDMA/LTE-TDD/LTE-FDD 5模23频网络,VoLTE高清语音通话,支持芯片级防范伪基站及高铁模式。同时有“可升级基带”设计,可通过OTA进行算法升级并支持芯片级防范伪基站功能。
在ISP上,澎湃S1芯片继承了双核14位的ISP,支持双摄像头,而且小米设计不少自有算法,对降噪和HDR做了优化,还有多帧快选的功能,算是有不少优化。
不过在工艺方面,小米还是28nm的比较落后的工艺,这会对发热和功耗产生不小的影响。
松果的首款SOC对比同级别的竞争对手(麒麟655、骁龙625),还是比较落后的。在基带方面,澎湃S1只做到cat4,还落后竞争对手好几个时代。
工艺方面,对手都是16nm、14nm了,澎湃S1为了成本还是28nm,也落后两个时代。而为了性能,澎湃S1的主频拉的比较高,GPU核心也塞了4个,发热功耗都会比竞争对手高不少。
不过,在GPU方面和内存带宽方面,澎湃S1很厚道,这意味着在同级别的处理器中,小米的游戏表现会不错,ISP方面小米看上去不错,但是最后还是要照片说话,毕竟ISP只是决定拍照的部分因素。
综合看,澎湃S1属于性能不错,但是基带落后,工艺落后的处理器,实际使用中发热和续航会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