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phell
www.chiphell.com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女演员自曝无证酒驾肇事逃逸,警方通报 ·  21 小时前  
新北方  ·  这样取钱,涉嫌违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phell

[电脑] 非海景房ATX机箱还能更小吗?答案是联力鬼斧 Lancool 207

Chiphell  · 公众号  ·  · 2024-10-06 14:00

正文

CHH ID:神月妍妍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联力在2018年推出首款Lancool之后至今,算起来也是第七个年头了,在期间也陆续推出过更新换代产品例如Lancool II, Lancool III, Lancool 205/206/215/216等等产品,以及一众例如Mesh, RGB等等衍生产品,属于联力维持中端产品线的主力产品,也的确因为其出色的结构设计和亲民的价格做到了口碑销量双丰收。联力也从未放弃对这款产品结构设计的继续优化,此次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属于Lancool产品线最新作品207。

先贴一下今天这台机器的配置:

机箱: 联力 鬼斧 Lancool 207
风扇: 联力 三代积木 正转/反转
CPU: AMD R9 9950X
主板: 微星 X670E战斧
显卡: 英伟达 RTX4080FE
内存: 贼船 复仇者RGB
电源: 追风者 AMP GH1000 白金全模组电源

话不多说,对于这款产品的介绍我们边看图边聊。

Section 1. 正文

45°定妆照。粗看起来这是一台尺寸稍小的ATX中塔机箱,顶部支持360水冷,后窗最大支持一颗120mm风扇,比较与众不同的是,显卡下方有两颗12025风扇。



这里我就展开聊聊目前的机箱设计,通常来说对于目前的ATX全塔/中塔机箱,有几个比较流行的构型:电源上置,电源下置和海景房(即电源置于背仓)。

  • 电源上置(例如FD Torrent):属于ATX最传统的机箱构型,目前看其优势在于显卡下方有比较充分的进风空间,通常能最大支持到360甚至420风扇位,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电源仓上置,考虑到长电源(最长有18cm+)以及线材放置的需求,通常而言机箱顶部不再能放置任何风扇位,基本都是直接封死的,因此如果想给CPU配置一体水冷散热器,只能将其放置在前面板进风的位置, 此时如果考虑其显卡兼容性(最长的已经做到350mm+级别了),光是机箱内空间的长度可能要接近460mm,此时如果加上前面板装饰等等,长度突破520mm丝毫不费事,同时出风面积(通常只有背面的120/140风扇位)极大的限制了机箱的散热能力 ,对于将机箱放置在桌面上的用户这个长度非常不友好。也是为什么基本电源上置的机箱都做到了全塔大小的原因。

  • 电源下置(最常见的构型):属于目前最常见的ATX中塔和全塔构型,相比于电源上置构型而言,其优势在于顶部完全敞开,可以容纳360-420规格的AIO散热器,同显卡共享前面板进风,也不太存在CPU散热器吃显卡尾气的问题,同样的,因为通常不太用考虑前面板放置AIO的需求,长度会比电源上置机箱控制的好一些(至少能节约60mm), 劣势在于考虑当前显卡越来越热(600W左右),其进风规模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了

  • 海景房(目前最流行的构型):属于是这两年逐渐开始流行的构型,顶部和底部都可以布置风扇,能够解决以上两种构型的缺点,并且总高不会特别大。目前最流行的当属无边框海景房,会在主板旁边布置一个竖着的360*120风扇位,但其实这个位置相当尴尬:侧面用于进风的话,只有反转风扇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美观问题(虽然反转风扇已经很多了),侧面用于出风的话,下进,侧出+上出的风道,很难构造对于防尘特别友好的正压差环境; 最致命的问题在于,电源置于背仓后,机箱的总宽度会继续扩大10cm的样子,也因此海景房机箱大多是(高/矮)胖子造型,对于放置空间的宽度是个挑战


为了解决以上构型的缺点,并且进一步控制空间,各家机电厂商基于电源下置构型都做了不少尝试,例如爱国者大岚,保持电源下置的同时,尝试在显卡下方和电源上方设计了三个120mm风扇位用于直吹显卡,但问题同样来源于电源位置,下置的电源往往可以挡住超过50%的进风面积,实际对散热的提升可以说十分有限。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207则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把电源在电源仓中前置,同时将两颗120mm风扇和电源平行放置,在保证显卡的最够进风量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了机箱的总高,相当于把风扇按进了电源仓,同时为了控制机箱总长,电源位还转了90°。

从侧面看这款机箱,粗看起来这是一台尺寸稍小的ATX中塔机箱,顶部支持360水冷,后窗最大支持一颗120mm风扇,其三维尺寸是455.6mm(长) x 219mm(宽) x 456mm(高),顶部最大支持360/280一体水冷散热器,显卡最长375mm,如联力所说,在45.5L这个通常属于MATX机箱的尺寸内,除开电源(最长16cm)以外,保证了完整的ATX主板和最大的显卡尺寸兼容性,同时不牺牲散热能力。


此次我用了一张长度大约为305mm的RTX4080FE显卡, 能看到此时显卡长度这块还相当富裕,装入尺寸更大的猛禽,超龙或者火神都毫无难度。


207在机箱上还贴心的设置了三条平行的槽安装显卡支架,以支持不同长度的显卡。


这个角度能更清楚的看到电源仓侧面采用了全Mesh设计,加上机箱背面和后部同样位置的镂空,充分保证了底部两颗12025风扇的进风效能。


前面板标配有两颗140mmRGB风扇,进风能力这块基本等同于三颗120mm风扇。


其实在这个构型下,后部的120mm由于跟顶部的AIO抢风,起到的散热作用就十分有限了,除了抽走一些主板供电散热的热量,更多是作为机箱内的光源和装饰来使用。


这个角度能很好的看到207的风道设计逻辑,差不多是上面那颗和下面半颗140mm风扇负责CPU散热器的进风,电源仓中的两颗120mm和前面板剩下的半颗负责显卡散热的进风。


美中不足的是,前面两个140mm风扇位对冷排的支持程度稍显有限,明显风扇下方没有空间放置冷排的水口,而上方其实有一些放置水口的空间但十分有限,并且必然挤占机箱顶端的冷排/风扇空间,且选择在前面板装载280冷排的话,顶板显然只能支持280或者240冷排了,这从这两个风扇位设计成了固定风扇的螺丝孔而不是通孔也可见一斑,当然这更多是我一些吹毛求疵的想法,显然考虑到分体水冷的小众程度,在这样一款性价比产品上不特意对其进行设计是可以充分理解的。


前部I/O被设计在了机箱的顶端,好在机箱本身高度控制的很好,因此就算放置在桌面上,也不会让你坐着开电脑或者插U盘有太大的难度。接口这块中规中矩,一个type C和两个type A,一个音频接口和机箱电源按钮。


这个方案里我用两颗三代反转积木替换了原装的两颗无光12025,对于散热本身倒未必有太大价值,更多是其一是更加美观,其二在显卡下方也安排一个光源,让机箱当中的亮度更加均匀些。


侧板的全Mesh设计,侧面有两颗螺丝用来固定。


拆开Mesh面板之后就能看清楚电源仓的全貌了,电源被放置在了电源仓的前面,并且方向被转了90°。风扇更多是埋在了电源仓当中: 风扇比电源低一些的点在于,需要让给主板底部I/O一些安装的空间,不能更低的点在于要给主板仓留够至少6槽的空间 ,因为ATX主板的显卡通常从第二槽开始插起,考虑到最大3.5-4槽的空间需求,6槽空间基本是满足显卡最大兼容性的底线了,甚至对于那些从第3槽开始插显卡的主板,可能为了保持显卡的基本进风,甚至只能做到3槽的兼容性,当然这点在联力的设计中应该是被考虑为几乎不会发生的事情了。


散热器没啥好聊的,为了和主板搭配选择了MSI的MAG一体水冷,为了美观和统一换成了三代积木风扇。




如前所说,作为更多是个装饰的目的在尾部出风处放了一枚三代积木。


散热器冷头的设计非常简单,仅在冷头中间有一条RGB灯带。


主板是X670E战斧,虽然发帖的当下X870E应该是解禁了,在我装机的当时想立刻用上9950X还是只能用X670E。


内存是老朋友,贼船的复仇者RGB。


显卡选取了枪灰色的4080FE,刚好冷头也是这个色系,看起来挺搭配。


硕大的背面风扇,从40系开始显卡越来越多的采用这种穿透式散热设计,我也期望机箱厂家能基于此搞一些更独特的风道设计出来,我们拭目以待。


Section 2. 配件开箱和安装过程

首先咱还是从机箱看起。


拿掉纸箱和包材后就能看到机箱本体了,如前所说,是一台体积,尤其是高度控制的非常好的中塔机箱。


没开机的时候更容易透过前面板看清进风位置的结构,能看到两颗140mm风扇几乎已经占满了全部的通风区域。


背面,这个角度对于207的结构看的更清楚些,处于PCIE槽下方区域的并不是传统的电源位,而是完全镂空的通风区域。


背仓结构,走线槽的深度还不错。


此次207在结构上的最大革新,在显卡下方塞进了两个12025风扇直吹显卡,并且进风做到了几乎无遮挡。


受限于此次的结构更新,207能够支持的电源长度取决于机箱的宽度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度,联力给出的数据是电源限长160mm,但应该也是比较极限的数据了,出于给走线留够空间的考量,此次装机我还是选择了一颗14cm的电源,追风者AMP GH1000全模组白金电源。


电源侧面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追风者的品牌名,AMP GH的产品名。


来自于海韵的1000W白金方案,接口这块自然支持最新ATX3.0规范下的显卡16pin供电,除此之外还提供了7个PCIE/CPU共用的8pin接口,以及4个SATA和其他外设的6pin接口,对于长用的配置而言绝对够用了。


电源参数铭牌。


尾部有一颗按钮,按下即为安静模式,在电源功耗较低时能够让电源停转,减少噪声和灰尘进入。


电源长度短(14cm)也因此风扇几乎覆盖了电源的整个顶面。


标配的线材部分。


追风者AMP到目前的2代,最良心的升级莫过于出场自带了压纹模组线,其实在很多场合我已经用压纹线取代了订制线。大供电这块提供了一根主板的24pin,两根CPU的4+4pin,一根显卡12pin和四根显卡8pi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