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小伙伴交流,做了一段时间前端后,
忙是很忙
,但是会发现自己开始原地打转:
比如,在公司里面做了一段时间业务都熟悉了,然后就是重复做;
再比如,框架都会用,但是怎么把控、怎么架构依然说不上一二 。
年初,我们用了一个月时间,审核了
242份职业调查表
(1-3年的前端工程师,遇到职业瓶颈),给其中
190
人发了技术笔试题,挑其中
92
人进行了电话面试。
我们对此样本做了一些整理,梳理了目前前端工程师的一些
职业困境
,并分析了其中一些原因,希望对大家突破困境有所帮助。
目前市场上的前端工程师分为几类
1、
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
,系统走过计算机的理论基础,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至少用过两门以上编程语言(强类型+弱类型)。
优点
:理论、架构方面扎实,有整体计算机思维,内功不错,外功学起来比较快。
缺点
:部分人,前端相关细节技术不扎实,不过花时间能很快搞定。
2、
非计算机出身自学
(也包括计算机专业没好好学的),理论基础薄弱,后来因个人兴趣或者职业需求,自学前端开发技能。
优点
: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规划学习内容。
缺点
:部分人对前端没有整体的学习框架 ,属于东一片,西一片,不成体系,部分人计算机没有整体思维,建议系统梳理下前端知识体系结构,该补的还是要补起来。
3、
非科班出身培训入门
,市面上一些 0 基础的培训班学完找到工作的(由于近些年前端工程师需求增长&高校学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1)培训内容偏向 UI 设计 捎带一些 前端页面开发的 。
优点
: 强项在于页面设计。
缺点
:弱项在于逻辑编程、程序开发思维,后续随着业务逻辑的复杂化,在程序思维上有很大瓶颈,建议做好职业规划,看到底是往哪方面突破,如果往前端工程化方向,建议系统得梳理下 前端开发技术栈。
(2)培训内容为前端整体工程的 (看质量好坏)
优点
:基本上把前端的一些常用的技术点都走了一遍,对前端的开发流程、技术栈及常用框架有了个整体的概念。
缺点
:因为速成,很多东西掌握得不扎实(根据个人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很不错),囫囵吞枣,编程思维方面略显薄弱,深度不够,很多东西处于听过,但问起来不懂或者不够深入,建议 在工作之余系统梳理下计算机体系架构。
梳理了一些大家困境
1、因一些
基础算法、数据结构理论不扎实
导致一些编程思维难于理解。
比如 原型链,如果清楚 数据结构中链表结构,那么这个东西不难理解,再比如 哈希值,懂得数据结构中哈希表,哈希值也就迎刃而解。
2、
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理论、网络理论不扎实
导致到后期一些东西难于理解。
比如有同学从前端学习入手,后来学习node开发 ,在 I/O ,进程、线程、IPC 、线程锁方面有些概念就比较难于理解,而导致不能很好得使用node 的api 。
3、前端整体体系架构
没有做过深入思考
,导致用会用,但不知道为什么用,用另外一个有什么区别。
4、
重复低水平工作
,工作业务驱动,基本上工作第一年对前端开发已经比较熟悉了,业务流程很熟悉了,每天做表层业务模块,重复做已经会的东西,技术深度没有成长。
5、工作环境中
无高手
,前端开发团队大家水平相当,没有高手能够指导自己进入下一个层次。
6、
有意识但是没有行动
,我的网盘收集了一堆资料或者一堆视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以上:问题的抛出即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提升路径
1、学习东西,自学是一种途径,然而在自学的过程中,很多人处于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的状态,无监督 ,非常容易放弃。
2、另一种是
跟着
高手
,开阔视野,达到
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界,
从而有方向,在短时期内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节约时间成本,借助外力突破瓶颈。
本期高手:杨文坚
前
腾讯前端高级工程师
,现为BAT一线大厂公司前端开发技术专家,约 60 人前端团队的
架构师
,第十届 D2 讲师、 广州前端圈讲师。
早期在腾讯期间迅速从前端小工成长为前端架构师,对前端技术提升和职场发展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