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绝壁“红旗渠”的故事(下)|“上善若水”黄大发:一生不变是初心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4-23 11:34

正文





擦耳岩是大发渠最险的一段,记者们都是扶着墙一步步前行(邓刚 摄)


2015年春,省委大楼迎来了一位访客。寒风中,80岁高龄的老支书黄大发一步步迈上石阶,在“为人民服务”的碑刻前久久伫立凝望。


 “有生之年,我想去省城看看。”

81岁高龄的黄大发仍旧坚持下地劳作(田维野 摄)


这是黄大发老人80岁的生日愿望。为了这愿望,县、乡党委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带着老支书来到贵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老支书到了省城,既没有提出到风景名胜古迹参观,也没有说去热闹的商场逛逛,而是想去省委机关看看。


十多分钟后,他微笑着对大家说:“心愿了了,我们回家。”


黄大发在微党课上给大家讲修建大发渠的经过(田维野 摄)


返程路上,随行的同志问他为什么不去甲秀楼、花溪到处走走看看?他说:“党组织信任我,把村子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可以给组织交一份答卷了,这就是我的心愿。”


车厢内一片寂静,一片模糊的泪眼。


黄大发带领村民巡渠(邓刚 摄)


毕竟,半个世纪过去了。当人们仔细打量当年绝壁凿渠的这位“愚公”时,突然发现,岁月无情,英雄早已从青丝到皓首。


不变的,是初心。


黄大发,这位有着58年党龄,当了46年村干部、38年村支书的老共产党员,向组织提出的唯一一个私人要求,是到省委机关看看,寻访曾经在贫穷、困厄的年月里指引他奋勇前行的信仰之光。

    

回望大发渠,水至善至柔,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在流动。


1996年秋,草王坝新的村小落成,孩子们上学不用再翻山越岭走5公里多山路。新学校修房子占用了1亩多承包地,主人家提出了3000元现金和300斤谷子的补偿要求。黄大发卖掉了新打的一千多斤谷子、卖掉了才养到半大的年猪,东拆西借,凑齐了钱粮。

   

黄大发展示当年修渠用过的工具(田维野 摄)


1997年的除夕,全村199户只有黄大发一家吃的还是包谷沙,他却说:“只要孩子们能上好学,我再吃几年包谷沙有啥打紧?”

   

黄大发不仅承受着丧亲之痛,还背上了一身债务。1994年初,水渠眼看还剩600米就要贯通,修渠工程却因工程款用完而停了下来。黄大发与群众商议后达成一致,决定贷款修渠,按照土地受益亩数分摊在群众户头上。黄大发咬着牙,顶着妻子、儿子的埋怨,用仅有的三间老房作抵押从信用社贷了一万元,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

    

黄大发给记者讲述当年修大发渠的故事(邓刚 摄)


 “他一辈子腰杆都硬邦邦的,说话做事得罪了不少人。”村主任沈仕章回忆说,干工作几十年,从村民到乡领导,黄大发得罪了不少人。有人暗地使坏,悄悄把他家的杜仲刮了皮,把地里的菜籽砍倒一大片,堆放的包谷秆也被一把火烧了,老伴坐在地里欲哭无泪,黄大发简单安慰几句又上山修渠。

    

发小杨春发曾被黄大发气得断了交往。“那时候日子苦,父亲年底去找他通关系多拿几斤救济粮没拿到,后来父亲就不搭他的话了。”杨春发的儿子杨光强说。

   

杨春发老人已过世10年整,杨光强帮着黄家打田插秧也帮了整10年。“父亲走前说没有黄大发修渠我们吃不上白米饭,他两个儿子一个残疾一个是个教书匠,农事到了要套上牛先去帮帮他家。”

 

黄大发(田维野 摄)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黄支书带头决定的事情,我们二话不说就跟着干。”这是群众对黄大发的肯定。

   

全村黄姓人家只有三十多户,一百多户是徐姓人家,是什么让黄大发能赢得群众真心拥护?

  

“是公心!”70岁老党员徐开伦竖起了大拇指。每次拉水泥的车厢里撒落的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妻子说家里灶台需要一碗水泥来补一补,他坚决拒绝!

   

“修渠那几年,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就是二十来万,硬是没出一分差错。”71岁的老会计杨春有记忆犹新。


黄大发获得的部分奖励(田维野 摄)


老人种下的一百多棵李树结了果,有人劝他把果子拿去卖,他拒绝说:“栽下李子树就是拿给大家吃的,觉得好吃了,才会想去种。”

    

“我们共产党员要清白,不要乱吃乱喝乱来。我住了几十年的破烂房子,只要不漏水就行。既然是共产党员,就要先为群众打算,不要想把自己搞得堂堂皇皇的。”

    

律己以严,黄大发待人却宽。保卫组的徐贤寿绰号“猴子”,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不参加劳动,水渠修好后偷偷去挖个口子来灌自家的地。村民恼了,五花大绑送到派出所。黄大发跑去把人领回来,说服众人把开的口子留了下来。如今徐贤寿已是保卫组的组长,带头搞起了海椒种植,日子殷实不少。


短评:


 “滴水功夫”写传奇

    

锲而不舍,润物无声,是为水德。

    

老支书黄大发就是这样一滴水。

    

绝壁凿渠,没有大兵团、机械化的“洪荒之力”,只有人背马驮、锤敲钎钻,却能把大发渠的传奇刻在绝壁上,老支书靠的是锲而不舍、绵绵用力的“滴水功夫”。

    

绝壁凿渠,归根到底是要组织群体的力量来完成,有形的难题是破绝壁,无形的挑战是聚人心。老支书冲锋在最艰险处,坚守在最困难时,年过半百还拜师求学,“项目管理”井井有条没出一次事故,靠的依然是以德服人、润物无声的“滴水功夫”,最终凝聚起一支能打硬仗的修渠“特战队”,亮起一个时代的精神品牌。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渠水叩击绝壁的回响依然铿锵。每个草王坝人心中的精神之渠,正把涓流汇成潮涌,叩开新时代的幸福之门。



撰文: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赵宇飞 冉斌 马刚

视频: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邓刚 齐青杨 邹敏

编辑:晏海艳 胡莹

设计:陈   豪


您还可以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在贵州引起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