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及时,权威的眼科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散光直播间】广州站——妙手明眸 纠散增光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 公众号  ·  · 2018-09-05 16:43

正文

Live StreAM——不仅是Live Surgery


编者按:

2018年,9家医院,50多位直播医生,3500位线上及现场观众,爱尔康公司一路领跑,打造了散光直播间项目。它是建立在CSD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平台上的散光管理全流程直播,为白内障伴散光患者的手术提供了更高规范和标准,为实现患者更高质量的术后结果提供了方向。散光直播间不仅仅是直播一场手术(Live Surgery),而是散光管理全流程直播,它第一次将示范医院的实地工作情况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包括术前测量、术前谈话和手术过程。贴近临床,具有创新意义,为临床医生带来正确的指引,并且对推广散光晶状体的应用、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择一城而遇,携一程进取广州站散光直播间是2018全国范围的收官之作,主会场设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新院区,全场超过350人参会,转刘奕志院长的开场辞:“这是我们新院区会场最佳朋满座的一次学术会议,座无虚席!主席团名家云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晓峰院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院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吴明星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张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宋旭东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赵云娥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郑丹莹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敏丽教授及天津市眼科医院宋慧教授,群星熠熠,携手论道。惟视眼科也对专家们进行了采访,张红教授、赵云娥教授、宋旭东教授、吴明星教授、郑丹莹教授、黄敏丽教授,高度评价了散光直播间的重要作用,提出全流程直播的形式对大家了解和体验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及散光晶体的应用意义重大!








通观全局落于细节

——散光管理全流程直播



散光管理术前规划流程直播


给手术绘个“时间表”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日间门诊流程展示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吴明星教授


吴明星教授介绍了中山眼科中心新大楼独具匠心的环形就诊及检查区域设计,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高效和舒适的就医环境。在门诊流程中患者术前首先进行全身检查,随后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前节照相、角膜曲率、角膜内皮计数、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角膜地形图等,之后即可前往病房报到,检查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情况下即可安排手术。术前护理宣教、医生谈话、术前标记、结膜囊冲洗完成后则前往手术室进行手术。术后护理再次进行全身情况评估和术后宣教,并于观察室观察 2小时无特殊不适后可安排患者回家休息。


术后第1天,患者返回复查,清洁眼部后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观察无异常后安排患者术后用药及回家注意事项。该流程经过多年实践与改进,现已更加方便、快捷、集中。


因“变”制宜  铢量寸度

——手术规划与测量之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罗莉霞教授


罗教授讲到,散光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包括球镜与柱镜两部分。球镜度数的计算主要与眼轴长度有关,但单纯根据眼轴长度选择计算公式具有局限性,前房深度、角膜曲率也会对测量产生误差。罗教授还针对临床常见的长眼轴、短眼轴及角膜屈光手术术后患者IOL计算公式选择进行了讲解,强调要根据ASCRS网站上不同方法综合取值。对于柱镜度数选择原则是最小残余散光,计算的方式主要通过线上输入患者信息、角膜曲率、IOL球镜度数、切口位置、SIA即可获得建议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轴向位置和预期的残留散光。


亲自阅读、设计及沟通

——术者的责任与人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霞教授


在中山眼科中心担任专家团成员的黄敏丽教授,首先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及眼科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白内障专科是广西防盲治盲工作的倡导和领导单位。直播中,李霞教授对一位长眼轴、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术前眼科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设计,标准化展示了术前精确测量、Toric IOL选择原则、人工晶状体度数选择方法和术前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疑问、了解患者需求的过程。最后,李教授总结道,亲自阅读、设计与沟通可以让医生享受作为术者的喜悦,并且可以发现临床特殊病例,应用Toric IOL提高手术效果。“像爱咖啡一样的爱Toric“是李霞主任内心的声音。一句”祝大家使用Toric愉快!“平静而坚定地展示了她关爱每一位患者的仁心仁术。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前标记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晓锋医生


杨医生提到,目前常用的Toric IOL术前标记方法包括VERION数字导航系统标记法、目测标记法及裂隙灯标记法。其中,目测标记法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裂隙灯标记法则更加简便。对于裂隙灯标记法,杨医生一般采用两步法标记:第一步是术前在裂隙灯下标记0度和180度水平位置,第二步是在术中应用环形标记器标记目标轴位。之后杨医生通过实例演示了坐位标记和裂隙灯标记,为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前标记的规范操作提供了参考。最后,杨医生又向我们展示了一款新型电子标记器的使用,让Toric的标记过程多了一个选择。


手术直播——爱尔康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平台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手术直播一:精准矫正 稳操胜券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新愉教授


张教授首先应用LenSx飞秒激光进行撕囊和角膜切口制作,之后应用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仪行超声乳化,精确植入Toric IOL。


张教授提到,鉴于本患者存在约1D的规则散光,因此考虑植入Toric IOL。飞秒激光在术中完成了三个步骤:切口、撕囊和预劈核。飞秒激光制作的切口定位更加精确、SIA更小;预劈核技术针对核硬度III级以上的核时优势更加明显。但是要注意在以上三个步骤中都需要有确认分离的步骤,确认切口、囊袋和核是否已经分离。


手术直播二:仔细与认真——轻松使用Toric的关键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皓教授


梁教授熟练地应用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精彩地完成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


梁教授针对该患者的术前规划方面,介绍道,患者为40多岁女性,以近距离工作为主,一直处于近视性屈光不正状态,且强烈拒绝配戴“老花镜”;此外数月前患者另一眼行白内障手术预留约-2D,患者仍自觉无法满足近距离工作,因此本次手术预留-2.5D~-3D。患者术眼存在约1D散光,虽为低度数散光,但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及视近时视疲劳,对视觉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次手术个性化选择植入Toric IOL。《散光共识》指出,对于大于0.75D的规则散光患者,选择Toric IOL是非常有必要的。Toric IOL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后表面与后囊膜粘连紧密,旋转稳定性佳,能够满足患者不断提高的视觉要求。


术中应用的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具有良好的前房稳定性、劈核效率高、握持力好,保证手术安全、高效完成。


手术直播三:揭纱去朦胧,散雾净秋空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罗莉霞教授


罗教授在术前裂隙灯水平位标记的基础上,术中首先应用环形标记器行轴位标记,随后制作透明角膜切口,并进行完整的连续环形撕囊,应用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安全、高效完成了超声乳化过程,最后精准植入Toric IOL。


罗教授讲到, Toric IOL 的旋转稳定性对手术效果非常重要。术中需注意以下几点:术中冲洗干净残留粘弹剂;术中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面良好地贴附与后囊膜增加稳定性;手术最后形成前房时不要注水过多,避免囊袋过度充盈,减少人工晶状体旋转;手术结束撕掉贴膜时亦要轻柔,避免患者用力闭眼,最后再观察一次轴位。


Centurion白内障超声乳化仪 的主动液流和平衡动力系统减少了眼内浪涌,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前房稳定性更好,保证手术更加安全。


手术直播四:精准定位矫正散光,稳定前房主控立功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圣松教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