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勺子课堂
中国餐饮人大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如何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权威回应 ·  16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昨天  
秋叶PPT  ·  夸爆!WPS官方接入DeepSeek,自动化 ... ·  2 天前  
秋叶PPT  ·  谈谈我们一个月做PPT的真实收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勺子课堂

曾姝骞:外卖增长的逻辑正在悄悄改变

勺子课堂  · 公众号  ·  · 2024-08-05 21:19

正文

口述丨曾姝骞
编辑丨陈醋


都是餐饮卷,但越是成熟市场就越卷;

今天我们觉得卷,明天我们会觉得更卷;

所以面对“卷”的方法,就是永远相信: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时代;

都说外卖不赚钱,这种论调几乎从外卖存在的第一天就存在了,持续至今,但我们仍能看到有人在市场中不断掘进。所以套用开头这句话:此时此刻就是外卖最好的时代。 学会发现新的外卖增长机遇比抱怨外卖不赚钱更有力量。

外卖市场 远未见顶

还有20-30倍增长空间

外卖的市场增长肉眼可见的来自三个方面: 外卖人群的增长、外卖消费频次的增长、外卖消费客单的增长。

外卖人群增长的底色是移动互联网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拥有外卖服务的门店增长,但这一数据的增长正在趋于缓慢。

外卖客单的增长在消费降级的时代,也无法承担起外卖大盘整体增长的重任,由此 外卖消费频次的增长开始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动力

这一增长动力又来自三个增长机遇的叠加:

第一, 消费降级下外卖聚餐的就餐需求稳定下降 ,虽然整体外食市场不断增加,但增幅仍被消费降级有一定抵消,外卖成为外食聚餐的主要替代场景。

第二, 随着“小家庭”的增多 ,家庭厨房进一步被替代,外卖场景继续增加。

第三, 外卖零售化正在逐渐侵蚀社区零售市场 ,这对外卖习惯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我们会发现, 外卖的消费频次、消费场景正在不断提升、增多, 外卖也正在成为我们手机中打开率最高的生活服务APP。

平台流量红利逐渐消失

规模增长的核心是抓住“场景机遇”

消费频次的增加,本质是外卖行业正在 经历 一场“场景机遇”的爆发

过去我们聊的最多的是“客群”,因为往往一个客群在一个平台上仅有一种需求被满足,所以人群定位即需求定位。

但如今,在外卖这种国民级应用的面前,客群只是众多场景的底层载体, 一个客群在一个国民APP上有着不同的场景需求。

所以我们会看到,白领在外卖平台可以有早餐需求、午餐需求、下午茶需求、晚餐需求、夜宵需求、家庭小聚需求、社区零售需求、宝妈需求、小吃解馋需求等等场景需求。有的为了自己、有的为了家人。

一个人的多场景需求,正在成为外卖领域的最大机遇,你的品牌能够占领顾客多宽的场景选择心智,你就能做多大的生意,就能创造多少结构性的规模增长。

一切经营回归菜单

外卖也不例外

菜单是餐饮经营的根基 ,我想没有人会反驳。 菜单决定了我们满足顾客需求的供给模型 ,这其中包括了产品、价格、毛利….更包含了最为重要的场景。

狭义的说,菜单所确定的客单价,背后就决定了场景的不同。广义说,菜单所蕴含的品牌感,更从人群分类、场景分类上系统锚定了你到底要赚谁的钱、做什么人群的生意。

最早的外卖菜单几乎等于堂食菜单,这大概是任何品牌初上外卖的第一代菜单。在那个时代,外卖只是堂食简单的平替。但如今, 外卖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的新主场,它不是附属、不是捎带手做的生意,而是生意的主场之一。

无论是正餐还是快餐,外卖的占比都在逼近50%乃至超越50%的营收占比。所以我们有理由提出一句分量颇重的观点:

你有多重视堂食菜单,就应该多重视外卖菜单。

菜单的本质是对赛道的选择

背后是场景与人群

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选品如选命。在竞争更为充分的年代,创造场景需求,更如选命般重要。 一个品牌只有拥有更宽的赛道选择,才有可能获得新的生机。所以, 外卖菜单的升级本质就是场景与人群的再造与升级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廖记棒棒鸡原来在外卖上只卖棒棒鸡和各种川式卤味,外卖量非常一般。但在一切活动规则都不改变、不投放广告的情况下,仅仅加了一个产品,就实现了廖记数倍的增长。

这个产品就是米饭。

看似是一碗米饭的简单增加,但 背后是场景需求的巨大改变 。原来的棒棒鸡只能作为一餐饭中的一道凉菜存在,消费场景极小。加了米饭之后,人们开始把夫妻肺片与米饭搭配点餐,最终成为了快餐刚需场景的王炸产品。这便是外卖场景改善的一个微案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