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终于知道为什么说俄语不用张开嘴了 ·  昨天  
冷兔  ·  以防你没见过马怎么刹车!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虫子看到巨猫的景象 -20250206132740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大家孤独的时候能不能带上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财富路上,三条腿走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01-03 07:08

正文

百米短跑的胜败往往取决于一刹那 。起跑的反应慢了百分之一秒,可能就得和奖牌挥手说再见了。但马拉松赛跑就不同,从跨出第一步开始,你就按照自己预定的节奏和战略,如何积蓄能量,把能量一点点“省”下来,然后什么时候爆发,如何应变,如何突破困境 ⋯⋯ 总之,这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要点是:所有的努力,只为了赢在终点线上。如果战略不能好好落实,只顾一时地争强好胜,虽然赢在起跑线上,比如有些企业看上去实力雄厚,目前非常“有钱”,但它望不到终点,中途已经力竭倒下,所有的努力归零,这场比赛就徒劳无功了。企业经营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以短跑心态经营企业,企业或可一时闪耀,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有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夜郎自大”。汉朝的时候,在中国西南方有一个很小的县,叫作桐梓县。在桐梓县往东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夜郎国。夜郎国虽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它的国土却小得非常可怜,和中国的一个小县一样大。可是夜郎国的国王却十分地自大骄傲,以为自己的国家很大很大,不晓得临近的国家有多大。《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以后,大家就用“夜郎自大”这句话,来形容那些见识浅薄、心量狭小、骄傲自大的人。

我们的企业家中其实存在着非常多的“夜郎自大”式的人,这些人往往是抱着“驼鸟心态”来看待自己的问题。据说当驼鸟遇到危险时,它会把头埋进沙子里,以为这样就没有危险了。可是,它没有想到,正是自己暴露在外面的屁股成了被攻击的对象,这样结果更惨。“驼鸟政策”可以掩盖缺点与不足吗?当然不能!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和做法,其实是标准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最终的结果也是失败!有的企业赚了点钱就洋洋得意,出入都是五星级酒店,管理者极度浪费——这样的企业有哪家是成功的?一家也没有!

再苦也要省点钱。我给大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说,当你们初入职场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工作不要做,就是省不出钱的工作不要做!事实上省不出钱的工作有吗?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主要是我们很多人欲望太多,诱惑太多,常常入不敷出,所以老是省不下钱——你不理钱,钱不理你。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各一锭银子,并让他们在自己远行期间去做生意。国王回来后把三个仆人召集到一起,发现第一个仆人已经赚了十锭银子,第二个仆人赚了五锭银子,只有第三个仆人因为怕亏本什么生意也不敢做,最终还是攥着那一锭银子。于是,国王奖励了第一个仆人十座城邑,奖励了第二个仆人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认为国王会奖给他一座城邑,可国王不但没有奖励他,反而下令将他的一锭银子没收后奖赏给了第一个仆人。国王降旨说:“少的就让他更少,多的就让他更多”。这个理论后来被经济学家运用,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福音中的这句经典之言“让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吧”用在企业经营领域,那就是“你不理钱,钱不理你”。实际是指对钱的用心程度将直接影响你拥有钱的结果。如果加上“马太效应”的规律,可以估算到对我们最终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仔细留意一下,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马太效应”。

小张和小李大学毕业后一同分到了某电脑公司做程序开发员,两人学历一样,收入相同,但两个人对钱的观念却大相径庭。小张的思路比较灵活,前些年股市红火,他利用懂电脑的优势,购买了股票分析软件,天天 K 线 D 线地研究,并把平常积攒的 3 万元钱全部投入了股市。一年多下来,他的股票市值就升到了 6 万元。后来,他见股指涨幅太大,各种技术数据也显示风险的降临,便果断平仓。这时,单位附近正好开发了一条商业街,由于当时股市红火,所以购房者寥寥无几,最后房产商不得不将现房降价销售,小张便用这 6 万元买了一套沿街商业房。三年时间下来,他的沿街

房已经升值到了 30 万元。后来,他见当地房产价格已经见顶,立即将房产出手,把 30 万元全部买成了某某开放式基金,结果一年多的时间又实现了 20% 的盈利, 30 万元成了 36 万元。前段时间他买了一套带阁楼的房子和一辆飞度轿车,并娶了单位里最漂亮的 MM ,小日子过得让人羡慕不已。

而小李对钱则十分保守,刚毕业那两年他的积蓄和小张不相上下。但为了稳妥起见,他一直把积蓄存入银行,满足于每年坐收利息。可他没有考虑货币的贬值因素,如今银行定期 1 年期储蓄的年利率为 4% ,扣除 20% 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 3.2% ,如果以年均 CPI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为 4% 计算, 1 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 3.2%-4%= 0.8% ,也就是说小李的积蓄在不断“负增长”。所以直到现在,小李在单位仍然属于“穷人”,别说买私车洋房,买辆电瓶车还得考虑半天呢!

同样的情况投射到企业经营中,大家就可以明白为何有的企业利润年年增长,而有的企业利润不增反降。有本非常火爆的书《富爸爸,穷爸爸》,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伯特· T ·清崎通过讲述他的两位长者——穷爸爸,身为大学教授的生父;富爸爸,善于投资理财的朋友的父亲——其人生观、金钱价值观、投资理念的截然不同,推翻了“高薪=财务自由”的

财富法则。书中告诉读者要分清资产与负债,从容面对个人财富的变化,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从而最终达到财富的最高境界。

这是一本从根本上转变国人传统价值观、金钱观、人生观的书。在这本书中,一个爸爸努力存钱,而另一个不断地投资,从而创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

无论什么工作,都要做两件事情,一要省,二要投资。钱相对多的工作,要靠省,靠投资;钱相对少的工作,还是要靠省,要靠投资。

如果没有钱怎么投资?那只能“出卖色相”了。汗水、泪水、口水都是投资!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我们自己的投资!现在有不少著名的企业家都是从“出卖色相”开始的,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当年也是一贫如洗,是靠着自己刚开始一家一家卖塑料花白手起家的;大北农集团创立 21 年,也是从借来的 2 万元开始逐渐成为今天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饲料行业百强企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