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微信公众号IAMACfrom2014
今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情况之综合篇》的调研报告,对保险资管机构进行全景式扫描,向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而详尽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
整体概况:6000人管理资产规模13.72万亿
2017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中资协”)开展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工作,调研范围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3家 、保险专业投资机构5家 、受托保险资金的养老保险公司3家,共计31家。
2016年末,31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3.72万亿,同比增长14.69%。21家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呈现增长,其中11家机构增速超过20%。
2016年末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保险资管机构合计从业人数为5956人,同比增长17.08%。 27家机构人数呈现增长,其中9家机构增速超过20%。行业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达23.04亿元。
从业务条线来看,这31家机构职能部门人才总数为5709人,其中:
投资条线人才数量占比达38.82%,
销售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9.41%,
产品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3.38%,
研究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5.75%,
另外,公募、私募业务条线团队正在建设中;中台部门人才数量变化较为平稳,投后管理人才显著增加;后台部门人才投入显著增强,运营支持和管理服务条线总人数占比分别达到14.49%、12.58%。
各业务条线人才数量(人)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牌照资源:该有的业务资格都有了
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新增了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
华泰资产、泰康资产、人保资产、长江养老、国寿养老、平安养老6家机构入选全国社保理事会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31家机构共获得16项资格、294个业务能力牌照,较2015年增加45个。16项资格中,除基本养老金投管资格为行业新增能力以外,新增6家获得股权投资能力牌照、6家获得私募基金资格的机构,与其它能力相比增加较多。
各项业务能力覆盖情况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管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规模约占7成,保险资金、保险主业是保险资管机构服务的主要方向。
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金来源可以包括关联方保险资金、非关联方保险资金、业外机构资金、企业年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资金;投资方式主要可分为开展专户管理、发行资管产品、设立私募基金、发行公募基金;配置方向涵盖传统领域、股权、不动产、金融产品、境外、港股通等。
同时,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配置与投向丰富化将保险资管机构推向大资管竞争环境中,催生保险资管机构必须不断提升投资能力、提高销售服务能力、优化产品开发能力、完善风控机制及运营管理能力。
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理念、文化、机制、流程、人才以及组织架构、综合管理能力正迅速向大资管市场领先领域发展。
三种发展模式:综合型、专注型、传统型
保险资管机构根据不同资金来源、投资方式、配置范围三个业务结点上的布局呈现差异化分层,可以总结为三种不同的业务模式:
一是“综合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在客户范围、投资方式、以及资金投向三个方面都有着较为全面的布局,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跨市场领域发展。
二是“专注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的资金来源已突破关联方保险资金的传统范围,投资方式有重点发展方向但未全面布局,配置方向表现为传统与创新尝试相结合(专业投资机构均属于这一类型)。
三是“传统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资金来源以关联方保险资金为主,投资方式以专户管理为主,投资方向以传统投资为主。
整体上,31家保险资管机构呈现由“传统型”定位向“综合型”布局演变的趋势,“综合型”和“专注型”机构数量分别达12家、13家。
都在干大事:支持实体经济
31家机构管理的13万亿资产都投向了何处?
根据保监会统计,5月底,保险资金运用的配置情况是:
银行存款23404.94亿元,占比16.43%;债券48313.83亿元,占比33.9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8156.37亿元,占比12.75%;其他投资52558.41亿元,占比36.9%。
其中占比为36.9%的“其他投资”,主要是投向了实体经济,通过分享实体经济成长的成果实现收益保障。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发行资产管理计划业务成为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重要载体。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共发行资管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149项,总规模2782.05亿元。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军民融合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为国家发展实体经济战略目标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保险系私募基金成为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截至2016年末,共有11家保险资管机构反馈已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保险系私募基金的兴起,为保险业在健康、养老、医疗、供给侧改革等符合保险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的领域加强布局提供了专业平台。
持有机构股权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补充。31家保险资管机构持股业内机构类型包括香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3类;持股业外机构涵盖11种类型,包括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财富管理、信托、信用增进等类型,从产业投资、实体运营、金融服务等多方面为实体经济和居民生活提供切实服务。
另外,保险资管机构还与各地政府和市场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管机构与76家地方政府和市场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市场机构类型涵盖央企、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四大AMC、养老金管理公司等。
核心竞争力还在管理险资主业
“保险业姓保”,保险资金运用也姓保。保险资管机构的发展起始于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需求,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实践中形成了具备行业特色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和资产配置能力,形成了区别于其它金融行业的比较优势。
目前,保险资管机构正在试图从单纯注重提高投资能力向增强综合管理能力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在业务能力方面,首先是回归主动管理业务本源。主动管理能力是机构参与市场竞争、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获得业务收入的关键点,保险资管机构应持续发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力优势和大类资产配置经验,不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进一步深化对接实体经济的资管计划、股权投资、私募等业务,拓展养老金、业外机构资金等综合性资金来源并提供细分产品服务,加强全球优质资产配置能力以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全市场领域输出其专业投资能力。
其次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资金多样化、客户多元化、产品丰富化对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风险识别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机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目前,保险资管机构从建立健全决策、执行机制,增加人才资源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且呈逐年扩大增幅趋势。
最后是加强销售及客户服务能力。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各类产品趋于同质化,投资收益差距逐渐缩小,以专业的销售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将对业务发展产生叠加效应。
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首先要优化公司内部机制,完善多层次的决策体系,降低内部沟通成本,建立对内对外的快速响应体系;其次需建立多层次、长短期结合的市场化激励体系;最后是树立“运营是生产力”的理念,机构运营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对业务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对财税政策的把握、信息系统建设是否高效实用,从而影响公司整体业务水平和长远发展。
积极拥抱金融科技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快速改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对于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变革性的、深远的。金融科技的运用将逐渐改变保险资管机构的业务发展模式,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综合型保险资产管理服务平台、专业型FOF及MOM投资管理平台将成为未来保险资管机构创新发展的引擎。
保险资管机构正在认识并着手实践金融科技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应用,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发展、布局技术的实景运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运用到投资研究、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投资服务等业务领域中,以增加各项工作的前瞻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把握科技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