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消金
一个专注于网贷投资、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价值平台。置顶我们,做更聪明的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消金

2000亿债务压顶!深交所灵魂拷问,一代“地王收割机”能否活下去?

瞭望消金  · 公众号  · p2p  · 2019-06-03 20:20

正文

点击上方“ P2P观察”→ 点击右上角“...

 点“设为星标/置顶公众号”

观察君:卖地、降价、抛售、裁员,所有企业最怕的事,基本全被一代地王泰禾尝了个遍。


来源 | 首席财经观察(meirijingji001)

作者 | 周松涛

 

端坐泰山的人在如履薄冰,身处悬崖的人却眼空一切


“活下去!”


万科高喊着,仿佛大厦将倾,风云惶怒,自己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2000亿!”


泰禾的老总昂着头,畅谈着明年翻倍的小目标,仿佛万事已备,东风徐来。


然而,这一切,都被深交所的一纸灵魂拷问,打出了原形。


01

深交所灵魂拷问

嘉禾地产现出原形


无风不起浪。


5月8日,深交所突然向泰禾地产连发19问,要求说明115亿现金流如何应对574.28亿短债,2000亿的销售目标能否达成?



并要求,5月15日之前给出答复。


然而,整整拖了两周之后,泰禾才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支支吾吾的给出了个似是而非的答复:


泰禾无集中偿债风险。2000亿只是董事长黄其森个人愿景,不构成本公司的预测和承诺。


一年内到期的574.28亿元债务不算短债,2000亿的目标只能算是董事长个人信口开河,与公司无关。


不得不说,这狡辩的水平,实在是不怎么高明。


市场闻讯,纷纷用脚投票,泰禾地产的股价已连续下跌了近两个月。


谁也不曾想到,高喊“活下去”的万科,依然活得好好的,高喊业绩翻倍的泰禾地产,却越来越活不下去了。


02

卖!卖!卖!

嘉禾地产断臂求生


成立于1996年的泰禾,总部位于福建福州市,在房地产业排名第20位,2018年销售额达到1300多亿。



2017年底,泰禾老总黄其森在接收采访时,曾志得意满的表示:“1000亿,泰禾才刚刚开场,明年要翻番至2000亿”


豪言一出,泰禾股价顿时节节攀升,一度拉升了两倍以上,市场一时眉开眼笑。


然而,吹牛不费吹灰之力,实现牛皮,却比登天还难。


近一年来,泰禾不仅距离2000亿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还不得不面临着“活下去”的压力。


卖地、降价、抛售、裁员,所有企业最怕的事,基本全被泰禾尝了个遍。


今年3月,泰禾先后抛售了杭州泰禾蒋村项目、南昌茵梦湖项目、漳州泰禾项目、泰禾杭州临安同人项目等多个项目,累计回笼资金高达37.4亿元。


当年费尽心机拿到的项目,最后亏本转让,实在令人唏嘘。


而在深交所灵魂拷问之后,不到10天,5月17日,泰禾再次连发三条公告,宣布:转让广州增城、佛山顺德、江苏东恒部分项目和权益及股东借款,总金额高达39.71亿元,令业界一片哗然。


这些地方曾经都是泰禾地产重点开发的项目,其中广州增城的泰禾院子更是泰禾众多项目中的重中之重,被誉为“一局定江山”的力作,仅仅地价就花了42.52亿元,规模之大,创出了泰禾历史之最。


这样的扛鼎之作,竟也被抛售了。


不仅如此,去年,市场上甚至还传出了泰禾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虽然泰禾辟谣称,只是进行人员优化,没有裁员,但事实怎样,大家都懂,不过是说辞上不同而已,近一年来,泰禾已有多位高管,包括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离职,令泰禾一片风雨飘摇。


这一切,令人猝不及防,无数人感到不可思议,一向比谁都过得滋润的房地产公司,竟然也开始裸泳了。


03

时代巨变

地王收割机跌落神坛




事实上,泰禾之所以如此仓皇失措,归根结底在于债务缠身,难以自拔。


2018年,泰禾负债高达2112亿元,其中一年内的短期债务高达574.28亿元,而泰禾期末流动性资金却只有115.58亿元,远远不够偿债所需。


负债率更是高达86.88%,远超行业78.9%的平均水平。


如果将楼市预售制度也算在内,业主购房预付款也算作负债,泰禾的净负债率更是高达342.14%,位居所有房企最前列。


高喊“活下去”的万科,事实上只有24.96%,备受质疑的恒大,也只有180%,泰禾负债之高,不禁令人咂舌。


如果是在过去,房价节节攀升,市场一片火热之时,这也不算什么,毕竟所有房地产企业都是靠着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走过来的,负债不仅不算事,而且是谁负债高谁赚的多。


王建林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谁胆子大,负债多,谁就能在地产界腾云驾雾,一跃而起。


恒大、碧桂园无不是借着疯狂的高杠杆,一跃超过万科,成为宇宙第一房企。


然而,恒大、碧桂园的高杠杆是2016年以前,吃了中国最后一波突飞猛进的红利,资金充足。


而泰禾却是在2016-2017年楼市飙涨之际追高,新增土地储备面积短短两年便从204万平,飙升到了792.8万平,是名副其实的“地王收割机”,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时移世易,2017年楼市经历最后一波狂飙之后,317新政横空出世,国家重磅提出“住房不炒”,“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各种打压楼市的政策,一时在各大城市此起彼伏,市场调控之严,前所未有。


中国楼市进入前所未有的转折点,此时,过高的负债,不仅不会让开发商乘风而上,反而会让你撞到枪口上。


04

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万达退出房地产开发,到泰禾卖卖卖,再到恒大恋上造车,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房企巨头们一个个纷纷开始转向。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产商们再也不复昔日荣耀。


然而,浮游在底层的民众却依然相信,房价永远只涨不跌,炒房客依然在疯狂加杠杆。


《乌合之众》说,集体总是无意识的,缺乏理性,少有深思熟虑,只会诉诸感情,受生物本能驱使,并且容易被煽动,面对别点燃的市场情绪,难以抑制的一股脑冲进去,却不管后果如何。


楼市历经20年的疯狂飙涨,早已让持续飞涨的市场情绪难以平静下来,无数人志愿跟着惯性疯跑,却不知尽头在何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无数困难,转型,每一次都化险为夷,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被高举了20年。


如今,国家早已转向,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尤其是贸易战之后,国家更是意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科技立国的关键,房地产的荣宠地位早已不在,国家已经能够忍受GDP增速下滑换来产业升级,即使年增速低至6%也在所不惜。


未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谁还不能看清楚这个趋势,依然疯狂的加杠杆,跑步进入楼市,那么谁将可能被高高的晾在山岗上。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商品,楼市也不例外。


只愿在这个产业升级,时代即将转换的节口,所有人都看清形势,不要被虚假的繁荣所迷惑,成为最后一波的接盘侠。


约稿召集令


P2P观察长期征稿,稿费千字300至1000元

公众号后台回复”约稿“即可查看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