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2月份经济增长数据,重点关注的经济增长类数据如下:
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较上年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2、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较上年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3、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
4、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5364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12亿元,增长3.4%;进口26551亿元,下降7.3%;
5、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较上年12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平上年同月。
1-2月国内经济增速约5.1%,高于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值。
基于生产法测算的月度GDP同比增速在1-2月份约为5.1%,较上年12月回落0.5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值。其中工业、服务业生产均构成向下拖累,建筑业小幅拉升。需求方面,1-2月国内消费、投资同比较上年12月上升,其中投资环比创2017年以来同期新高水平,显示内需延续回暖修复态势;1-2月国内出口同比明显回落,但环比仍处于2015年以来同期偏高水平,表明1-2月国内出口仍保持较强的韧性但抢出口效应明显减弱。
2025年中国有望打破“工业通缩-服务业收缩-需求下降”的负向循环。
2025年,中国有望通过三方面举措打破“工业通缩-服务业收缩-需求下降”的负向循环:
(1)财政发力:2025年政府将明显扩张赤字规模。有了财政赤字资金的补充,政府激励工业部门的生产和投资不再依赖服务业的成本转嫁,与此同时还能将一部分财政资源用于刺激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使得服务业增长动能恢复,进而改善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
(2)优化工业结构:政府明确将推动工业部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减缓恶性价格竞争局面,此举还将减少对工业部门生产与投资的过度激励,减轻财政紧张压力。
(3)提振关键群体消费:截至2023年底中国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合计约6252.2万人,数量巨大,其收入及消费倾向对消费需求构成显著影响。2025年政策或积极改善该群体的薪资与信心,通过收入增长释放消费潜力,并带动经济乘数效应。
在此背景下,2025年中国消费大概率出现显著修复,从而支持国内经济运行在5.0%左右的合理范围内。
风险提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