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华科技从提供板卡、医疗计算机起步,进而涉足医学影像领域,并发展出解决方案,逐步串联设备、照护、手术、术后恢复、住院、给药、远程医疗乃至战情中心等完整供应链,且已打造出
高度客制弹性的软硬件产品组合
,已全面布局国际智慧医疗市场。
研华智能医疗产品经理许全庆表示,近年来研华与医疗院所合作,针对智慧医疗方案打造各类Industrial App(产业驱动App),底蕴扎得够深,并决心走向国际化。这些Industrial App是基于过去具体累积的医疗情境重新设计架构的,可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方案,比起一般智慧医疗方案也更具弹性,更容易、更快速部署上线。
研华智慧病房解决方案3.0
研华科技Industrial App的主要适用场景包括
门诊叫号、智慧病房、RTLS院内实时定位系统、Command Center
等。其中,智慧病房相较过去大幅提升了上线速度及用户应用弹性,帮助医院降低建设成本与周期,迅速且准确地提供护理人员及病患服务;RTLS院内实时定位系统可以针对设备或人员进行追踪管理,提升院内安全及盘点的效率;Command Center即是战情中心,通过研华WISE-PaaS强大的平台,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汇聚整合各端信息,迅速帮管理者打造实时掌握院内各种动态的战情中心。
研华智慧医疗市场开发经理张浚凯补充说,从今年开始,研华科技更加凸显智能医疗产品的快速部置特性,以帮助医院降低应用落地的时间和成本,特别是在疫情说来就来的情况下,所有应变措施务必求快。至于另一显著特色,则表现为部署弹性,这是促使ROI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举例来说,假使医院因应对疫情的需要,规划通过3个病房架设远程医疗服务环境,也许短期内可看到效益,但日后疫情结束,其利用率可能急剧下滑,中长期ROI未必理想。考虑及此,研华科技设计
移动式远程医疗方案
,比如远程医疗推车、便携式行李箱,内含计算机、视频通讯设备、检查工具,甚至可搭配第三方数字诊断工具(如五官镜、心电图等),让医护人员不必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即可启动远程医疗服务,便于为偏远乡村、山区或其他地区的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另一方面,移动式远程医疗方案也可在院内发挥应用价值。譬如说,如果急诊室在深夜收治脑中风患者,需争取“黄金三小时”进行救治,此时专科医生无需急忙赶赴急诊室,可从远程进行必要处置;如果隔离病房的患者身体出现不适,医护人员也可利用这项方案,在病房外实施诊疗照护,将进出危险区域的次数降至最低。医疗机构如因人力不足,可巧妙运用远程医疗推车执行“虚拟巡房”,即使主治医师身在远处,也能达到类似当面问诊的效果。
关于战情管理中心(Command Center),其背后的关键支柱为研华科技的WISE-PaaS物联网云平台,医院可利用其提供的众多服务来满足智慧医院管理需求,除运用Dashboard仪表板功能外,还可通过SaaS Composer进行快速直观的3D建模,通过Insight APM监控管理各科室医疗设备,另借由AIFS开发与部署各种AI模型,方便医生更快速精准地从X光片、CT或MRI影像中判断病灶。
另外,随着边缘设备的大量应用,研华科技也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推出
WISE-DeviceOn智能设备远程管理
的系列产品DeviceOn/iService,帮助产业客户快速部署、管理边缘设备与周边装置,整合数据采集、应用及实时服务,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文章来源:Digitimes-研华专访(
本文略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