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还觉得和华为合作只是为了华为的品牌,这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滞后。 和不和华为合作的关键是三个问题:一,没有智驾未来能活下去吗?二,自己能搞定智驾吗?三,华为之外,有更好的选择吗?
前几天我提了一个疑问——“都跟华为合作等于没有合作”。
因为赛力斯,奇瑞,东风,长安,广汽,一汽,北汽,江淮,比亚迪等纷纷入局…
到底是不是这样,我发现很多人的观点方向不一致。
总结几个认可度最高的:
√ 同意,贴牌嘛,贴的越多越没有商业价值
这年头和大牌联名的模式不少,尤其服装行业多见,联名是能带动一波消费的。但试想想,如果大家都用这个牌子,贴牌的影响力就锐减了。
不过这个观点很容易反驳,因为华为是真有东西。不管哪种模式下,车企或多或少是能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的,所以不存在“贴牌”一说。
√ 华为标签化太重,同质化会导致车企没有灵魂
这是另一个极端,认为华为标签化太严重,车企只要和华为沾上边,就没有自己的灵魂了。其实灵魂论说很久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要我说,在生死线边缘的也别管灵魂了,能争取合作就合作。就我所知,现在不是你想不想和华为合作,而是能不能争取到。
√ 不同意,参考博世,各家车企不是活的挺好吗?
这属于中立派,认为华为是“供应商”,属于新能源时代的“博世”。之前也没听谁说博世有影响车企的发展,反倒是越合作越成功。
因为赛力斯,奇瑞,东风,长安,广汽,一汽,北汽,江淮,比亚迪等纷纷入局…
到底是不是这样,我发现很多人的观点方向不一致。
总结几个认可度最高的:
√ 同意,贴牌嘛,贴的越多越没有商业价值
这年头和大牌联名的模式不少,尤其服装行业多见,联名是能带动一波消费的。但试想想,如果大家都用这个牌子,贴牌的影响力就锐减了。
不过这个观点很容易反驳,因为华为是真有东西。不管哪种模式下,车企或多或少是能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的,所以不存在“贴牌”一说。
√ 华为标签化太重,同质化会导致车企没有灵魂
这是另一个极端,认为华为标签化太严重,车企只要和华为沾上边,就没有自己的灵魂了。其实灵魂论说很久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要我说,在生死线边缘的也别管灵魂了,能争取合作就合作。就我所知,现在不是你想不想和华为合作,而是能不能争取到。
√ 不同意,参考博世,各家车企不是活的挺好吗?
这属于中立派,认为华为是“供应商”,属于新能源时代的“博世”。之前也没听谁说博世有影响车企的发展,反倒是越合作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