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近日,被日本一组数据给震惊了!
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全日本40-64岁人群中,和家人以外的人超过半年以上没有交流、长年呆在家中的“废宅”推测有61.3万人,其中有一多半人“宅龄”超过7年。
3人中就1人依靠高龄父母的经济来维持生活。
以前只知道日本“老龄化严重”,现在看来,比起“老龄化”、日本的“啃老问题”要更为严峻。
在日本,啃老问题又被称为“8050问题”,指的是父母80多岁、子女50多岁的高龄啃老现象。
正因为日本普遍的啃老,早已演变成一种社会问题,诞生了不少悲剧。
熊泽英昭
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
76岁的熊泽英昭有过一段平坦的仕途。他毕业于东京大学,先后就任畜产局局长、经济局局长、农林水产省审议员,最后一跃坐上了事务次官的位置,成为部门最高长官。
在大众眼中,熊泽英昭是权利的代表,人生结尾有着无限种可能。但最后结果出乎意料,这位76岁的老父亲,亲手杀掉了自己儿子,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被警方移交检方调查的嫌疑人熊泽英昭
父亲杀儿子,本身就是件难以置信的事,而这位老先生的杀人动机,更让人感慨:“我儿子有暴利倾向,不想给社会添麻烦,所以只能杀了他”。
熊泽英昭的儿子熊泽英一郎属于典型的“啃老族”,长期无业、闭门不出甚至沉迷游戏,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他还有严重暴利倾向。
在Twitter中,他对母亲的称呼基本上是“愚母”,而且后面带着的动词不是“杀”就是“殴”。2017年时,他还向外界炫耀还记得“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殴打母亲的快感”。
熊泽英一郎在社交平台过激言论
除此之外,因为常年的独处,熊泽英一郎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极端,开始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父母,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扶持是理所应当。
“为什么要生孩子?为了自己而擅自生孩子,父母到死前最后一秒都有照顾孩子的责任”。
熊泽英昭行凶前6天,与儿子发生冲突,熊泽英昭被儿子揍的身体出现淤青。
6天后,因为旁边的学校搞活动十分喧嚣,熊泽英一郎觉得太过吵闹抱怨不已,并放出狠话:“真吵,我要杀了这些家伙”,因为这个问题,父子再起争执,争执过后他用料理刀刺死了儿子。
悲剧就这么发生了。问题是,这样的悲剧在日本并非个例。
在日本新闻上,时常能看到各种让人震惊新闻——日本川崎市,51岁的凶手岩崎隆用柳刃刀进行“报复社会屠杀”,造成1名儿童、1名家长死亡,18人受伤的惨剧,实施完犯罪后,凶手割颈自杀。
警方调查发现,岩崎隆一幼时父母离婚,与叔父和叔母生活在一起。岩崎长期没有工作,两位老人均已80多岁。
回顾凶手的一生,这是一位多年来不工作宅在家,拒绝接触社会和人交流的人,坚持和伯父伯母同住蹭吃蹭喝,长久以来形成的孤僻和反社会人格早已为今日埋下伏笔。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日本人正在被“啃老”问题所蚕食,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
目前,中国啃老现象、并非像日本那样普遍,但在生活中也不少见,只是没有前面所讲的那么极端罢了。
一代过度操心的父母们,即使已经帮助孩子找到了工作,安排好了终身大事,房子也必须得帮着买,能只让父母出首付,自己供房的,已经算不错的了。甚至生了孩子,最后也只能指望父母帮衬。
扪心自问,工作之后有没有问父母要过钱?买房买车有没有让父母赞助过?结婚办婚礼父母有没有出钱?当自问过这些问题之后,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啃老”的痕迹。
上述提到的并不算是特别严重的,最让人担忧的还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啃老”当做一种心安理得的事。
虽说并没有准确数据论证中国真正意义上啃老的人群有多少,但我猜测应该不会少吧。
百度有个“啃老族”的贴吧,里面不少人分享自己的“啃老”经历,看完这些言论后,再次被刷新认知。
他们为了不去上班,能为自己找到各种理由。
因为自己脾气不好,经常跟同事吵架,所以干脆不去上班。
自己去上班了,但最后被炒鱿鱼了,所以自己啃老是“迫不得已”的。
还有更牛逼的,用王阳明的心学来论证自己“啃老”的合理性。
虽然隔着屏幕,也不难发现,这些人把“啃老”当成再正常不过的事,啃老已经啃出正义感了。
逛完该贴吧之后,好像终于明白,为啥网络上喷子和键盘侠那么多了,这些人
,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这也忒“
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