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
王雯雯
环球时报:
您从2009年开始对与中国相关的学术研究感兴趣,为什么?
卡蒂:
我2009年4月从(英国)阿伯丁大学到香港,当时我是该大学的公共法律讲座教授。那时,南海问题因菲律宾等国对巨大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提出主张而升温。
据我了解,它们的背后是美国人。中国对此做出了回应。所以我决定,那一年夏天回英国的时候,我要去英国国家档案馆查一下,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令人惊讶的是,我发现有大量档案直接涉及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根据这些资料,南沙群岛是中国的。
那时我被派到清华大学做相关介绍,后者把这件事提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注意。
后来我受邀参加一个关于南海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我介绍了一些英国档案材料后,一位中国法官邀请我更详尽地研究这些档案。
当时很多人批评我,特别是法国人,于是我转而查阅法国档案。就是这样开始的,它从我的一个兴趣迅速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事业。
环球时报:
这些档案有哪些关于南海岛礁主权的材料?
卡蒂:
它们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复杂档案。这些档案总体表明,英国和法国的法律专家认为,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些岛屿上的活动强度远远高于同时期任何其他国家,中国对这些岛屿的领土主张强于其他国家。
从西方古典国际法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已故法国政要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曾在1918年到1932年期间长期担任外长。他认为西沙群岛显然是中国的。
白里安此前还咨询了法国外交部独立法学顾问儒勒·巴斯德万特,后者之后担任了国际法院法官。
巴斯德万特写道,西沙群岛被承认是中国领土。法国有人给出法律建议称,法国从未完成对南沙群岛的有效占领,并于1956年完全放弃了该群岛。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认识到中国渔民一直往来于南沙群岛与广东、海南等地之间。
随后,英国人根据所有法国和英国的记录得出了一个决定性的结论:中国是南沙群岛的主人,这一法律地位被1974年的英国内阁记录所证实。
法国档案中有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那就是1974年法国驻华大使写给时任法国总理的一封信。该信件称南海的所有动荡都是法国干涉南海局势造成的。
在他看来,这进一步归因于美国煽动一些南海国家提出领土声索,目的是让中国难堪。
美国国家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记录,其中一位美国副国务卿表示,虽然菲律宾对南沙群岛没有主权要求,但鼓励他们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符合美国的利益。
目前,英国和法国基本上是美国的盟友,他们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归属持不可知论态度。
中国坚称这些岛屿属于中国,于是被描绘成一个“具有霸权野心的修正主义国家”。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证明这不是法国和英国合法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它们应该支持中国的主张。
我采取严格的法律立场,即中国不需要采取任何外交手段来安抚邻国的紧张情绪,而这些国家都要接受法律。
根据法律,这些岛屿是中国的。当人们承认中国的合法权利而不是中国通过让步来安抚这些国家时,就会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