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软科
软科是全球领先的专注高校绩效评价与提升的专业化研究与咨询服务机构。 软科每年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大学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排名之一。中国大学排名方法客观透明,是洞悉中国大学竞争力的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妻子去世1年后,丈夫偶然发现她藏在衣柜的惊人 ... ·  17 小时前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为什么这么多女CPA都是单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299入儿童版⌈大疆⌋!一键起飞、360°翻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亚朵酒店的控温被,是怎么火起来的? ·  昨天  
马靖昊说会计  ·  一个家其实就是一套财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软科

又一所双非要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了

软科  · 公众号  ·  · 2020-11-25 19:00

正文


为加强轨道交通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交通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华东交通大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决定建设轨道交通实验基地,启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近八年来,历经基地动土、竣工,科研团队入驻,成立专门机构,整合各方资源,凝练研究方向,部省领导实地考察,通过专家论证……近日, 华东交通大学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迎来“临门一脚”。


11月20日上午,科技部与江西省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题协商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黄卫、省政府副省长罗小云出席并讲话。此次专题协商通过后, 近期将由科技部、省政府共同行文批复组建该实验室。这标志着 华东交通大学 将实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杜章彪,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万广明,校党委书记万明,副校长、实验室主任陈梦成等参加会议。万明汇报了 华东交通大学 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保障措施,陈梦成汇报了实验室申报建设情况。


科技部与江西省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题协商会在北京召开


黄卫副部长充分肯定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期各项筹建工作。他指出,近年来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始终聚焦领域前沿,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宏观与微观研究的关系,着力解决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核心问题,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对实验室建设提供专业性指导。


罗小云副省长指出,加快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对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下一步要在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按照省部专题协商要求,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以及华东交大要形成合力,坚持政府引导、优化布局,坚持引育并举、抓好团队,坚持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积极保障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成效。


协商会现场


华东交通大学 作为该实验室依托单位,先后建成了设施设备一流的研发基地,组建了一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获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果覆盖于线桥隧结构服役性能监测与保障、轮轨系统环境振动噪声评估与控制、牵引供电与传动系统安全保障与容错控制等领域,对我国轨道交通运维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将成为我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领域的高端人才培育基地和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研发基地。


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外景图(轨道中心提供)


目前实验室依托的学科平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现有特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1人次,杰青1人次,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5人。拥有科研用房1.2万平方米,拥有轨道交通类高速铁路运营模拟加载装置、多功能轮对试验台、车辆滚动试验台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累计总投资超过1.05亿元。近3年来,实验室获省部级、铁道学会科技一等奖13项。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累计6项。


实验室实行管委会领导、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未来5年,每年学校将投入1600万元、江西省政府配套500万元,把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实验室建成集监测、评估、预警、维护于一体的系统智慧平台,汇聚高端人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最终成为轨道交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顺利完成,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新征程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奋斗与梦想同在。以构筑国家级大平台为依托,凝聚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实现大转化,必将书写学校“二次创业”进位赶超的新篇章。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大事记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自2013年启动筹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来,学校党委高瞻远瞩、高位推动,申报领导小组、各科研团队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全力以赴的担当精神和久久为功的坚毅执着,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奋进。


2013年6月3日,经校党委研究,决定建设轨道交通实验基地,启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


2014年12月,完成轨道交通实验基地施工图设计。


2015年1月5日,轨道交通实验基地正式动土施工。


设计效果图


2016年9月26日,成立轨道交通技术中心筹备处,着力打造集教学、科研、实训、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轨道服务平台,配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


2016年11月,轨道交通实验基地竣工。


2017年4月1日,成立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为轨道交通相关学科发展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提供支撑平台。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2017年9月13日,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工作列入省部会商议定事项。


2017年11月10日,以江西省科技厅的名义向科技部提交了《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科技部合规性审核后,对申报材料表示初步认可,并提出意见。


2019年5月21日,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叶玉江来校调研指导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建设成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