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狠站不稳,在处理某些事情时,优柔寡断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冲劲、狠劲,才有可能做出常人难以完成之事。此处的“狠”,并非蛮横无理之举,而是一种做事手段,对别人狠只是莽夫所为,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狠才称得上大牛。古代有一位大臣被人行刺,临死前对皇帝说:只要把我五马分尸,必能抓住凶手!为何他如此肯定呢?
此大臣名叫苏秦,想必多数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仅凭借出色的口才,就促成六国联盟,同时佩戴六国相印,敢问有谁不服?苏秦如此有能力,要感谢他的恩师鬼谷子,被誉为千古奇才的鬼谷子,培养出苏秦这样的弟子并不奇怪。
鬼谷子在教育弟子之时,非常有针对性,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因材施教,毕竟每个人的天分和爱好不同,把一门学问研究透彻就可以了。苏秦与同门师兄孙膑、庞涓不同,他没有从师父鬼谷子那里学到兵法知识,而是学习了纵横之术。
所谓的纵横之术,其实也不难理解,即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难如登天,非一般人能够胜任。从鬼谷子那里毕业之后,苏秦自信心满满,开始到处投简历、找工作,本以为靠自己的才华,加上老师鬼谷子的名号,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一份高薪职位,却被现实狠狠打脸。
在外闯荡多年,投出去无数简历,却都石沉大海,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得到重用了。如果按照这种趋势,苏秦至死未必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才华将会被埋没。凡事不能只从外界寻找原因,痛定思痛后,苏秦恍然大悟,认清现实的他,觉得可能是自身的问题,不再到处投简历,而是在家埋头苦读,补充自身的不足之处。
上天从来不会辜负努力之人,等到苏秦把《周书阴符》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如同打通任督二脉,穿上最帅气的衣服,到洛阳求见周天子。这一次他又被拒绝了,只是此时他的心态非以前可比,微笑着离开洛阳,来到最具实力的秦国,信誓旦旦地对秦惠王说:“若你能重用我,我会竭尽所能帮助您一统天下。”
秦惠王虽然高规格接待了苏秦,却没有打算用他,苏秦黯然离开,紧接着又赶往赵国,结果跟从前一样,还是没拿到offer,求职之路仿佛遥遥无期。公元前333年,是苏秦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他的才能得到燕国国君的认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合纵之术发挥到极致,成为六国国君的座上宾,联合他们共同抵抗秦国,更是被封为武安君,仕途达到最辉煌的时刻,与师兄张仪二人,左右了整个战国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