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夏,
一大清早,我就
赶到位于濮家新村的网红店网蓉粽子店去买
咸肉糯米饭
和乌米饭。
没有意外,队伍已经排出了十数米开外,看来对于这两款“
立夏限定
”美食,杭州人是真的爱啊!
走进店内,少东家小郑刚刚放下电话,一脸无奈:“我刚被客户骂了一顿。糯米来不及蒸,今天我就忙着把货品上架下架。一个客户下单了咸肉糯米饭外卖,没想到就放进购物车的时间,上一锅咸肉卖完了,我把货品下架了,害得他无法完成支付了。”
今年小店开始做乌米饭外卖了,为了应对网上网下的买家,老板娘俞姣妹半夜12点就起来,拌乌米,蒸糯米。我在后厨看到成堆的半成品,老板娘哑着嗓子解释:“都是等着蒸的。”
外卖单子一张接一张,我看了一下,发现很有趣,几乎所有的单子都是买甜味的(废话,因为咸味来不及做被迫下架了),然后几乎每张单子都注明:“半糖”“少糖”“不加糖,谢谢”。
是不是很熟悉?多么像点奶茶的时候!在到底要不要糖,要几分糖之间反复纠结。
有一位生怕糖多了,单子里注明了“少糖”,还要特意在备注里写上“乌米饭要无糖的!!!无糖噢!!谢谢。”
5个惊叹号,隔着单子都感受到了一颗控(pa)糖(pang)的心。
线下排队的,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有个大哥举着手机边查边问店员:“你说说看,这个乌米饭的叶子,它的学名叫什么?”
店员一边盛饭一边无奈地说:“你不是说自己是植物学家么,还来考我……”
老板娘告诉我,今年她家原味乌米饭卖12元一斤,咸味的15元一斤。因为咸味来不及做,所以大家基本都是买了原味的回去,自己拌点白糖或者榨菜,甜党咸党各取所需。
作为一个咸党,我今天吃杭州人传统的寒豆儿咸肉糯米饭。
店里待炒的咸肉
豌豆,吴语区的杭州话习惯称为寒豆儿。
米淘好,沥干。寒豆儿剥好,咸肉切丁,记得一定要有精有肥。下油锅把咸肉煸炒到肥肉透明,再下寒豆儿炒,最后把米下锅一起炒,炒至米发干,然后搬进电饭锅,像平时煮饭一样煮即可。
趁着中午来一碗,我们小时候住老房子,家里老人还会千万交代,不管吃乌米饭还是寒豆儿咸肉糯米饭,都不能坐门槛上吃,否则要一个夏天脚骨疼。
说了这么多好吃的,不如来看看今天大家都在吃什么吧。
今早,我们推送了立夏怎么吃吃吃的内容,引发橙友们的热烈讨论!
留言区里,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立夏当日食谱。
153****9257:今日立夏,昨天晚上切好了咸肉粒,香菇粒,胡萝卜粒。今早糯米和豌豆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中午吃豌豆饭了,想想就很好吃!
小酒:我家老妈一大早就开始烧咸豆糯米饭了。
牛奶太难喝:我们家不太吃乌米饭和咸豆饭,而是吃立夏饼。每年立夏都会买小小个的立夏饼,蛋糕店里散装上称的那种,大多数是细沙馅,也有梅干菜肉、咸蛋黄的。一口一个很快乐。
王小玉:立夏还有吃“立夏饭”就是把红豆、黄豆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煮熟的饭,就称立夏饭,又叫“五色饭”
飞天婵: 家里有亲戚送的咸鸭蛋一盆,一直放冰箱没吃,看到这篇文章,趁立夏这个由头连忙煮来吃吃!
也有网友被文章唤起了小时候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盛夏。
宋朝:小时候,母亲会拿个煮熟的鸡蛋放在小网兜里,让我们带在脖子上,晚上放学回家时一边走一边吃。小网兜很漂亮,像渔网,在每一层线条上面都有一段塑料玻璃绳做点缀,有时我们同学之间还相互比,谁的兜兜更漂亮。长大后,才知道小时候吃的是立夏蛋,寄托了父母对我们的希翼,祝愿我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弹指一挥,已是40多年前的往事了,今逢立夏,祝群里的每一个人及其家人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每一天。
晴天多美好:吃乌米饭是美好的回忆,在慵懒的初夏,一家人团坐一起欣赏这古老的美食。时光境迁,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很少有机会这样吃饭了。恰逢五一长假,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尝尝乌米饭,叫上拍照高手,让橙柿见证这美好的场景。
也有网友则晒出了自己在立夏时的不同“玩法”,有碰蛋的,有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