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连环话
凤凰财经金牌栏目,一张图看懂财经万象,专业财经,轻松看懂。唯一正牌官方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刚刚,登顶!全球第一! ·  11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600837终止交易 老牌券商海通证券落幕 ·  2 天前  
节点财经  ·  2025春节档用103亿票房宣告:中国电影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连环话

3000投诉,换货4个月...盲盒是营销骗局吗?|凰家反骗局

财经连环话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2-06 11:01

正文

凤凰网财经凰家反骗局出品
文|反骗大叔
泡泡玛特遭3000+投诉,换货或要4个月 关于盲盒新华社这么说|凰家反骗局

前不久,大叔和同事去看电影《一秒钟》。很是为老谋子的功力所折服,也惊叹于“刘闺女”灵气逼人的演技。
散场后我们一边讨论一边往外走,在大厦的门口处看到了两台泡泡玛特的自动售卖机。同事指着问我说,“大叔,你说人家赚钱怎么那么容易呢?”
“谁说不是呢!”然后看看手里的票根,感觉自己整日里累得要死还赚不了几个盲盒钱,瞬间觉得很丧、很失败,被一种中年loser的窘迫感袭击的喘不过气来。
“嗯……咱们穷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太守规矩、太拼太努力了。”
人就是这样,当你改变不了现状时就会拼命的给自己找理由,让残酷的现实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咱画不了饼、造不了梦、混不了圈子、骗不来资金、绕不过监管、抗不过法规,昧不了良心、破不了底线,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
我正吐槽着呢,看到两个小美女一阵风似的从身边飘过,停在盲盒售卖机前,用手指着一个一个看。我们几个老家伙对看一眼,“哎,回家洗洗睡吧。”
嗯,盲盒。中消协专门给出了一个定义:盲盒,指的是在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拆”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就像很多网友说的,“感觉和20年前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英雄卡没什么区别。”而隐藏款炒作又像极了了前两年风靡的炒鞋。
那么,盲盒到底真的是一种经济创新,还是只是一场营销骗局呢?本期凰家反骗局就来给您好好说说盲盒这个潮玩套路。
·1·
大叔本想申请经费,约几个小姐姐去亲自抽几个盲盒体验一下,结果被领导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为毛?”大叔很意外,“这次需要的经费比代餐少多了。”
“你说实话,到底是为了写稿还是为了撩妹?”
“当然是为了写稿子,我这都是为了工作呀!”大叔我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
领导脸上却露出了一种我早已看穿一切的表情,说“不行!”
“那你看这样……”我还在坚持。
“再不走晚上留下来加班!”
“88”,大叔光速跑进厕所(领导的位子对着厕所)。
泡泡玛特59一次的“抽奖”机会大叔倒不是抽不起,为工作流汗还“流血”的事儿也没少干,但这次大叔决定不再“自带干粮”。
因为很多人盲盒上瘾是沉迷于“抽”的那一瞬间带来的快感,大叔对那些玩偶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任何期待,无论我抽出什么,哪怕是隐藏款,也体验不到盲盒爱好者那种兴奋。
所以,大叔只能换一种方式:直接找喜欢抽盲盒的小姐姐们谈心。

大叔微信截图

我打开微信一搜,好家伙,共有55位朋友关注了泡泡玛特的官方微信。
于是,在票圈儿发起了征集令,“我票圈儿隐藏的各位盲盒大佬们,有没有想交流一下心得的?”
然后就收到了花式群嘲,中心思想就是:“你个老不正经的,居然还玩儿这个?”部门几个小姑娘看我就跟看变态一样。。。
这次钱包是保住了,节操碎了一地。在我几次三番对灯发誓之后,她们终于相信我是为了工作。然后一个一个约好时间,深入沟通。
·2·
跟以往任何采访都不同,这次和几个盲盒爱好者的对话更像是一场battle,或是一场辩论。大叔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受访人在极力捍卫着什么,那种感觉大叔也曾有过,就是“你什么都不懂”,“你可以批评我,但不能批评我的爱好(娃娃)”。
这就很难了,双方交流不在一个频道,就很难能够产生信任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所以,大叔放弃了单纯的通过对话来找到答案的想法,开始寻求帮助,“你能不能把最喜欢的几个‘娃娃’带来给我看看?”
大叔的同事“饮冰月”和“熊子”都非常nice,分别带了几个她们最喜欢的“娃娃”过来给我长见识。

“饮冰月”和“熊子”的盲盒娃娃


在拿到她们两个珍爱的盲盒娃娃后大叔甚至产生了一丝动摇,因为这个东西确实非常好看,好像每一个娃娃的颜值都长在了你童心的痒点上,而且做工也很精致。那一瞬间,大叔甚至有点儿恍惚,脱离了现实世界。
就像另一个玩家吴小姐说的,“就摆一堆喜庆的,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童心的人。”
大叔问了好几个小姐姐,为什么会不停的抽盲盒买盲盒?
熊子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因为好看、可爱呀!天天工作忙的要死,每次加班的时候抬头看看到我(工位上)的‘娃娃’心情就会好很多。回到家后看到那一排排娃娃也会觉得很温馨。”
把盲盒带回家似乎多了一层治愈因素,当把那些精致的娃娃捧在手心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自己被关心被宝贝的寄托感。
任何东西一旦到了精神寄托这一步你就很难单一的去评价他的价值了。
就像大叔的发小老万,上小学那会儿他为了收集水浒英雄卡不停的说谎跟家里要钱买小浣熊干脆面,不同的卡自己留着,重复的就送人。面也是,刚开始买的面还自己吃,多了吃不过来就分给我们,后来干脆直接扔掉了。
有一天不知道他爸怎么知道了,拿着烧火棍追着他满村跑,给臭揍一顿之后本以为该改了,没成想第二天依旧如故。当终于抽到一张隐藏的宋江或卢俊义之后兴奋的站在桌子上振臂高呼,好像那一刻他就是全班的王。
前些天中午,大叔去楼下小超市买午饭,无意中看到了摆在货架下方的小浣熊方便面,早已无人问津。因为要写这一期稿子,所以大叔买了两袋。包装上赫然印着:“水浒重出江湖”几个金字,一袋的右侧还注明了是宋江。但回来打开后里面却没有卡,反过来看背面才发现是综合中奖率30%,“那封面印个宋江干毛,整的我还以为小时后最难集的宋江开始明牌了呢。”

大叔所购小浣熊干脆面截图


因为方便面实在是吃伤了,所以没敢贸然打开另一包,先是仔细摸了摸,摸到了卡的边缘才打开。结果封面是人气大咖鲁智深,里面的卡却是孙二娘……
大叔发了个信息问老万,“你小时候的水浒卡还有吗?给我拍个全家福。”
“拍你大爷,滚!”
如果他看到我把他挨揍的事写的全国都知道了,春节被追着满村跑的可能就是大叔我了。
·3·
大叔虽然没有亲自抽盒,但完全知道抽到限量、隐藏款所能带来的兴奋和快感,也真切的体会过屡抽不中,上头想砸电脑那种懊恼。
大叔不是盲盒玩儿家,但是足球游戏爱好者。至今我都记得在2014年最后一天晚上,自己玩儿FIFA OL3 抽卡抽到一张10德罗巴时的兴奋。价值3000多万EP,在玩儿家嘴里叫“大闪”(指卡翻出来后带周边闪着灿烂的绿光)。当时不只是兴奋,而是让我觉得,“我的运气要来了,新的一年我要转运了!”很少发朋友圈的自己还专门秀了一下,现在看来傻得可以。

大叔票圈图片


抽中盲盒隐藏款的玩儿家心情可能和大叔当年闪卡一样,不只是开心和兴奋,更觉得是一种运气的眷顾和命运的指引。可玩儿的多了、见的多了之后会发现,所有我们主观臆想的所谓“运气来了,要转运了”都只是“庄家”手中的概率数据而已!
无论是好玩儿的游戏还是可爱的玩偶,都不过是游戏开发商或盲盒制造商营造出的一种脱离现实的“幻境”。在这个“幻境”里,他们可以控制你的情绪、控制你的钱包,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你的行为。所以当年无数的游戏玩家会不停的充值抽卡,盲盒爱好者看到新的系列之后总要试试运气。
不过泡泡玛特等盲盒厂商比较“厚道”的是,同一次时间、同一个系列,不会抽到重复的,大不了整合端走,总会拥有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只玩偶。而大叔当年玩儿的游戏不是,无论你充多少钱,都有可能抽不到自己最想要的那张卡。
也有人说,抽到隐藏款可以十倍二十倍的价格卖出,能够回不少血。请注意,也只是回血,在盲盒低至12分之1的概率玩儿法中,没有人能够赚钱。而且,卖掉的隐藏款,是不是把自己最大的快乐和运气也一并卖掉了呢?
当年FIFA OL3巅峰的时候,甚至有传言一套顶级银卡套阵容能买北京三环一套房。可后来呢,游戏迭代了,服务器一度都停了,曾让你觉得运气爆棚的金卡、银卡又还值几个钱呢?
盲盒玩偶也是如此,虽说版权有一定的价值,制作也还算精美,但都是现代工业可以轻松无限复刻的产品,也是没有任何技术壁垒的行业,这样的商品是没有任何收藏和炒作价值的。任何盲盒厂商不可能永远都能出爆款,即便是爆款,也有热度消散的一天,就像炒鞋一样。
·4·
再来说说让泡泡玛特逆天改命的Molly系列。
说实话,大叔一个钢铁直男丝毫get不到Molly的萌点和可爱点,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所谓的超级IP并不具备更多的文化内涵来支撑她的形象,她只是一个玩偶,除了好看和可爱,并没有能够持续支撑她长盛不衰的文化性和故事性。
泡泡玛特声称要做中国的迪斯尼,可如果迪斯尼只有个米老鼠、唐老鸭玩偶,没有那些经典的动画片支撑,你相信他能风靡近100年?
不过,泡泡玛特也并非全无好处,最大的一点可能就是极大的冲击了手办市场,甚至改变了手办市场的玩儿法。
Molly原本是一个香港设计师的作品,刚开始以手办形式推向市场,价格高达1000多。泡泡玛特介入后,成功的将价格一下打到59。让一个原本小众的手办成功走向95后每个爱好者的家中。
也恰恰是这一点正说明了盲盒模式的脆弱。今天泡泡玛特可以把Molly的价格从1000多打到59,明天破破特马就可以把他的价格从59打到5.9。这还是在不考虑盗版复刻的情况下。
·5·
泡泡玛特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潮玩公司,虽然对标迪斯尼像是在碰瓷儿,但在教化年轻人心智,培养用户方面他们是认真的。多种销售形势、多门店、多机器人门店、办玩具展等等,都可以吸引新的玩家入场,同时也可以让老玩家不断返场。吴小姐就告诉大叔说她现在都不敢去漫展了,因为“看啥都想买!”
泡泡玛特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社交利器,现实中也确实有这么点儿意思。比如大叔为了做盲盒这期选题,几周内聊的小姐姐比过去几年都多。
部门的“橘子”同学就主动帮大叔探起了店,而且还真的有收获。
“橘子”告诉大叔说,她跟泡泡玛特一家门店的店员详细聊了聊,门店有一个很大困扰,就是没有自主权。全国各地有很多家门店,不同地区、地段的用户喜好可能会有很大不同,但门店并没有权力决定自己卖什么不卖什么,也没法选择哪些多进一些,哪些少进一些。无论是新IP的开发,新系列的上市,还是分配数量等都是总公司统一决定,统一安排,门店没有任何置喙权。
这样的好处是泡泡玛特总公司和全国的门店网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公司运行和市场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能起到如臂使指的作用,保持方向、步调高度一致,带动公司的快速发展。不足则是,一但总公司的决策出现失误,或者是市场开始衰退的时候,也会容易产生如兵败如山倒一般的颓势。
另外,虽然泡泡玛特在这种有形的制度上比较完善了,但在网络末梢的执行环节却仍旧有非常大的不可控性,比如去年爆出的,售卖已拆盲盒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事后,涉事店员已经被开除,但在盲盒这种极具诱导性的营销模式下,二次销售和黄牛恐怕都是难以杜绝的。
不仅如此,泡泡玛特在质量上似乎也难以让有些玩家满意。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有多达3000多条,其中很多都是关于质量问题的。
比如,1月29日,有用户表示自己12月4日在自动售卖机买的玩偶,发现多处瑕疵,多次与客服沟通后结果为“有备品不允退款,只许换货。由用户寄回商家,3个工作日处理完。”可直到新的一年的1月29日,用户依旧没有得到处理,所以才愤而投诉。
在泡泡玛特的投诉列表中随便一翻,便随处可见关于质量换货的内容。
有一位匿名网友甚至表示自己要等待4、5个月才能得到换货,“1月20日在天猫购买泡泡玛特sp密林古堡盲盒一整套盒,1月28日发货,1月30日收货拆盒发现,端盒的12款娃娃有一半以上有不同程度上的瑕疵。其中市场溢价最高的热款血色玫瑰有严重瑕疵,要求退换得知需要等五月发货或者原价退。”该用户考虑到时间成本过高,娃娃会贬值,要求全套盒退货也遭到了拒绝。因此,质疑泡泡玛特以盲盒特殊性为由拒绝履行国家三包政策,侵害消费者权益。

用户投诉截图


大叔虽然不炒盲盒,但对这个用户提到的时间成本非常认同。泡泡玛特的玩偶是可以无限复刻的,随着时间推移,热度最高的玩偶价值也会因为数量越来越多而不断贬值。即便泡泡玛特为了保证玩偶不过度贬值,而极力控制热款的产量,也会迅速推出新的IP新的系列,以保证自己公司的利益最大化。4、5个月后发到用户手中的玩偶早已经是明日黄花了。
另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问题,泡泡玛特家的玩偶可能还涉嫌甲醛超标。2020年6月2日,据北京商报报道,“在2019年7月,有网友称,甲醛测量仪自测出家里收藏的Molly玩偶甲醛含量超标,甚至有的IP娃娃甲醛含量超过安全标准6倍多。”
·6·
质量问题对于泡泡玛特这种潮玩公司来说,只要不大面积爆发,可能影响都不会很大,毕竟他深知玩家的心里,新出个IP、系列很可能就重新俘获玩家的心。就像小姐姐们遇到渣男,虽然被伤无数次,最终还是会选择原谅他。

但是IP问题对于泡泡玛特来讲就没那么轻松了。
之前大叔在跟“橘子”等玩家辩论的时候说,“盲盒这种潮玩热度过的特别快,即便是某一个IP、系列能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也会因为数量的增加而衰减。更何况盲盒这个行业根本没有什么壁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