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销报
营销界最权威的原创媒体,面向50万职业营销经理人的高端商业杂志!专注互联网+、电商、新零售、O2O前沿领域的品牌营销资讯及案例。在这里,学会营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营销报

小米YU7内饰曝光,年轻人第一辆“保时捷”来了

营销报  · 公众号  ·  · 2025-03-15 12: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回复 营销 免费领取 《营销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林川

来源 | 品牌头版


2025年1月10日,特斯拉Model Y换新版上线时,其官方账号喊话友商:“尽管对比”。


话音刚落,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以一句“好的”低调回应,随后国内多家车企及高管也纷纷做出回应。


雷军参与这场隔空对话的关键,正是小米即将推出首款中大型SUV——YU7。


据2月19日工信部公布的第39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小米YU7的新版本车型已经完成申报。


而近期网上曝光了小米YU7紫红与米白双拼的撞色内饰谍照,在社交网络引发了热议。


从“理工男”到“豪华玩家”的蜕变


从谍照来看,与SU7的赛博朋克风截然不同,小米YU7大胆采用了紫红与米白的撞色设计风格,个性感十足。

图源: 抖音号zs167312

搭配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包裹与工整缝线,整体上既保留了小米SU7的科技感,又呈现出了类似奔驰迈巴赫的豪华视觉质感。


图源:抖音号zs167312

有网友感叹道,小米汽车这是在玩阶级跃迁的游戏。


中控台最大的亮点是彻底取消了传统仪表盘,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贯驾驶舱的“远端带鱼屏”;结合全景HUD抬头显示,可将车速、导航等信息投射至驾驶员的正前方视野当中。

图源: 微博@Cars_Illusion

阿维塔12、莲花Eletre、蔚来ET9等也有类似设计。


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让驾驶员更快更直接的了解整车状态;不仅能够减少驾驶员视线偏移次数,更能让驾驶舱营造出“飞行器座舱”般的科技感。

图源: 微博@汽车洋葱圈

但也有网友们表示,自己更喜欢翻转仪表,那样会更有仪式感。


方向盘则采用上下平底运动造型,Alcantara与碳纤维材质的混搭,营造出强烈的运动感氛围,这是一些豪华运动跑车才能拥有的配置。

图源:微博

另外依旧保留着红色“狂暴模式”按键,展示着强大的性能基因,短时间内能让驾驶员感受到加速带来的快感。


细节上,杯架位置优化、实体按键精简,副驾座椅疑似加入“零重力模式”,暗藏的电动腿托主副驾估计都会配备,这些改动被网友调侃为“理想L系列看了直呼内行”。


而双 50W 无线充、防眩目后视镜等设计,估计下放的概率也会很大。


小米SU7曾被吐槽“实体按键过多”“屏幕反光严重”等问题,对比之下YU7显然更注重实用与美学的平衡。



对比同价位的Model Y (塑料感门板) 和蔚来ES6 (保守的深色基调) ,YU7的「冲突美学」精准击中了年轻高净值人群的痒点——既要科技洁癖,又要感官刺激。

令人感到巧合的是,谍照与微博用户@拉面师傅Design的预测图有较高相似度。

图源: 微博@曹旭在路上

用30万级内饰对标50万级豪华品牌,小米或许正在复制手机领域的“降维打击”策略。毕竟高端不单指价格高,而是指体验超预期。


轿跑SUV的“矛盾美学”

从曝光的实车图看,YU7延续了小米SU7“无界美学”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但运动化表达更极致,更强调“轿跑SUV”的冲突美感,车迷盛赞为「帕拉梅拉SUV既视感」。


尺寸上,4999mm车长与3000mm轴距保证了后排空间的奢侈感,超越了Model Y (4750mm/2890mm) ,甚至接近于宝马X5的水平,被网友戏称为“空间魔术师”。

溜背造型搭配无框车门与隐藏式门把手,风阻系数低至0.23Cd,能耗与续航表现进一步优化。


YU7车顶配备的激光雷达与车身比较融合,凸起部分不高,呈现的视觉效果比市面上其他车型要更协调。


车尾的C字形贯穿尾灯 (刹车灯、转向灯都隐藏在内) 与车顶扰流板,被称为“十米外认出法拉利Purosangue”。

图源 :小红书@小米言承旭

动力参数更是直接“碾压”同级:双电机四驱版总功率达508kW (691马力) ,最高车速为253km/h,零百加速3.2秒,超越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S;


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达235kW,最高车速240km/h,CLTC续航最高820公里,配合800V高压快充技术,10分钟补能200公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里程焦虑。


对比Model Y高性能版 (448马力/3.7秒) ,YU7在性能与续航上实现了“双杀”。


图源:小红书@小米言承旭

市场定位上,YU7瞄准已婚家庭用户,且试图在“运动性能”与“家用舒适”间找到平衡。


这与特斯拉Model Y主打的“极简科技风”、理想L7的“移动的家”理念形成差异化竞争。


从申报信息看,YU7将标配CDC电磁悬架,高配版或提供空气弹簧,这种“既要操控又要舒适”的配置,被业内视为对传统豪华品牌的精准狙击。



产能、生态与市场的三重博弈

小米YU7计划于2025年6-7月上市,尽管雷军对售价三缄其口,但网传的供应链消息称起售价可能锚定在25万元左右。


比Model Y后驱版低4万,却多出200公里续航和HUD全系标配。若再延续SU7的“性价比策略”,双电机版或下探至30万内,将直接威胁Model Y的销量根基。

目前Model Y占据30万级纯电SUV市场60%份额,但YU7的硬件配置几乎全维度领先: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电磁悬挂、后窗隐藏式雨刮......似乎都精准狙击了Model Y车主的痛点。

不过,挑战同样存在:溜背设计可能影响后排头部空间、智驾系统成熟度待验证以及产能爬坡压力巨大。

首先是产能瓶颈。近期雷军发言称,小米SU7上市11个月,销售超过了32万辆车,已经交付了18万辆车,大概还有15万辆在排队。


而3月3日-3月9日,小米新增锁单破1.9万台,其中SU7 Ultra约有五六千台。


也就是说,仅上市10天SU7 Ultra的锁单量就超过了1.5万台,这可以用逆天来形容。


因此北京亦庄工厂30万辆的年产能,已经难以支撑SU7与YU7的“双线作战”,部分SU7订单交付周期已延长至34周。


其次是生态协同。尽管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拥有8.6亿IoT设备基数,但如何让家庭用户为“智能场景”买单,仍需突破理想、问界构建的“移动客厅”心智。


图源:微博@雷军

竞品层面,Model Y焕新版以26万-30万元定价固守销冠地位,小鹏G7则祭出“25万级纯视觉智驾”的杀手锏,极氪7X、智界R7等车型亦虎视眈眈。


反观小米,SU7通过“性能越级+生态互联”已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而YU7若延续“低价高配”策略,或许能够复制SU7的成功。


颠覆者还是追随者?


回望历史,乔布斯用iPhone重新发明手机,马斯克用Model S颠覆汽车业。


如今,小米YU7正试图在智能电动车赛道复刻这种革命性叙事——用「奔驰的审美+保时捷的性能+小米的定价」,挑战既有的价值分配体系。


具体来说小米YU7的野心是:用820公里续航对标Model Y的660公里,用3秒级加速叫板Performance版,用双拼色内饰挑战特斯拉的“毛坯房”风格。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已经是产能、生态与用户体验的综合性战争了。


所以真正的胜负手,或许就在于雷军能否兑现“产能翻番”的承诺,以及“人车家生态”能否从概念落地为真实体验上。

*编排 | 日尧  审核 | 日尧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



全文完,更多有趣内容 上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DeepTech深科技  ·  看看宇宙里的别样世界
8 年前
THLDL领导力  ·  靠谱,是最低成本的社交方式
8 年前
为你读诗  ·  这个声音能让心安静下来
7 年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适用的实务问题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