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舟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泡泡玛特回应哪吒手办多渠道售罄 ·  昨天  
界面新闻  ·  默沙东回应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HPV疫苗 ·  昨天  
刘润  ·  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舟子

很懂英文的“清华大学最年轻教授”颜宁

方舟子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12-13 12:08

正文

(不知施一公的徒弟颜宁这回会不会再跟随其师父去杭州创办世界上最好的大学?重温一下我在2008年写的一篇文章。)


2000-2004年间在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实验室读博士、毕业后留在原实验室做博士后、2007年跟着施一公“裸奔回国”成了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的颜宁为师父保驾,在科学网博客上贴了一张大字报《方舟子是在哗众取宠,还是无间道?》,谩骂我对施一公的批评是“无知”、“以讹传讹”、“自以为是”、“诛心”、“不失时机给自己作广告”、“不懂英文”、“弱智”等等,不论是出于原来的师生关系,还是出于现在的共同利益关系(颜宁声称在清华从事“重要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那是施一公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新立973项目),都不难理解这种举动。最好玩的是要来指导我的英文:


【6. "施一公去年曾给《普林斯顿校友周刊》写信声称中国老百姓是不配享有美国式的民主和言论自由"不懂英文的方舟子(democracy in the U.S. style simply does not work in China. Singing high praises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democracy is one matter; advancing a vast country of extreme diversity is another. 翻译过来是美式民主不能简单地适用于多元化的中国)】


把美国人常常挂在嘴上的“simply does not work”(绝对行不通)翻译成“不能简单地适用”,应该不是考托福、GRE考出来的,大概是在美籍华人实验室读博士学位时顺便学来的超级英语吧?这样的英文我当然是不懂的,英语过4级的就没人懂了。不禁对这位很懂英文的清华新科教授感到好奇,搜索了一下,原来还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其简历的一大亮点是“获得由 Science 和GE Healthcare评选的2005年“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据《新清华》1729期《颜宁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介绍,“该奖项专门用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生命科学博士毕业论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只有5人入选。”很吓人吧?


不过这是颜教授用其超级英语翻译出来的。这个奖的原名叫“The GE & Science Prize for Young Life Scientists”,用英语4级的译法,该叫“通用电器和《科学》青年生命科学家奖”,被颜教授超级掉了“通用电器和《科学》”、“生命”,于是这个奖也就成了涵盖所有学科的世界大奖,变得无比超级了。这个奖的目标是表彰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并奖励他们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the aim of the prize has been to recognize outstanding Ph.D. graduate stud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reward thei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biology. http://www.sciencemag.org/feature/data/prizes/ge/index.dtl),被颜教授超级成“奖励每年最优秀的生命科学博士毕业论文”,好像它把所有的生命科学博士毕业论文都挑选了一遍似的,其实想得这个奖是要自己去报名参赛并提交一篇介绍自己的论文工作的千字文和导师的推荐信的,获奖者最多算是参赛者中的最优秀罢了,因为肯定有许许多多更为优秀的博士论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参赛。这个奖每年只在全球范围内评出一个获奖者,奖金2万5千美元,另外还有4名地区性runner-up(第二名),奖金5千美元。2005年的全球获奖者是伊利诺大学UIUC的Ahmet Yildiz,不是颜宁。来自中国留学生曾在2001年和2003年获得该奖,但都不叫颜宁。中国留学生成为runner-up的就更多了,基本上每年都有一、两个,颜宁是2005年北美地区的runner-up。能得个奖对研究生来说是一种荣誉,有5千块外快也很不错,但回国吹得跟得了世界科学大奖一样,就得靠颜教授的超级英语水平了。这个奖是5个评委根据递交的材料评出的,能得这个奖恐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导师的人脉,正如颜教授声称已发表了多少多少论文,那都是学生时代的工作,靠的也是导师,回国当教授、弄项目也都要靠导师的栽培,一辈子就吃定一个导师,“要真是这样,太伟大了”。国外避免的是学术近亲繁殖,国内盛行的是学术乱伦,这样的学校也想当世界一流,再等一百年吧。


有网友见识了颜宁的英语水平之后,评论道:“看来施教授回国与其教政治还不如教英语。”有施、颜的共同教授,清华学子想必人人可学成超级英语,不用像美式民主一样担心simply does not work。


颜教授的中文其实也是很超级的,比如她质问我“是在哗众取宠,还是无间道?”,翻译一下,相当于质问我“是在哗众取宠,还是断除烦恼?”(“无间道”为佛教四道之一,指能断所应断障),但现在该断除烦恼的,该是施一公、颜宁师徒吧。有美国人去教育你们该如何爱国,又有英文、中文都如此超级的最年轻教授,真是清华学生的福气。


又,我们其实得感谢颜宁,让我们知道天山童姥说施一公在会议上称今年8月15日参加其博士生Chen Yu的博士论文答辩之后就与普林斯顿大学脱离关系“裸奔回国”是以讹传讹,其实施一公只是又脱掉了一件外套而已(“好一个以讹传讹的方舟子 (原话是:与普林斯顿又撇清了一大块)”),施一公“裸奔回国”的日子看来是遥遥无期了。


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979

学者颜宁 发表于2008-8-13 11:41:52


方舟子是在哗众取宠,还是无间道?


1. On leave until September 2009 ="带薪休假"


好一个无知的方舟子

(http://www.molbio.princeton.ed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96&Itemid=244)


2.“施一公在会上说他要到今年8月15日参加其博士生Chen Yu的博士论文答辩之后才与普林斯顿大学脱离关系。”


好一个以讹传讹的方舟子 (原话是:与普林斯顿又撇清了一大块)


3. "如果施一公在申请书中写明其有国外固定受聘单位的事实,那么应取消其候选人资格,并追究基金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渎职责任。"


好一个自以为是的方舟子(国内没事找施一公事的人以百计,这种事情怎么会不问?)


4. 该申请人及其依托单位在国内媒体上做“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的高调宣传,不仅欺骗公众,而且有利用媒体宣传骗取国家资金的嫌疑,应适用条例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的处理办法。


好一个诛心的方舟子(眼睛始终没有脱开钱,现在人家证明不拿普林的薪水了,你怎么说?)


5. 收到施一公来函,希望和我在电话里谈谈。我不认为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可以通过电话交谈来解决的。我对施一公的批评和举报,都是公开做出的,如果我的批评和举报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施一公也应该公开地做出澄清。


好一个不失时机给自己作广告的方舟子(施一公该解释的已经向相关单位解释了,不了解XYS的规则,给你发个信,也能被你高调拿来标榜自己)


6. "施一公去年曾给《普林斯顿校友周刊》写信声称中国老百姓是不配享有美国式的民主和言论自由"


不懂英文的方舟子(democracy in the U.S. style simply does not work in China. Singing high praises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democracy is one matter; advancing a vast country of extreme diversity is another. 翻译过来是美式民主不能简单地适用于多元化的中国)


方舟子自以为是个公正的客观的法官,却没注意到他的笔触里已经全是 negative的论调,充满了指控,一副道德上占据制高点的样子。唉,本来想保持我blog的轻松论调,但被气的不轻,看来我的blog净土也将不保了。但是,这样一来,不又给方舟子做广告,他的目的不正好达到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