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洪灝的宏观策略  ·  资金破纪录地流入中国指数基金。曾经,历史最高 ... ·  2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最全: ... ·  2 天前  
房天下广州  ·  3.32%!9月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处历史低位! ·  2 天前  
房天下广州  ·  3.32%!9月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处历史低位! ·  2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周一暴涨? ·  3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周一暴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成都、重庆别争了,资本已经用脚投了票 | 小巴问大头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28 07:58

正文


文/巴九灵 (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有不少城市是“亦友亦敌”的CP。之前,小巴盘点了杭州VS南京”前两天,小巴又盘点了“成都VS重庆”,留言区已经爆满。


大伙纷纷用投票站队。相比于之前,选择杭州的人数竟为南京3倍之多的结果而言,这次成都获得的票数比重庆高15%。另有18%的人选择了:西南虽好,只能将来养老。


其实,“成渝”之争由来已久。重庆是山坡坡,说话也硬碰硬;成都是平坝坝,说话是软对软。这两个经济上你追我赶,性格上迥然不同的城市,更有可能成为西南王

 

小巴采访了几位大头他们各抒己见、隔空相对


成都人民腰包更鼓

“政策大礼包” 更倾斜于重庆

格调不同,成都软、重庆硬


接下来,看看大头们具体怎么说。



叶檀

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

 

“两个城市格调不同,成都软、重庆硬”

 

两城之争从未停止。重庆虽然是负担最重、农村面积最广的直辖市,实际上从人口、地理广度来看,重庆更像一个省,而成都是一个强势市,以数据总量比较不太合理。两个城市对比如下:

 

① 财富、文化、教育、创新度上,成都明显领先。

 

第三产业的发达,取决于温香软玉的历史,取决于居民手中的财富。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成都为35902元,重庆为29610元。这与本外币总额较高也有联系,2015年成都本外币总额排名第四,尽管人均为20.268万,名次仍下降至第八。


成都人民腰包更鼓,也更爱过小日子。有个段子,就算是地震来了,成都人民还可以在树荫底下打小麻将。

                

在创新产业方面,成都素有“游戏第四城”“手游之城”的称号。创新能力强,与人口的素质相关,与人才数量有关。小学和高校的数据可从侧面证明,成都的吸引力不比重庆小,成都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如重庆,但质量不低于重庆。从大学生就业来看,成都同样受到热烈欢迎。

 

 

② 成都交通重要性不如重庆,工业产值不如重庆。

 

重庆是长江最上游的门户,与长江中游的武汉、下游的上海连为一体,如同搭在弓上的弦。再加上重庆是直辖市,从轨道交通、机场到港口,都是“大干快上”。虽然重庆交通成本高,宝宝心里苦,但宝宝擦擦眼泪继续建,建成一个融入全球的物联网系统,产品可以销向全球。

 

如果成都想要建设完整的轨道交通、物联网,就不得不与享受国家政策的直辖市重庆竞争,其中酸楚不问可知。

 

与重庆相比,成都最薄弱的是工业产业。在传奇市长黄奇帆的治理下,重庆在经济数据方面非常华丽,成都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小步加速,赶上重庆,并且形成与重庆不同的产业特色。为了补上短板,成都正在疯狂投资。

              

不过,将来谁能成为制造业中心,拼的是市场政策,拼的是人才的数量与产业工人的素质。竞争远远没有结束。重庆如果经济发展强劲,一定是全球资源联系中国西部的节点城市;成都,毫无疑问是西南经济和文化重镇。




李靖

川渝横贯线公众号创办者

 

“中央‘政策大礼包’更倾斜于重庆

成都的形象深入人心”

 

重庆和成都,在国家版图中同处中国西南,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顶层设计下的政经格局,都有颇多相似之处,也各自于暗中发力,展开城市竞赛。以下从各个方面展开分析:

 

▷经济

 

重庆经济增速抢眼,未来潜力巨大,得益于政策红利,落到腰包的收入也更鼓。不过,重庆尚需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GDP落后的问题上发力;成都则需在增速上更进一步,作为副省级城市,增速仅持平于四川省均值。

 

交通

 

从宏观规划来讲,重庆交通通达能力近年来飞速发展,逐步获得越发重要的位置,在西部内陆地区,未来可期,或更具竞争力;成都因其面向整个大西南的地缘优势,其交通地位同样极为重要。

 

形象

 

比起成都,重庆地理条件整体偏艰苦,地处山谷狭长地带,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繁荣程度远逊于成都,知名度低很多。成都的历史带来的厚重感,靠的是平稳而又渐进的积淀,无法超越。

 

现在的成都,是一座擅长形象宣传的城市。2003年张艺谋拍摄的宣传片起,“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广为传播,想到成都,就想到“安逸”。去年至今,赵雷的一首《成都》红透半边天,也为成都的形象锦上添花。

 

 

政策红利

 

国家对重庆和成都的顶层设计,总体上会维持相对平衡,因为这样更利于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更有效地辐射和带动西部大开发。不过,也能明显看出的是,中央层面的“政策大礼包”要更倾斜于重庆,虽然蛋糕最终都吃到了嘴里,但一迟一早就能产生诸多偏差。时间就是生产力,谁能抢得先机,便极有可能一步先,步步先。

 

国际贸易

 

重庆的优势体现在其贸易数据上,同时因资源优势、直辖市“政策大礼包”获得更多资源配备;成都的国际化与其早先成熟起来的商业环境和领先优势有关。各具长短,也各有难念的经。

 

创新创业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年代,成都和重庆无一落队,都在全力以赴,尤其在互联网领域。但总体来讲,因成都起步较早,相比重庆乃至武汉,其互联网基因、创业环境、激情度都要略胜一筹。

 

不过同时也要看到,重庆这位后起之秀,不仅速度较快,也试图摆脱同质化现象,正在寻找属于自己可占优势的一亩三分地。




萧明河

非典型城市竞争观察者

 

“各路商家已经用资本为两座城市投了票”

 

说是西南第一城的竞争,但实际上成渝之间是西部第一城的竞争。而这场竞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可见的时间内两城竞争依然很激烈。

 

从政策看,国家对于重庆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定位都要高于成都。例如,国家级新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的批复时间都早于成都,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数量也多于成都。

 

因此,重庆的政策在成渝之争中是非常大的优势。而重庆也把这些优势利用到了极致,也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措施,确实提高了城市活力,规划出了许多支柱产业,打造了西部的制造业高地。

 

 

但即使如此,个人依然认为未来的西南第一城还是成都,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人才的流动和成都千年以来作为西南地区“镇山石”的历史积淀。

 

从人才流动看,重庆自直辖以后,由于行政体制产生的隔阂,川渝地区不可否认地出现了“川是川、渝是渝”的文化与认知割裂,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川渝两地人口流向。相对而言,成都背靠8000多万人口的四川省,经济腹地远大于只有3000余万人口的重庆。

 

同时,成都自古以来就是四川盆地的政治、商贸中心,即使到了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基本上所有前往西南发展的商业品牌或模式(例如共享单车、滴滴等)都会先去成都试水,而不是重庆。相较于普通民众的口水仗,各路商家已经用资本为两座城市投了票,可能更有说服力吧。

 

不过,要强调一点:成渝之间的竞争对普通人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两座城市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提高,对于川渝普通人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接下去,小巴还会继续发出城市对比系列文章,你最希望看到的是?



吴晓波频道最受欢迎的栏目集结出书啦

逗比漫画讲述商业怪咖,限量3000册独家预售

点击下图抢先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