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立刚本人
雷立刚,“70后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互联网早期最著名写手之一,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大奖。著作《万物枯荣》广受股民好评。 雷立刚从事职业投资多年,结识大量股市顶级高手。愿把对市场的的理解、复盘与技巧、及众多高手朋友们投资经验,尽力分享于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雷立刚本人

谈谈陶博士,以及金牌出柜

雷立刚本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5-28 18: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蓝色“雷立刚”三字,可关注本公众号

---------------


各位读者请务必注意:


网络上假冒本人者众多,请谨防受骗——


雷立刚没有任何QQ群、微信群,从未在任何平台开设网络公开课或网络讲座,从无任何网络直播间。一切有大数据可查,请假冒者不要惹火烧身。

如果读者朋友在任何QQ、微信、QQ群、微信群、直播间、网络课堂、微博,看到有人自称是雷立刚,或诱导你误以为他是雷立刚,并以任何方式向你提出任何投资建议、合作建议,全部必为骗子


假冒雷立刚之人必有所图,正常人何必假冒别人?

因此,烦劳你一旦遇到自称雷立刚并给你投资建议或合作建议的人,

就请你立即——

报警或是拖黑他,这是防止你被骗的最佳办法!



我和陶博士认识已经多年,第一次见到他,是在知名长线投资者海海人生宴请淘股吧CEO张总的宴席上,那大约是2014年的某天,张总从福州来成都,海海人生在宽窄巷子的消费相当贵的子非餐厅(好像随便一顿,七八个人要吃两三万元),宴请成都的一些财经小V,其中包括了我和陶博士。


不谦虚地说,那时在淘股吧,我是比陶博士更红的网红(可能现在也是),加之我是人来疯,尤其面对陌生人时,我特别滔滔不绝。因此,我常常是全场目光的焦点,而陶博士,他坐在角落里,带着理科生的那种招牌式羞怯,仰慕地看着我,我能感受到他目光中的那种仰慕,同时我还能感受到,这种仰慕并非对于我股票投资能力的仰慕,也非对我粗鄙相貌的仰慕,更非断袖之癖的仰慕,而是——对我这种在陌生人面前,收放自如、谈笑风生性格的仰慕。


是的,人缺什么,就会仰慕什么。性格羞怯的人大多仰慕外向开朗擅长交际的人,我已经无数次遇到因我的开朗健谈及灵活的脱口秀能力,而仰慕我的人了,而这一类人,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内向,羞怯,腼腆。


这自然是我的遗憾,2013年到2014年,我满仓加融资长线死拿手游概念和TMT,收益10多倍,踌躇满志。然而举目四望,仰慕我投资能力的人却并不多,包括陶博士,他拿来一本我的《万物枯荣》,还友善地请我签名。对我的这本财经小说,表现出相当的激赏,然而,谈及股票,我明显感到他对我的投资模式并不认同,自然更谈不上仰慕。


多年以后,回首过往,我才蓦然明白了原因。我是一个怪物,骨子里特立独行,在我平凡的外貌下,在我普通的肉身中,却有着一颗遗世独立的怪物的心,这就导致即便在投资上,我也和苏东坡一样两面不讨好,苏东坡是既不待于保守派,也不见待于改革派。我也类似:我首先并不受短线投资者欢迎,因为我做的是和短线对着干的中长线;但我也不受多数中长线投资者欢迎,因为99%的中长线投资者,都必然是价值投资,而我,其实是挑衅甚至藐视价值投资的。


本质上,我其实做的是趋势投机+题材投机。这和短线客们是一致的。但我在持股周期上,却又相当长。动辄半年,甚至长达一年。

也就是说,我做长线,并非基于某个股票的公司价值,而是基于我对某个题材的炒作周期和炒作空间的估值。

例如说,2013年我做手游,并非我看好手游股的业绩,而是我对手游这个题材持续时间预判为1年以上,持续空间预判为5倍以上,于是,我按照这个投机估值,去进行长线持股;


又如2014年底,我做中国交建,也并非我看重它的业绩,而时候我对一带一路这个概念的时间和空间的估值。记得中国交建起初只有4元,但它翻倍涨到8元时,我身边认识的短线高手们,全部觉得高了,只有我公开而淡然地说,还会至少翻一倍。当时那些短线高手们都笑我意淫。但事实结果是果然又翻了不止一倍。事后别人问,我提前做出正确预判的原因何在?我说,既不是因为业绩,也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我对一大一路这个概念级别的提前判断。级别大则空间大,正确预判出一个概念的级别,是我之所以长线看高它再涨一倍空间的原因。


也就是说,我也做长线,但我操作的基础是对一个题材级别的综合把握。而这又无法量化,难以言说,因此,短线客们觉得我是靠意淫炒股,长线客们觉得我是离经叛道于价值投资、走入误区的“非我族类”,一言以蔽之,我就是当今股票投资世界里的苏东坡,我靠无法量化的经验去预估一个题材的高度,靠灵气和灵感去挖掘牛股,这既不容于短线客,也不容于长线客,由于不符合他们的价值标准,有悖于他们的思维惯性,因此即使我获得10多倍的年收益,也被视为运气好歪打正着,或者一身蛮勇,如此,而已。

我太清楚他们的想法了,所以,熟读上百本西方价值投资名著的陶博士,和我自然不是一路人。想必他和许多价值投资高手一样,都用同情的目光远远打量我,想,这个傻孩纸!


因此,我和陶博士,尽管那次宴席后彼此互留方式,又尽管后来还见过几次,而且我相信我签名的《万物枯荣》或许至今还存留在他的书柜里,相信他始终对我充满善意,一如我对他始终充满善意。但,我们其实很少联系,无论是电话还是微信,我们极少有彼此音讯。


之后是2015年股灾,之后是2016年熔断,再之后是2017年初再度相见,隐约得知,他在第一波到第三波的股灾里,都没什么损失,保住了胜利果实,又抓住了低位起来的反弹,如今早已财务自由,估计三、四千万是有了的。我很为他高兴。因为,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不应该让老实人吃亏、不应该让厚道人吃亏、不应该让善良的人吃亏。无疑,陶博士属于这三种人。我看人很准,从不走眼。


2018年的陶博士,忽然在众人眼里变得高调起来,生活中的他,我相信腼腆依旧,但网络自媒体世界里的他,变得自信和自得,经常用临摹西方绅士的口吻说:先生,这是牛市!即便在2018年1月底到2月中旬的暴跌中,他的西方绅士口吻也丝毫无变,让人蓦然发觉,他已然是去过美国、见过世面的绅士了。


对此我是不认同的,什么是牛市?其实有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绝大多数股民从中赚钱的市场阶段,才可称之为牛市。绝大多数股民亏钱的市场,则无疑是熊市。这应该可谓是一个时常被忽略,但仔细一想却并无分歧的标准。

因此很显然,不能因为你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在继续上涨,你在不断盈利,就置多数股民在亏损的事实不顾,反复强调:先生,这是牛市。


如果那样,其实应该说,那不过是你一个人的牛市,或许,还有少数的其他幸运儿。

但是,与我们多数人无关。

因此,陶博士那段时间,每天一句绅士口吻的问候:先生,这是牛市。其实是很不讨喜的。

然而彼时,还是有不少跟着他买票的铁粉,买入相同品种,获得了逆市的丰收。因此,还是有不少“同喜”之声的。


然而,到了近期,陶博士的某些长线股,突然出现了大幅下跌,我依稀听闻,以金牌出柜跌幅最大。

由于投资思维不同,我并不常看陶博士的自媒体,甚至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他的那七八房“姨太太”(他钟意的股票),究竟是哪些。只不过,今天恰好偶然看到某微信群里一些财经小V最近的对话,得知陶博士曾经极其看好的金牌出柜,从179元跌到了115元。

这个跌幅确实有些大,高达36%。

他们都在说,陶博士肯定还没卖。个别小V,还有些幸灾乐祸。

我默默地看着,什么也没说,我有点想点燃一支烟,吸几口,可惜我素来不抽烟,身边既然没有。于是我静静地发了一阵子呆,大约有一支烟的功夫。再之后,我默默地退了群。


这是我退出的又一个高手群。今年,我主动退出了一个又一个高手群,这个群相对水平高些,因此保留到现在。想不到因为陶博士,我会在今天退出。


或许更客观地说,不是因为陶博士。而是因为长线和短线模式的隔膜和彼此歧视。

虽然我不是价值投资者,虽然我甚至鄙弃价值投资,可是,我是中长线模式的践行者。而所有从事中长线模式的人,在他的投资旅程里,都必然会遇到从高位下跌30%乃至40%,甚至极限可能高达50%的回撤。


短线客们永远无法理解这种现象,会鄙视地说:这还是懂技术的人所应该犯的错吗?

然而,只有我们做中长线的人才知道,这和技术无关。

这是我们长线模式里,无论技术多高,都必然会迟早遭遇的。就如你在冬季的北国里穿行,你必然迟早会遇到暴风雪,这和你的水品无关。


盈亏同源,如果承受不了40%的下跌,也就承受不了100%的上涨。如果每一根大阴线就果断出局,那也不可能享受金牌出柜从69到179的上涨。


当然,我之所以提及金牌出柜,并非我认同这只票,其实虽然都是长线投资者,但不同的人所信仰的股票,几乎是天差地别。只是这只票的涨跌特别适合拿来作为例子。让我想起了2013年我操作的博瑞传播。我从13元买博瑞,到32元也没卖,最后跌回19元。许多人无法理解32元到19元一直不卖,还有许多13元怀疑博瑞,23元或30元被市场气氛感染,跑步买入,最后跌破成本价被套,割肉止损的人,甚至因此怀恨我。


时至今日,几年过去,我很少在网络上遇到,17元以下受到我的启发,买入博瑞,并获得大利的人,说过哪怕半句感谢我的话。原因可能一是很少有人做到,二是如果做到,说明这人本身有过人之处,他必然认为是其自身因素,导致了这巨大成功,而我,无非一个可有可无的背影,不足以回忆。

但是,我多次在网络上遇到,28元或30元买入博瑞,深套后割肉,跑来骂我的人。仿佛他们之所以套的很深,完全只因为我一直死扛,干扰了他们的思维。


今日的陶博士,我相信会遇到相似的困境。其实很少会有人在70元以下买入金牌出柜,甚至100元以下买入的人也不多。多数人可能是130元以上买入的,少数人甚至是160元以上买入。那些没有早早卖出,一直扛到现在,有的还继续扛,但却难免心中不安,有的已经割肉,损失或许惨烈。于是,陶博士在金牌出柜下跌后的坚定看多,或许成了他们借此逃避自身责任的出气筒。人性,总是在此时最恶劣,有意无意地把错误归结为别人,而非自己,是每个人在人性深处的顽石。


绝大多数投资者,其实都是不适合长线投资的。因为能接受盈利的人很多,但能接受亏损的人很少。而长线投资,恰恰需要有一颗特别坚强的忍受亏损的心。这和是否做价值投资无关,而只和你的心性有关。许多人以为他懂得价值投资了,就能做长线了,其实是错的。因为无论你是否是价值投资,你只要做长线,都迟早遇到这样深度的回撤。而能够把这种回撤视为云淡风轻的人,永远是少数。

许多人以为做长线最难得的是耐心。但其实,我在此刻告诉你们,最难得的不是耐心,而是强大的意志力、坚定的自信心。因为这后二者,是比耐心更稀少的品质。

因此,我从来不劝任何人做长线。


一不小心,这篇文章写得比较长,我还有事,决定戛然而止。此刻我看着窗外,天空中有一种忧伤的颜色,那是烟灰色的云,浮游在成都上空。


2018年5月28日,雷立刚





赞赏是对作者劳动的支持

不赞赏,但转发,

也是一种对劳动的认可

谢谢朋友们的认可和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