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
关于印发《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
此技术指南的发布对
VOCs在线监测治理的设备供应商
具有巨大的技术指导/要求作用,相关企业需要仔细阅读技术要求。其实,本技术指南生态环境部早在2019年4月1日就已经发布
征求意见稿
:
以及对应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案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3-2018)》在2019年7月1日已经实施
!
VOCs在线监测设备制造商及企业用户的EHS部门需要阅读,了解VOCs在线监测的设备制造、安装及运维管理乃至数据上报等要求,确保合规性。
附: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
全文: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
( 试 行 )
为规范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即FID)进行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制定本指南。
一、安装建设要求
(一)系统组成
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以下简称NMHC-CEMS)由非甲烷总烃监测单元和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
NMHC-CEMS应当实现测量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烟气参数(温度、压力、流速或流量、湿度等),同时计算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量,显示(可支持打印)和记录各种数据和参数,形成相关图表,并通过数据、图文等方式传输至管理部门等功能。
进入NMHC-CEMS燃烧(焚烧、氧化)装置,需要补充空气进行燃烧、氧化反应的废气,还应实现同时测量含氧量的要求。
含氧量参与污染物折算浓度计算的,应按排放标准要求换算为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
利用锅炉、工业炉窑、固体废物焚烧炉焚烧处理有机废气的,烟气基准含氧量按其排放标准规定执行。
(二)技术性能要求
满足《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3)中技术要求。
(三)监测站房要求
满足《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中关于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监测站房的要求。
若采用氢气钢瓶作为工作气源的,则应在监测站房内安装氢气报警器,站房外张贴显著的防火标识,同时应按照《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 3836.1)中相关规定配备防爆等安全设施。
(四)安装位置要求
满足HJ 75中关于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安装位置的要求。
设置采样或监测平台时,应易于人员和监测仪器到达,当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面高度≥2m的位置时,应有通往平台的斜梯,宽度应≥0.9m,有条件的可采用旋梯、Z字梯或升降梯等。
(五)安装施工要求
满足HJ 75中关于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安装施工要求。
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含强腐蚀性气体时,样品经过的器件或管路需选用耐腐蚀性材料。
室外部件的外壳或外罩还应至少达到《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中IP55防护等级要求。
样品传输管线应具备稳定、均匀加热和保温的功能,其加热温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加热温度值应能够在机柜或系统软件中显示查询。
二、运行管理
(一)运维人员
NMHC-CEMS运维单位应根据NMHC-CEMS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要求编制仪器运行管理规程,确定系统运行操作人员和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责。
运维人员应当熟练掌握NMHC-CEMS的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巡检和维护
NMHC-CEMS日常运行管理应包括日常巡检和日常维护保养,应满足HJ 75中日常巡检和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要求,运维人员应对NMHC-CEMS开展定期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按照HJ 75附录G中表格形式做定期维护记录。
定期维护应做到:
1.对于使用氢气钢瓶的,每周巡检钢瓶气的压力并记录,有条件的应做到一用一备;
2.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氢气发生器变色硅胶的变色情况,超过2/3变色更换变色硅胶;
3.对于使用氢气发生器的,应按其说明书规定,定期检查氢气压力、氢气发生器电解液等,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定期添加纯净水;
4.至少每周检查一次除烃装置温度是否保持在350℃以上;
5.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出峰时间与标准谱图一致性情况是否符合仪器使用手册要求;
6.至少每月检查一次燃烧气连接管路的气密性,NMHC-CEMS 的过滤器、采样管路的结灰情况,若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维护;
7.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零气发生器中的活性炭和一氧化氮氧化剂,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更换;
8.使用催化氧化装置的NMHC-CEMS 每年用丙烷标气检验一次转化效率,保证丙烷转化效率在90%以上,否则需更换催化氧化装置;
9.更换主要部件如色谱柱、定量环时,应对分析仪进行多点校准,并记录校准数据和过程,校准数据符合技术要求并且稳定后才可投入运行。
(三)定期校准
定期校准应满足HJ 75中定期校准的相关要求。
按照HJ 75附录G中表格形式填写定期校准记录。
(四)质量保证
日常运行质量保证是保障NMHC-CEMS正常稳定运行、持续提供有质量保证监测数据的必要手段。
当NMHC-CEMS不能满足技术指标而失控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应缩短下一次校准、维护和校验的间隔时间。
(五)其他
考虑到涉及非甲烷总烃排放现场易燃易爆情况较多,日常运行管理中应遵照安全生产有关要求。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应满足HJ 75中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的相关要求。
三、数据审核和处理
(一)数据审核
参照HJ 75中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即CEMS)数据审核相关要求开展数据审核,并按照CEMS数据无效时间段相关要求进行无效时间段的数据处理。
(二)数据记录与报表
参照HJ 75附录D、HJ 1013附录A等表格形式记录监测结果,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定期将NMHC-CEMS监测数据,上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报表中应给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累计排放量、参与统计的样本数等相关信息。
四、其他
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测量的系统可参照本技术指南执行。
有关技术性能、监测站房、系统安装和校准维护等方面的具体指标要求,将在相关标准规范中予以详细规定。
来源:生态环境部
免责声明:
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及单位/个人投稿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长按自动扫码,加入VOCs减排工作站微信群聊大家庭
好文推荐(部分):
VOCs治理技术|行业(一):焦化行业全工段VOCs末端治理解决方案
VOCs治理技术|行业(二):煤化工行业甲醇储罐冷凝回收及蒸汽平衡系统解决方案
VOCs治理技术|行业(三):医药行业活性炭纤维吸附-蒸汽脱附回收甲苯工程实例
VOCs治理技术|行业(四):焦化行业VOCs治理市场分布解析
VOCs治理技术|行业(五):活性炭纤维吸脱附回收某化工企业车间废气中甲苯工程实例
VOCs治理技术|行业(六):国内制药工业VOCs治理标准及排放限值对比汇总
VOCs治理技术|行业(七):煤化工甲醇拱顶罐VOCs治理——甲醇三级冷凝回收
VOCs治理技术|行业(八):化工企业精馏塔VOCs逸散解决方案
VOCs治理技术|行业(九):煤化工行业储罐区VOCs治理项目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
VOCs治理技术|行业(十):焦化行业VOCs排放点位分类、污染物种类及排放特点
VOCs治理技术|行业(十一):半导体行业VOCs治理解决方案
VOCs治理技术|行业(十二):焦化行业VOCs逸散点废气收集方式
VOCs治理技术|行业(十三):医药化工涉VOCs废气主要来源及排放特点
VOCs治理技术 |行业(十四):焦化VOCs负压处理技术及存在问题
VOCs治理技术 |行业(十五):焦化VOCs负压治理技术解决方案
VOCs开放式技术讨论会(一):装卸、储运过程VOCs废气回收关键技术及安全防爆措施
VOCs开放式技术讨论会(二):等离子技术应用乱象及关键问题解析
VOCs冷凝回收撬装设备:国家标准对正压通风型防爆安全性的定性解析
污水池逸散的VOCs治理(一):反吊膜加盖方式的钢支撑及其结构特点
污水池逸散的VOCs治理(二):5种常见加盖废气收集方式对比解析
污水池逸散的VOCs治理(三):玻璃钢+反吊膜加盖后生物法设计实例
污水池逸散的VOCs治理(四):污水池臭气风量的核算
零基础入门VOCs治理工艺设计(1)——排风量计算
零基础入门VOCs治理工艺设计(2)——技术路线选择
零基础入门
VOCs治理工艺设计(3)——吸附法设计及几个注意点
零基础入门VOCs治理工艺设计(4)——催化法工艺计算
零基础入门VOCs治理工艺设计(5)——管道设计和风机选型
化工VOCs核算(一) |冷却塔部分:核算方法解析、对比及实例计算
化工VOCs核算(二) |污水处理站部分:核算方法解析、对比及实例计算
化工VOCs核算
(三) |设备动静密封点部分:核算方法及LDAR软件开发建议
化工VOCs核算(四) |储罐部分:固定顶罐大小呼吸核算方法及细节解析
化工VOCs核算(五) |储罐部分:浮顶罐核算步骤及排放控制措施
化工VOCs核算(六) |用Tank4.09核算罐区VOCs无组织排放量
VOCs治理技术“痛点”专题(一)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VOCs的技术“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