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向婆婆的食物囤积癖开战,我拯救了冰箱和生活 ·  12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从小被古文喂大的孩子,原来都是“学霸体质” ·  12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胡吃海塞的春节后,不出意外需要喝点熟普了 ·  21 小时前  
新周刊  ·  为什么很多人最后跟初高中同学结婚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元气袁姗姗VS丧宅吴昕:你的习惯有多可怕?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2-02 20:30

正文

作者:七天路过

来源:天天成长研习社

ID:taocituzi77


01


周末闲来无事,追了《我家那闺女》,一开始关注这个节目,是在微博里看到了吴昕的崩溃大哭。


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名气也算比较大了,原以为他们过得是各种攒局,通告满天飞的日子,没想到宅在家里的吴昕,跟普通的小女孩没什么差别。


外卖点的麻辣烫,睡不着了也会拼乐高,在家里习惯葛优躺。


虽然觉得很亲近但总归透露着一点丧丧的气息,怎么说呢,有点沉重。


尤其是在跟好朋友沈凌聊到自己的工作时,因为节目被砍又哭了起来,觉得自己依旧做的不够好。



在演播室里的爸爸们都觉得有点不适应。播完吴昕的片段后,现场没有一个人说话。第一个开口的,是吴昕爸爸。他没有哭,反而尴尬地笑了: 看得好沉重啊。


但是画面转到其他人那里就比较轻松,袁姗姗作为娱乐圈第一波遭遇网络暴力,又靠马甲线逆袭女王的艺人,跑步健身听英语,不管是不是摆拍,还挺像样儿的。


傅园慧和何雯娜作为专业运动员,也在自律的锻炼中保持着好心态和好体态。


我看综艺节目时,除了节目本身的走向,我越来越喜欢观察每个人的日常习惯和行为。


比如在韩版《heart signal》中除了看女一女二争抢男四的三角恋,我更喜欢看后入场的女四金蔷薇小姐姐在大家都还在熟睡的时候默默在客厅练瑜伽。



她可能是在大家的感情都几乎尘埃落定时才进来的“友情出演”,但是她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是散发着光芒的绝对主角。


从微小的习惯就能看出来她的自律,有清晰的自知之明,知道如何审时度势,也是这一季节目中,我觉得最可惜的小姐姐。


02


不知道为什么,过了25岁之后,我对于状态不掉线,无论从情绪还是身材上随时hold住的人,都报以敬畏之心。


对自己快准狠的人,但凡是她想要的,大概率都能做到能力以内的最好,所以不可小觑。


在这一点上,我佩服的是艺人是孙俪。


为什么她总是看起来能量满满?


为什么她的皮肤那么嫩那么红润?


为什么她总是看起来准备好了?


我想还是因为她足够自律,也足够坚持。


身材hold住,没有产后发胖,颜值能打,演起小芈月也并不突兀。


孙俪似乎只接精品戏,从《甄嬛传》之后连着生了两个孩子,但依旧没有脱离大家的视线,生完儿子后接了《辣妈正传》顺便拿了个奖,然后又靠着《芈月传》和《那年花开月正圆》霸屏。


就是无论给她什么,她都接得住。


这种“接得住”看似是一种运气,比如每次时机都赶得挺好的,但这种运气里也是一种底气。


但凡她当时身材走样,或者脸上胶原蛋白流失找不到那种少女感,以市场和流量为导向的资方必然也会以收视率作为目标去衡量会不会换人。


可是她的状态总是让人觉得靠谱,长着一张稳妥的脸。


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信心在握。


别人问起来的时候?她总是淡定自如的说:


一是守身,孙俪一直通过瑜伽和运动来让自己保持满满活力和苗条身材;


二是守心,女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什么时候干什 么事。


养生和健身是她在微博上让大家最深刻的印象。



每星期和闺蜜雷打不动的两堂瑜伽课,还经常和等等和妹妹一起在家练习,用运动增进感情。


她还十分喜欢普拉提,发博称“像是肌肉,骨骼的自愈疗法,很爽,值得尝试,为了健康,动起来! ”


03


我跟朋友讨论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边喊要减肥一边又对美食趋之若鹜的状态。


还是因为—— 强大的习惯。


就是在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美食想去吃的时候,并不就是说我们现在真的很饿。而是我们的大脑中有这样一个记忆回路。


当我们看到时,大脑就会开始预期这种食物,甚至你不觉得饿,你也会有这种预期。我们的大脑对它们有渴求:一吃下去,渴求感得到满足,我就突然有了一阵愉悦感。这有些让人丢脸,但习惯就是这样工作的。


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作者讲述了我们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


也就是大多数状态下我们吃的食物和做的决策,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根据习惯在大脑里的记忆回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们因为习惯而提高了生活的效率,但也因为某些习惯,不断地停留在舒适区。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如何养成好的习惯:


第一,找出一种简单又明显的暗示。在这种暗示下做出行动。


第二,清楚地说明行动后有哪些奖赏。


也就是说我们更青睐于美食,而不喜欢健身,就是因为选择美食的奖赏是及时反馈的,比如饱口腹之欲,获得味觉的满足。但是健身的反馈很慢,很难一下子看到效果。


但同时作者又提到: 如果想做出改变,就不要妄想改掉原来的旧习惯,而是要找到一种方式,养成新习惯。


也就是把你必须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但要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


想多多锻炼?可以先选择一个暗示(比如每次一醒来就去健身房),然后找一个奖赏(比如每次健身后来一杯奶昔)。想想奶昔或者你会感觉到身体里涌出的内啡肽。让自己去预期奖赏的出现,最终,这种渴求会让你每天更想去健身。


在养成习惯的方法上,作者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一个是找到核心习惯。


想要作出改变,重要的并不是在新的一年立下多少flag,而是找到flag中最重要的一项。


核心习惯通过创造一个构架,能促使其他习惯得以形成。


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


第二个是建立小成功。


集中在小成功上,并用它们来激发精神。慢慢地就会将小目标变成了惯常行为。而每个大目标都是小目标的一连贯过程。


在养成习惯的道路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地得到正向反馈和奖赏,我们内心的暗示才能不断尝到“甜头”并且持续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