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玲
,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
话剧代表作品:
《阳台》饰演张秀芝、《向上走,向下走》饰演腊梅、《雷人晚餐》饰演玛荷兰、《骆驼祥子》饰演虎妞、《戏台》饰演六姨太;
音乐剧代表作品:
《绯闻绯闻》饰演秘书珍妮、《长河》饰演孟河(
B
组)与书童、《歌星与猩猩》饰演安琪儿、《弘一法师》饰演李萍乡;
电影作品:
《用心跳》饰演小伶、玲玲。
艳阳高照的午后,当我如约走进国家话剧院咖啡馆,远远地看到一个白皙女孩独坐一角静静地品茶,给人一种时光静好的感觉。那一刻,我竟不忍上前,唯恐破坏了这份静谧。
生活中的
郎玲
,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偏安静的女孩,喜欢音乐和到自然中去。对她来说,即使热爱表演和舞台,演员的工作也不会成为生活的全部。一年中能够出演几部话剧,业余时间尽可能地去学习各种艺术来丰富自己,闲暇时间去各地旅游并品尝当地美食,这便是她理想中的生活模样。
而相
较于电子书,
郎玲
更喜欢纸质阅读,她说这样在看书的过程中才可以隐隐闻到书的味道。她尤其喜欢
余秋雨
老师写的散文诗,她说他的诗里充满了浪漫的因子,他的毛笔字也渗透着先生的高雅情操,而每次听秋雨老师讲城市文化,就会跟随先生的思绪尽情畅想我国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
聊天中,我们还吐槽现在的生活被电子产品霸占了太多时间,大家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少,工作之余也越来越少说话。所以,她总是很珍惜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光,喜欢和朋友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与苦闷。采访中,情感细腻的郎玲,总是表达着对过往师友的感恩,因为有他们的陪伴,成长道路上总是感觉那么温暖。
事实上,这个来自东北的姑娘,骨子里也有一股不服输的
韧劲
。每当提起家乡,她就会想起那黑黝黝的土地以及那沃土滋养出的丰富物产,还会想起家乡人民的热情与朴实。她说,东北四季分明,该冷的时候就冷,该热的时候就热,而她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养成了爱憎分明的性格,因为喜欢就会努力追求。所以,她喜欢表演,喜欢话剧,便愿意像海绵一样努力吸收各种艺术的营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生活中的
郎玲
身材高挑,外表安静甜美,活成了自然的模样;舞台上的她则张牙舞爪、古灵精怪,为我们成功塑造了多个泼辣的悍妇形象。无论是
《骆驼祥子》
里的
虎妞
、
《阳台》
中的
张秀芝
,还是
《向上走向下走
》中的
小保姆腊梅
,以及
《戏台
》中的
六姨太
,她塑造的角色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在上戏读书的时候,
郎玲
就很少演本色我的角色。当时老师说,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当你刚学表演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能够演出哪些角色,所以就经常让他们不断尝试各种角色。在郎玲看来,
能够塑造不同的角色,就是演员的魅力
。而她能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不同的自己,尝试并创造了各种可能,除了要感谢上戏老师对自己潜力的发掘与培养外,还得益于自己很幸运地遇见了
陈佩斯
老师,并跟着他学习了六七年的喜剧表演。
《骆驼祥子》剧照
从上戏毕业后,
郎玲
就成为了
国家话剧院
的一名青年演员,随后便遇见了
陈佩斯
老师。
她说国家话剧院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舞台,佩斯老师则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机会。
自2
011年至今,她与陈佩斯老师先后合作了
《雷人晚餐
》
、
《阳台》
(青春版)、
《戏台》
三部话剧。在排戏过程中,陈老师会耐心给她指导问题,而她会认真观摩陈老师是如何演话剧,如何执导话剧的。在谈起陈佩斯老师时,郎玲毫不掩饰自己对陈老师的尊敬与感动:
在遇到佩斯老师之前,我对喜剧并没有什么概念,就是看过小品和情景喜剧。通过跟他合作以及看周星驰喜剧,我才感受到喜剧很难,创作过程真得很艰难。
陈佩斯老师的喜剧是严格的结构型喜剧,举个例子,就像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环环紧扣。技术技巧要反复的推敲、练习,更要求演员具备良好的节奏感觉!
每一个喜剧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在里面,就是笑里含泪,所以在排练的过程中,佩斯老师就会要求你有一个冷静
的头脑
,跳出来去分析很多东西,包括在舞台呈现上你与观众的关系。
合作中,陈老师给了我绝对的信任,我也就只想把戏演好。
如果用两个字来评价佩斯老师,那就是讲究。
《戏台》剧照
正所谓
"人伴贤良品自高”
,采访中,郎玲说自己身边一直有让自己学习的榜样。上戏读书时,学校为他们配备了非常优秀的老师,当时他们每天早晨五六点就要起床练晨功,而老师们不仅要陪他们起晨功,周末还会来学校看他们有没有在教室好好排练。
进入国家话剧院后,
郎玲
参演的第一部话剧就是
雷恪生
老师主演的
《这是最后的斗争》。
虽然这个戏已经很成熟,但是这些老艺术家仍然会认真对待每一场戏,演出前坚持上台对戏,演出结束后会认真总结:
佩斯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前辈会告诉你很多他们曾走过的弯路,给你指导,让你从中吸取精华。等于是,你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往前走,所以能够遇到这么多好的老师前辈,我很开心,也很幸运
。
我身边的这些艺术家身上有
一个共同点
就
是工作上非常认真、勤奋,
他们身体力行地告诉你他们的工作方式与要求。要知道他们已经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取得了成就,还会严格要求自己,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向上走,向下走》剧照
谈起学习,
郎玲
非常幽默地说
既然自己现在还没有达到读万卷书,那就行万里路吧
。说到这里,我们便聊起了她主演的一个讲述北漂故事的话剧
《向上走,向下走》
。自2013年接触这个戏,郎玲至今已经跟着剧组在全国各基层演出超过了200多场:
我们《向上走,向下走》真的是不停地走,我们去了好多地方演出,新疆、西藏、延安、古田、西柏坡等等。还有很多地方我们都没太听说过,有的甚至在深山里,可能是这辈子都不太会去的地方。那时,我们心里抱着满满的疑问会有人来看话剧吗?但是最后台下都会坐满观众,每场演出观众人数都很多,有一次我们去湖南长沙演出是在一个体育馆里,足足有六千观众,演出结束后他们都特别喜欢,笑得很灿烂。
我们去的很多地方都没有话剧演出,更不会有专门的剧场。你会看到当地的人们虽然工作生活条件不好,但他们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工作和梦想。
虽然说我们是艺术下基层、进校园,给他们带去温暖,但其实对我来说收获更多,我能更强烈地感受到那些观众的快乐,他们很直接很简单,会唤起我最初的情感,让我对生活更加敏感。
不仅如此,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去演出,都可以去了解当地人的饮食生活及背后的文化,这些都是我需要去吸取的东西。每次外出演出,我都能看到很多东西,学到很多东西,给了我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机会,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很开心。
《向上走,向下走》剧照
当我问起,在慰问演出的过程中,那些没有看过话剧的老乡能否接受这个戏时,
郎玲
眼睛里闪过自豪的光芒,肯定地说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戏,完全没有理解上的障碍。即使当初去西藏演出,当地的藏民也将剧中的人物关系与情感理解得很透彻。
因为这是一个情感的戏,而情感的表达有时未必需要语言,肢体的表达更直接:
我们这个戏讲的故事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有亲情、爱情和友情,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会从这个戏中获得不同的感触,老少皆宜。
同时,剧中也讲了异乡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来到陌生的城市工作。
在这个戏中,大家其实都是漂泊的,内心都很孤独,又不能展现自己孤独的一面,要让自己变得坚强起来,这就会掩藏自己很多内心的东西。
正如我们戏中那首《大话西游》的歌,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至尊宝,男孩心里都有一个紫霞仙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看到这个话剧,会让你联想到很多东西,这个戏下基层去演出也不会有任何障碍。
《向上走,向下走》剧照
说到这里,
郎玲
有些腼腆地回忆自己当初读完这个剧本时,因为被剧中人物的真情打动竟然忍不住哭了。剧中,郎玲扮演的是保姆
腊梅
,
一个看似泼辣、刻薄甚至有些虚荣,实则善良执着、充满光环的年轻女孩。
刀子嘴豆腐心,可以说是对腊梅最好的形容。腊梅对保安由讨厌到喜欢的变化,可以说是该剧的一大亮点和笑点,而她对保安的喜欢与执着又让观众为之感动,为她真诚中透着的那股子傻气落泪:
《向上走,向下走》这个戏,我很喜欢里面人物的脚踏实地,虽然有幻想,但最后还是踏踏实实地生活。腊梅想要让保安喜欢上她,认清自己的感情后,她就毫不计较地去付出,很单纯也很认真,这是她的可爱之处。
我塑造每个角色,都会找到她们身上好的一面,比如《阳台》中我扮演的张秀芝,她性格泼辣,但很爱自己的老公。再比如《骆驼祥子》中虎妞对祥子很执着,很多事情她都计划得很好,但事情并没有按照她的计划去发展。再说《戏台》中的六姨太,做事情好像傻兮兮的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但她表现出来了一种痴迷,她喜欢的是楚霸王这样一个英雄形象,并为之疯狂,但并不一定是痴迷那个演楚霸王的人。
所有人对美好的事物都有一种向往,只是因为某些因素阻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