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融合创新三个领域
(1)大众消费领域,提升北斗应用普及率。试点城市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共享出行、低空应用无人机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研制和生产北斗产品。(2)工业制造领域,加速北斗行业应用赋能。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全面扩大重点营运车辆、公共领域车辆、商用车和乘用车北斗搭载比例。(3)融合创新领域,不断挖掘“北斗+”应用新场景,催生新的经济形态。
消费&工业等领域北三渗透率提升将带来较大硬件+服务市场需求
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5362亿元人民币(YoY+7.09%),其中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的产值达3751亿元。北斗系统主要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等行业,但大众消费领域具有产品规模大、辐射作用强的特点,是扩大北斗应用规模&提高应用普及率重要领域。我们认为,北斗规模化应用试点将进一步拓宽北斗系统应用场景,推动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市场的需求增长。
政策大力推动,首次明确量化目标及试点时限
政策端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此前工信部已多次发文推进北斗产业化。但《通知》首次明确量化目标及试点时限:(1)试点城市需按要求填报《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可操作、可实现、可量化目标;(2)试点工作为期2年,期满后工信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验收。因此,我们判断本次试点具有强制性及迫切性。
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测算。在国计民生重点行业领域,预计2025年北斗将在交通运输、公安、能源、应急、自然资源实现全面覆盖;在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兼容应用覆盖率预计达到90%以上。在国际市场,北斗系统已获得民航、海事、应急搜救等国际组织的认可,2023 年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