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安街知事
提供靠谱的政事分析,解读注意不到的新闻细节,脑补有趣有料的政治常识。一群接近核心的小编,给你提供走心的时政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中国美,才是最顶的!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可爱经济”,为啥火了? ·  3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收了李铁100万的他,今天判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安街知事

开国将军赞叹:习主席训练抓得好!

长安街知事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2-16 16:52

正文


撰文|刘柳

又一位开国将军离开了我们。2月10日,开国少将、军委炮兵学院原政委廖鼎琳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

廖将军16岁就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第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功勋赫赫。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志愿军装甲兵指挥部政委、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国防科工委训练基地政委、军委炮兵学院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老将军一直关心国防事业和军队的发展。2015年,百岁高龄的他接受《解放军报》采访就表示:“现在不打仗,训练场就是和平年代的战场。设计训练,就是设计战争。”


“习主席抓训练抓得好!”廖鼎琳感慨地说,在习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全军和武警部队深入贯彻中央军委《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全面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变革之深、力度之大、标准之高、要求之严,令他印象深刻。2014年,多达200余场旅团规模以上的实兵演习,更令他非常振奋。


“战场上见真功”,是廖老常挂在嘴边的话。历经战火洗礼,他对提高实战能力有着深刻的理解。


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红军装备差、力量弱,靠运动战消灭敌人。”老将军回忆说,那时候一天不是打仗就是走路,牵着敌人的鼻子翻山越岭,找到机会就狠狠给敌人一下。


长征到达陕北后,廖鼎琳进入抗大学习军事、文化,随后走上了抗日前线,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冀中抗战时期是廖鼎琳经历的最为艰苦的岁月,日军疯狂“扫荡”,八路军化整为零,有时候一天两三次战斗,打了成百上千次仗。同在冀中战斗的妻子说:“当年他在冀中可有名了,老百姓都说老廖打仗最猾!”


“抗战打鬼子,指挥员用脑子打仗,经常打得敌人摸不着头脑。”提起那段岁月,廖鼎琳有很多“得意之作”。


1943年的麦收时节,廖鼎琳指挥战士们装作送粮的伪军,成功端掉了敌人设在安平的一个炮楼,这是八路军在冀中拔掉的第一个敌炮楼。“廖政委”名声大振,以至于他率队向北转移时一天经过好几个村子,敌人竟不敢与他们交火,“龟缩在岗楼里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走过”。


“那时候是在战争中学习打仗,一仗一仗打出来的,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廖鼎琳不仅打仗勇敢,对于提高指挥能力也颇有思考。他说“和敌人抢山头,就要快、狠,拖拖拉拉犹豫不决是要死人的;夜战奔袭,千百人悄无声息,专打敌人薄弱环节,指挥不当暴露目标就有被反包围的危险……打仗行不行一目了然,不符合实战要求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善于打仗的廖鼎琳同样善于做政治工作。1949年9月,国民党董其武部队在绥远起义,廖鼎琳参加起义部队的教育和改造工作。在他的“帮助”下,一位“潜伏”的起义将领把国民党的“卧底”阴谋和盘托出,并和他成为了真正的战友和知心朋友。后来,廖鼎琳还带领这支起义部队跨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再立新功。


“不打仗了,‘和平积习’就会慢慢滋生,必须下大力气根治。”在强军路上,我们应牢记这位廖鼎琳将军生前的殷殷嘱托:“训练是和平时期提升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我军实战化训练一定要实而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