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强化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建立了风险评估和执法检查
“
双支柱
”
反洗钱监管体制,2020年对614家
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
反洗钱义务机构开展了专项和综合执法检查,依法完成对537家义务机构的行政处罚,处罚金额5.26亿元,处罚违规个人1000人,处罚金额2468万元。
在促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方面主要着重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导义务机构加强反洗钱履职能力,配合好侦查、司法机关查询、冻结、扣划有关资金交易工作。
人民银行持续贯彻“强监管”理念,督促义务机构履行好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职责,采取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以便及时、准确地协助侦查、司法机关完成资金交易查询、冻结、扣划等工作。
二是在反洗钱执法检查中发现并移送洗钱和相关犯罪线索。
近年来,人民银行先后通过编制执法检查手册、应用数据技术分析工具等方式,提升反洗钱监管队伍的执法检查能力,在对义务机构开展执法检查时,除了对合规性义务查深查透,还结合相关交易特征,深入挖掘涉及洗钱犯罪的相关线索,并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
三是指导金融机构根据侦查、司法机关信息开展风险自评估,完善洗钱风险管理。
2021年初,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发布了《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指引》,专门强调金融机构在开展风险自评估工作时,可将“接受司法机关刑事查询、冻结、扣划和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查询、冻结、扣划”作为风险自评估因素,并针对发现的高风险领域合理配置反洗钱资源,提升“风险为本”工作能力。
四是根据已有的案件信息开展倒查。
人民银行积极运用司法机关已经宣判的洗钱案件信息,以案件为导向回溯查看义务机构反洗钱履职是否到位,针对性发现义务机构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追责处罚。以这次发布的雷某、李某洗钱案为例,侦查、司法机关准确认定了犯罪分子掩饰隐瞒非法资金的多种手段并将其绳之于法,人民银行据此对涉事金融机构反洗钱履职不当的情形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