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ucture Finance Institute
●
专注宏观对冲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要为新年写一篇小广告。
欢迎来到2019!
2018年足可定义为中国年,戊戌再变法及其伴生的明斯基时刻——尽管人们对改革的深度和明斯基冲击的烈度似乎都不甚满意,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不满意是相对称的,你不可能只要改革而不要明斯基。
现在我们愈加清楚的看到,全球本位资产负债表的湮灭,已呈中期趋势。
尽管我们并不习惯,但这是中国作为自变量对现代历史构成系统性冲击的一个起点,而且为接下来全球范围内的深刻波动做好了准备。就像一场遥远的地震,震源在东八区,震中却在西时区。这场大地震的征兆早在2011年就已展现,2015年的巴黎枪声再次发出警示,2018年11月的“黄背心运动”,我们终于还是听到了财政巨石断裂的声音:砰。
而所谓“贸易战”只是地震波的导体,而且是最低级别的。当贸易战逐渐不再是一个问题,另一个更高级别的问题取而代之:货币战争。以华为事件为标志。
“
法国11月革命
”
(或许这样定义并不为过)
与华为事件同时发生。至此,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大动荡大变局无可避免——当然,人类具有自我毁灭的天赋与动力——中美的双边冲突,终究还是向全球多边冲突演进,全球产业乃至主权层面的广泛的供给侧竞争与洗牌终究不可避免。
我们如何定义这场地震?从政治学而非历史学的角度,或许这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历史的终结”。显然,“
普遍历史
”——由黑格尔提出的“人之为人”的意识形态竞争史——
并未终结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也并未终结于福山的布尔乔亚式的自由民主社会,而是终结于“劳动工具”本身——信息技术。
历史的奇点正在到来。“自由”和“平等”在信息技术世界——就像电影《湮灭》中的那个挥之不去的那团“闪光”——得以兼容及互相承认,尼采意义上的“末人”(der letzte Mensch
)
的世界似乎
正在到来。而民主政体及其“
敌人
”——即便是所谓“中国模式”——的支柱正在被颠覆或消解:现代民族国家、独立选举权、政教分离。即便我们试图对信息技术这头怪兽加以控制,正如华为事件的标志性意义那般,也只会造成对既有政治经济体系的“倒车式”二次碾压。这即是技术之创造性毁灭。
一切都需要重组。历史终结处,文明重生时。
或许我们还没有习惯“后历史”的历史,而仍然笼罩在现代性的乡愁之中,抑郁,对抗。尤其是,中国人对中国本身的评估,深陷悲观,
对大萧条的恐惧或许成了最大的泡沫
。
但是,内忧与外患是个动态平衡机制,2018年的自我毁灭与2019年的自我创造同样是动态平衡的。
固然,明年全球或有“惊涛骇浪”,内生创造性不灭,中国依然可能是那艘经济意义上的“诺亚方舟”。
星星之火,与人为善,可以燎原。
2018无须再提,人世已多风雨。欢迎来到2019,生活仍在继续。
敬启者:
我们定于元旦节,于浙江宁波举行MFI2019年(第五届)年会。本届年会将主要围绕如下三大命题展开:
•
中国宏观与大类资产
•
全球体系下的中国房地产周期
•
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结构与风险
欢迎有缘的朋友联络报名:
牛野 电话/微信:18814360639
郑东风 电话/微信:15021711533
谨此奉邀!
MACRUCTURE FINANCE INSTITUTE
201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