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观察sctv  ·  超了!今日或将登顶!贾玲最新发声→ ·  昨天  
河南日报  ·  95.10亿元!创造新纪录!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破100亿!成都全国第三! ·  3 天前  
成都日报  ·  破100亿!成都全国第三! ·  3 天前  
安徽商报  ·  刚刚,100亿,全球第一! ·  3 天前  
安徽商报  ·  刚刚,100亿,全球第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直击白玉兰】国产综艺能否靠传统文化翻盘?听听七大卫视制作人怎么说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6-14 18:00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网剧帮 " 与互联网影视人在一起

【每一条微信直击网络影视产业】

如果说抄袭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那么国产综艺算是“常柱”嘉宾了,常言道,知耻而后勇,特别是观众对于盗版综艺的抵触情绪日益增大,扯下遮羞布加大原创力度对于国产综艺来说迫在眉睫。

今年四月,《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声临其境》突围挺进戛纳电影节,让人们看到了原创文化类综艺崛起的一线希望,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广电总局便已经出台各项政策,鼓励从业人员进行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原创节目模式创作。

6月12日,“文化自信 初心不变—中国原创综艺论坛”乘着白玉兰电视节的东风开讲,来自于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总导演 田梅、 SMG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 李逸、 北京卫视中心主任 马宏、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助理 姚译添、 湖南卫视《声临其境》总导演 徐晴、 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 张烨镝 ,以及阿里大文娱优酷的资深制片人 宋秉华 就如何推广中国优秀原创节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文化软实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观点一

过度强调做“有自信的中国文化”综艺,是否会“被标签”,对创造力产生极大的束缚?

最标准的答案 @东方卫视李逸: 传统文化的本质不可改变,但选择用怎样的创新方式讲述故事是我们的方向。

最有态度的答案 @浙江卫视姚译添: 可能大家认为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要贴上武术或是京剧标签,但我认为文化元素更多的是能够为创作者带来灵感,爱国,爱自己,尊重每个人的成长,展现自己国家的文化其实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中国可以展现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们不需要标签。

最客观的答案 @湖南卫视徐晴: 标签需要看是谁贴的,是创作者自己贴的还是观众贴的,如果是观众我们要欣然接受,这其中也有一个困境,对于《声临其境》来说,当初怕不好招商我们把文化综艺四个字抹去了,但庆幸的是有演员有观众帮我们发声,说出了文化综艺的属性。

湖南卫视《声临其境》总导演徐晴

最清晰的答案 @江苏卫视张烨镝: 《摔跤吧,爸爸》也有标签,但是为什么观众能忘记它的标签并为它埋单,因为内容,所以我们电视应该知道什么值得我们做,我们应该做什么。

观点二

是不是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就应该是《经典咏流传》,应该是《中国诗词大会》?如果说我们一定要在文化的价值上加上中国文化四个字,应该如何理解中国文化?要不要向传统致敬向经典致敬?

MVP @优酷宋秉华: 互联网史无前例的尊重观众的认知感受,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史无前例的不尊重制作人,我们坐在这里谈文化其实有些自说自话,我觉得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民自发选择的文化,他们选择我们、接受我们,我们才能跟他们进一步沟通,简单说就是用户是中心,用户是年轻人,我们就要用年轻导演,要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一种不装x的姿态讲问题,只有在跟他们沟通后,我们才能创作出好东西。

观点三

今天的这些原创综艺,与其说是原创,不如说是这么多年来,借鉴、购买、甚至是“模仿”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奔跑吧》导演 @浙江卫视姚译添: 我不排斥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其实所有的成功都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就是跟造房子一样,刚开始你也要去各方面参考,包括体制改革等等,其实大家都是互相借鉴互相参考。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助理、《奔跑吧》导演姚译添

但此后发展过程当中,就是对很多的技术层面,以及制作理念的精进,更多的就是要靠你自己,《奔跑吧》第四季以后就在做原创,如果没有原创与创新走不到今天,新一季跑男我们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创新,例如联合国演讲等等,观众十分认可。

只做原创节目的 @《超凡魔术师》制片人张烨镝: 在过去的30年中国抄光了韩国综艺买光了韩国综艺,是全球的第三大买家,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已经在综艺原创的道路上已经进发了,如果已经进发并且可以为世界提供借鉴,或者创造出对未来有创新性的东西来回馈世界,我想我们对得起这个时代。

我始终坚信太阳底下是没有新鲜事物的,包括韩国的综艺节目,可能20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只不过他们进行了包装。

很多节目的没落,是因为没有随着时代背景而变迁它的包装、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方式,过去很多年中国的电视存在于小作坊式的加工,而现在的电视应该是工业化、产业化。

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超凡魔术师》总制片人张烨镝

观点四

对于传统电视台来说,如何面对像优酷一样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平台?如何将年轻人拉回到电视机前?对于视频平台优酷来说,除了圈子文化以外,对于像电视台自身的一些客厅文化,又如何应对?

率先出击的 @优酷宋秉华: 我先说下我的感受,首先75%的视频网站的流量来自移动手机端,整个OTG端占据了总体流量,从小于5%增长到20%,《这就是街舞》达到了30%。我曾经思考过电视和网络电视到底差别是什么。视频网站能让观众在任一时间、任意地点观看任意电影,而有线电视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观看指定内容的限制,是电视台与视频网站的差别。

虽然网络平台来势汹汹,但是我觉得未来不会对电视台构成特别大的挑战。我认为未来五年之内,全中国所有的电视台,都会变成通过网络点播作为主要的播出形式。其核心原因是任何一个内容,当它同时有直播和点播的情况下,观看点播的人数是观看直播的人数是一百倍到一万倍区间。

阿里大文娱优酷资深制作人宋秉华

后发言的 @湖南卫视徐晴: 无论走到哪一天,节目品质是在第一位的,不管是网络视频节目还是电视节目,其实去年《中国有嘻哈》成为爆款之后,大家都对传统电视产生质疑,是不是电视的春天已经过去了?或者说电视会不会死掉?但像《声临其境》《朗读者》等这类爆款节目出现后,大家对电视还是有期待的,为什么?因为还是要用品质说话。

结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