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5
月
29
日,星期一)是中国内地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二天,但却是海外市场的正常交易日。
今天上午,离岸人民币突然再次出现大幅升值,对美元瞬间突破了
6.80
,达到了
6.7986
。下图是美元对人民币的分时图:
下图是美元对人民币离岸价的日
K
线图:
可以看出,最近几天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显著升值,幅度达到了
1.7%
以上。这在今年
1
月中旬以来,是非常罕见的。
借助国内假期,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发动突然袭击,这并不罕见。因为假期里,位于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会停止交易,不提供最新的中间价,也没有最新的“在岸价”。这时候,离岸价的想象空间就变大。
自
1994
年汇改之后,人民币的黑市价格消失,只有三种价格:
1
、官方控制的中间价(近年来不断增加市场因素);
2
、围绕中间价,可以上下波动各
2%
的“在岸价”(
CNY
),主要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认可的交易商通过交易产生;
3
、海外市场,主要是香港市场产生的人民币汇率价格,为“离岸价”(
CNH
)。
当然,如果你到银行换汇,银行还会根据“在岸价
+
手续费”给你一个实际交易的报价。
“中间价”,事实上成为最重要的价格。“在岸价”、“离岸价”犹如两只小狗,被“中间价”牵着,只是前者“狗绳长度”略短、后者略长而已。
不过,离岸价如果长期大幅偏离中间价、在岸价,也会反过来影响国内人民币的价格。
央行通过“中间价
+
正负
2%
的波动幅度”来控制在岸价;通过境外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境外人民币供求关系,来控制离岸价。
那么问题了来:为什么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显著升值,而这次离岸价的突然袭击,又有什么意图和背景?
我的看法如下:
1
、这一轮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似乎是中国央行鼓励和愿意看到的。
第一,央行一直在收紧人民币的流动性,带来市场利率的走高。
在香港等海外市场,人民币拆借利率更高,这是为了避免“海外势力”做空人民币而有意制造的局面。一般情况下,香港的人民币拆借利息是内地的
2
到
3
倍。
今天,香港离岸人民币一星期
Hibor
暴涨
550
基点至
13.4087%
,为
1
月
9
日以来新高。可见,目前香港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偏紧。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突然飙升,是有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