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刚刚,人民币被偷袭!小心经济快速下滑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29 16: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 5 29 日,星期一)是中国内地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二天,但却是海外市场的正常交易日。

今天上午,离岸人民币突然再次出现大幅升值,对美元瞬间突破了 6.80 ,达到了 6.7986 。下图是美元对人民币的分时图:


下图是美元对人民币离岸价的日 K 线图:


可以看出,最近几天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显著升值,幅度达到了 1.7% 以上。这在今年 1 月中旬以来,是非常罕见的。

借助国内假期,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发动突然袭击,这并不罕见。因为假期里,位于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会停止交易,不提供最新的中间价,也没有最新的“在岸价”。这时候,离岸价的想象空间就变大。

1994 年汇改之后,人民币的黑市价格消失,只有三种价格:

1 、官方控制的中间价(近年来不断增加市场因素);

2 、围绕中间价,可以上下波动各 2% 的“在岸价”( CNY ),主要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认可的交易商通过交易产生;

3 、海外市场,主要是香港市场产生的人民币汇率价格,为“离岸价”( CNH )。

当然,如果你到银行换汇,银行还会根据“在岸价 + 手续费”给你一个实际交易的报价。

“中间价”,事实上成为最重要的价格。“在岸价”、“离岸价”犹如两只小狗,被“中间价”牵着,只是前者“狗绳长度”略短、后者略长而已。 不过,离岸价如果长期大幅偏离中间价、在岸价,也会反过来影响国内人民币的价格。

央行通过“中间价 + 正负 2% 的波动幅度”来控制在岸价;通过境外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境外人民币供求关系,来控制离岸价。

那么问题了来:为什么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显著升值,而这次离岸价的突然袭击,又有什么意图和背景?

我的看法如下:

1 、这一轮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似乎是中国央行鼓励和愿意看到的。

第一,央行一直在收紧人民币的流动性,带来市场利率的走高。 在香港等海外市场,人民币拆借利率更高,这是为了避免“海外势力”做空人民币而有意制造的局面。一般情况下,香港的人民币拆借利息是内地的 2 3 倍。

今天,香港离岸人民币一星期 Hibor 暴涨 550 基点至 13.4087% ,为 1 9 日以来新高。可见,目前香港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偏紧。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突然飙升,是有基础的。

第二,近期央行调整了人民币中间价产生的机制,增加了“逆周期调控因子”。说穿了,就是要对美元有所升值。 因为最近特朗普新政进展颇为不顺,美元比较软,而人民币又过分盯紧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出现显著贬值,估计引起了欧洲方面的不满。

所以,通过设立神秘的“逆周期因子”,实现对美元、欧元、英镑的同步升值,避免进口顺差扩大,成为众矢之的。 另外,借机把人民币中间价产生机制的市场化因素降低,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加息、缩表。也就是说,把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的主动权抓紧。

第二,市场投机者常常会顺着监管思路,“借力打力,矫枉过正”。

你央行不是想让人民币升值吗?投机商顺势做多人民币,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让涨幅超过你想要的,他们最终赚钱,同时实现对人民币的“捧杀”。最终,这种升值将对中国的出口不利。至于外汇交易商,投机赚钱是主要的,“捧杀”和“棒杀”,手段可以随时变换。

一方面打压房地产;另一方面推动人民币升值,压缩出口增加进口。这“两手”的同时推进,将给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下滑埋下伏笔。 这固然可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但如果药量过猛、失业率上升,恐怕到时候政策还将出现新的反转。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