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华富街道的义诊摊位已准备就绪。血压测量、眼科检查、健康咨询……实践团成员与深圳市人民医院、南科大医院等7位专家联手,为环卫工人及家属提供“家门口”的免费医疗服务。
“医生,我最近总是头晕,这是怎么回事?”“我的眼睛最近很干,能帮我看看吗?”……实践团成员们耐心解答,详细检查,针对就诊问题给予专业建议并普及健康知识。
刚做完检查的李阿姨连连道谢:“平时去医院排队太麻烦,今天直接在家门口看病,太暖心了!”
据悉,本次活动累计服务超280人次,发放健康手册200余份。不少环卫工人感慨:“这些孩子不仅医术好,态度还很亲切!”“平时去医院看病要排很久的队,今天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太方便了!”……
义诊结束后,学子们戴上手套、拿起扫帚,沿街清扫落叶、清理杂物。除了传统的手动清扫外,他们
还学习操作“机械化”清扫设备,了解人工智能清扫车的运行流程、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尝试进行简单操作,亲身
感受科技如何为城市“减负”。
“传统清扫费时费力,但AI设备能精准识别垃圾,效率提升好几倍!”队员王同学感叹道。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学生们尝试远程操控设备,并与环卫工人协作完成清扫任务。
3小时的实践活动中,
大家以观察者和参与者身份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现状,
观察人工智能环卫设备的实际运行,分析环卫设备在提升城市清洁度,减少人力成本和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优势与挑战,探索智慧环卫的广阔前景。
此外,实践团的学生们还走进“城市之光”双智科创馆,近距离了解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自动驾驶技术主流框架、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产业化的社会背景以及
自动驾驶环卫车的核心技术。展厅内,无人驾驶清扫车、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等设备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随后的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创业故事与社会责任:“我们计划每年投入公益基金,联合高校为环卫工人提供长期健康支持。”这番话让学子们深受触动。临床医学本科生小林说:
“未来我想研发结合AI的医疗设备,让科技既护健康,也护环境!”
本次活动不仅为环卫群体送去健康,更架起了高校、企业与基层的桥梁。南科大医学院团委书记李琳童表示,
未来将把义诊打造成年度品牌项目,并深化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智慧医疗+环保”的创新模式。
“用专业服务社会,用科技赋能未来——这就是医学生的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既为环卫工人及其家属提供了健康咨询,也为医学院的学生提供了走出校园、接触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在应对实际问题和服务社会的青春实践中成长。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青春深圳 南方都市报 羊城晚报
编辑:朱晓芳
审核:王 珺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