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警惕!给娃用的牙膏一定不能选它!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节后刚需:不饿肚子,也能减肥?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抓住春季2大长个黄金期,做对4件事,帮娃突破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女童往返马路10次终被撞!不守规则的孩子背后,爸妈都是咋想的?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11-24 15:26

正文


01
忽视规矩,
把马路当游乐场

几天前,在云南曲靖的一条街道,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车来车往的马路中间一个小小的身影来回穿行,一趟、两趟、三趟……十趟! 路旁的母亲却没有注意到孩子危险的举动直到刺耳的刹车声传来

事发当天,一位妈妈带着3岁的女儿在路边设摊卖洋芋,妈妈忙着理货,孩子无人看管,居然玩起了在车流中横穿马路的“游戏”。


前九趟,她成功避过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其间甚至还逼停了几辆车。


然而,当小女孩跑到第十趟时,想加速穿过马路的她撞在了一辆正常行驶的白色越野车上,汽车的急刹声、孩子的哭喊声周边群众的惊叫声一起传来,这才惊醒了埋头忙碌的孩子家长……


万幸的是, 白色越野车的行驶速度较慢,撞击力不大。

经检查,小女孩双脚趾骨骨折,很庆幸, 没有生命危险。

虽然没有太严重的后果,但这样的事故 每次看到都会心痛和后怕,年幼的孩子不知危险为何物,父母虽然忙,但也需要提前跟孩子立好规矩。

忽视了规矩的重要性,让孩子把马路当游乐场,就是父母最大的失职!

适应社会生活,遵守各种规则在所难免, 而对于孩子而言,规则意识,最开始是在家中培养起来的。

但在很多家庭中,缺少的往往不是规则,而是定了不少的规矩,孩子从不执行。


02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守规矩?

首先,可能父母自己就会破坏规则。

很多父母认为,规矩嘛,那是给小孩子设立的,自己现在已经是成人了,有些规矩不必遵守也不会怎样。


比如要求孩子饭前洗手,自己却从来不洗;
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结果家长一看两边没车自己先跑过去了;
不让孩子长时间玩电子产品,自己却抱着手机不撒手……

这就是很多孩子不守规矩的原因之一,父母的规则意识就不强,单纯的把规矩强加给孩子,孩子不遵守规则自然一点不奇怪。

其次,父母会容易妥协,让规则朝令夕改。

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每天晚上必须要洗脸刷牙之后才能睡觉,到了晚上孩子已经困了,再让他洗脸,他就开始各种耍赖,实在不行就用哭闹来抗拒,这时候父母妥协了,那么第二天、第三天晚上也还是同样的场景。

父母没有按照订立的规矩严格执行,孩子就会找机会钻空子让你点头。

所以,大人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就很难推行原则。


再者,父母爱唠叨,削弱了话语的力量。

在某些事情上,父母重复的次数越多,孩子做的就会越差。

说的太多,孩子会出现心理上的惰性,同时也会产生抗拒,执行力就会变弱。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玩手机,妈妈们总是担心会对孩子的眼睛不好,同时网络上的信息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等,于是在孩子旁边总是叨唠,“你看这么长时间眼睛都瞎了”,“今天的作业写完了么”“都几点了还不去睡觉”,开始孩子还会抬头答一句,到了后面干脆头也不抬了。

所以,在提醒孩子守规矩的时候,父母应该简短、有重点且目的明确,让你的孩子感受到你的坚定,这比唠叨强得多。

第四,父母意见经常不统一,孩子不知道听谁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一定要态度统一,意见一致,否则孩子不仅迷惑,而且也会趁机钻空子。

比如妈妈精心做了孩子平常不爱吃的菜,希望孩子不要挑食偏食,但是孩子依旧不吃,这时候爸爸就说,不爱吃就算了,谁还没有个不爱吃的。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很难“守规矩”的把饭菜吃完。



03
立规矩,
家长可以这样做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这。在社会生活中,公共道德、社会秩序、交通规则等,父母们都要自觉遵守;家庭中,礼貌习惯、个人卫生、按时作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教育无他,榜样而已。

不要吝啬给孩子鼓励和表扬:
表扬和鼓励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有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对孩子微笑,点头,话语上的表扬,对某一个行为的表现表示赞同,这都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对于孩子来说,往往精神上的表扬要比物质奖励更重要。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比如家长不希望孩子长时间玩电子产品,这时候你可以转移注意力的问他,我们现在看书还是画画,或者去户外打球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