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奋进的春天丨中国经济春潮涌动开新局 ·  8 小时前  
西藏市场监管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12 小时前  
西藏市场监管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12 小时前  
中国药闻  ·  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  昨天  
网信西藏  ·  事关拉萨住房公积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对《金瓶梅》的无知是一种遗憾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9-05-26 14:02

正文



作家刘心武说, 人们可以一辈子不读《金瓶梅》,但对《金瓶梅》无知,是一种遗憾


《金瓶梅》曾享“天下第一奇书”的盛誉。世界文学界对它的评价甚至比四大名著还高!毋庸讳言,人们出于好奇而偷偷开卷,一口气读下来,整本书难忘的只有心理上的震撼。


真正深刻的洞见往往藏在亦庄亦谐的怪诞里,真正深刻的人生道理或许就在市井小民上不了台面的故事里。


从源头上来说,第一部由文人自己创作出来的长篇,竟然是我们一直没敢正眼瞧过的《金瓶梅》。


大众都把《金瓶梅》当成“淫”书,实际上,百万字的篇幅里,真正描写情色的不到4000字,堪称“被埋没的文学巨著”。

跟《金瓶梅》比起来,三国和水浒是大量取材于历史的,西游则借鉴了许多民间故事,红楼更不用说了,整整比它晚了100年才出现,而且里面写的大观园、儿女情,甚至到家族关系、豪门百态这些细节,也大都是模仿着《金瓶梅》来的。

红楼梦剧照


毛泽东更直截了当,他说,“ 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他还下达指令,要求党高级干部都必须把《金瓶梅》读至少五遍以上。

厉害归厉害,但是《金瓶梅》到底讲了些什么,值得这些聪明人读五遍?

鲁迅的答案跟他这个人一样,特别简略,就因为它是“世情书”里面最好的,“无以至上”。

而郑振铎会说的更详细一些:

“因为它是一部纯粹写实主义的小说。《红楼梦》的什么金呀、玉呀、和尚呀、道士呀,都没能脱尽一切旧套。只有《金瓶梅》是赤裸裸的绝对人性描写。”

他还会跟我们强调一下, 《金瓶梅》在我们的小说界,“仅有这一部而已。”

人生不读《金瓶梅》,就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不读《金瓶梅》,你就不会了解到:


西门庆其实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他的发达之路在现在都有借鉴意义;

《金瓶梅》堪称宫斗剧鼻祖,《甄嬛传》、《延禧攻略》都有它的影子…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些佳句都来自这本书…

然而《金瓶梅》并不好读:


它有百万字的巨大体量,相当于两部《史记》;它的语言还非常市井化,是当时明朝人的口头语,什么“扯硬弓”“坏钞”“撑头获脑”之类的,现代人看了只会一脸懵。

估计很多人都是这么被吓跑的。

为此,我们的老伙伴-三联中读特地邀请到了一位从上世纪90年代就出版了《金瓶梅》全本校注的权威学者,卜键老师,来手把手地带领我们读好《金瓶梅》。




谁要研究《金瓶梅》,都得读他的书



课程独特之处

这门课由三联和卜键老师一起精心打磨,亮点如下:



1

一书双读,节约时间



我们前面说《红楼梦》大量借鉴《金瓶梅》,但为什么一个母亲却生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女儿,《金瓶梅》到底是怎么被借鉴的呢?

卜键老师会结合两部书一起讲解,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提醒一下,他同时也是国家红楼梦研究所的所长哦。



2

知人论世,扎根明朝背景



我们常说知人论世,“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卜键老师为研究好《金瓶梅》,曾花大量时间专门研究明朝历史、社会风俗。

西门大院里的一砖一瓦、众多人物的音容服饰、以及潘金莲用来结识西门庆的工具“叉竿”,我们都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来。

我们对古人生活细节的了解,绝不再是蜻蜓点水。



3

N个人物的全面解读



在大框架之下,卜键老师还会带着我们深入情节、人物,在这一块,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颠覆性的认知。

比如西门庆在我们印象里,就是一个为非作歹的恶人。

他花心,妻妾成群,在外头还拈花惹草;

他冷血,视人死如蝇落;

他坏透了,伙同潘金莲害死武大,制造冤狱,把我们的大英雄武松关得死死的,差点就出不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