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住建部官网
自“四库一平台”正式上线后,住建部已通报100余家建企弄虚作假行为。近日,又有23家建企“踩雷”了。
原因还是同一个
,“业绩造假”!
2018年初,住建部连发了两份文件,都是针对“四库一平台”和“工程业绩”的。可以说,未来将从根源上杜绝业绩造假。
两份文件总结出来,不外乎:
1、所有工程相关业务都要通过省级平台办理,平台覆盖区域内所有市县。
2、
新建项目
的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信息自动实时采集,
不得通过信息补录
方式进入省级平台。
可以理解为,在“监管一张网”之下,对于新建工程项目,以后就不存在“业绩补录”一说了。
对于主管部门来讲,“平台”上有什么信息,就依据什么信息作出行政审批。如果因工程项目信息不完整导致的资质申请通不过,责任在企业自身;如果有虚假信息,企业的违法成本会更重,甚至会被撤销资质、禁止参与招投标。
对于企业来说,违法成本是大大增加的;同时,也是对企业守信和自律的一大考验。
目前,大多数省份的资质申报都是通过“电子化”实行的。“四库一平台”的项目库中没有满足资质标准的业绩,资质申请肯定通不过。
本来“业绩补录”已于2017年年底结束。考虑到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湖北、山东等多个省份向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请示,重新开启了“业绩补录”窗口。
接下来,针对工程业绩核查,住建部计划出台《企业业绩实地核查工作管理办法》,对现场核查行为进一步规范。
文件原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福建谦成建设有限公司等23家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的通报
建办市函﹝2018﹞47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
经查,福建谦成建设有限公司等23家建设工程企业在资质申报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建市〔2011〕200号)等规定,决定对福建谦成建设有限公司等23家建设工程企业予以通报批评,不批准其资质申请,并将其不良行为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予以公布。自本通报印发之日起1年内不受理上述企业申请该项行政许可。
附件:资质申报弄虚作假企业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8年8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