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销?
你可能(曾经)以为营销就是:
铺天盖地的广告页面
自带流量的明星代言
夸大其词的产品包装
令人疯狂的低价促销
是,但这不是「营销」的全部,也不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最根本的原因。
那到底什么才是「营销」呢?
PBL 01 用三周时间改变了我们过去片面的认知——用话术和低价刺激用户冲动消费只是我们看到的最表面的营销活动,
真正的营销策划是综合了市场环境分析、企业和产品定位、渠道选择和活动策划等各个环节的结果,而一次成功的营销就是在每个环节都做到精准打击
:
产品面临的市场大环境是什么样的?
品牌和产品体系之间如何相辅相成?
产品的目标人群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产品适合用公域流量还是私域流量?
什么营销活动能够吸引住潜在用户?
.......
但是,对每一个环节的思考都不是「套市场模型」那么简单。
如果各位还有印象,PBL 01 的全称是「
用经济学思维工具解释人的行为
」,在项目中,我们展示了
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工具分别如何解释人的决策行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经济学认为
人是理性的
,可以根据过去的、当下的、未来的全部充分信息去做出效用最大化(也就是最有利)的决策;而行为经济学则在经济科学的基础上结合了心理学理论,它认为
人是非理性的
,常常受到不完全信息和短期利益的「诱惑」(即时间偏好不一致)。
两种思维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最直接的应用便是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尤其是行为经济学,在激发人的冲动消费上被用到了极致。它们有时表现为冲击性的文字和价格,有时表现为「细水长流」的对记忆唤起的影响——你还记得「双十一」最早是个什么节日吗?所以,当学员们去尝试完成一份完整的营销策划的时候,他调动的是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大类学科的基础知识
,获得的是
对人们(包括自己)在经济活动中各种理性和不理性行为的思考,以及善于分析习以为常的现象的能力
。
当然,还有一份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
秉持着「
优秀的项目产出和不断成熟的思维习惯,我们全都要
」的理念,
本次 PBL 还提供了充分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支持,让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真实地落地推广自己的营销方案
,真刀真枪地去检验营销方案可行性和效果。
距离 PBL 01 项目开启已经过去了六周时间,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好奇大家的「外快」赚得如何。不过还不等我们做「暗访」,就有一位可爱的小萌新哭唧唧地联系了小雅,问怎么才能加入燎原,怎么才能像营销天团的小姐姐们一样,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小雅:......
经过小雅的耐
(快)
心
(乐)
了
(吃)
解
(瓜)
,终于让我们发现,在燎原竟然有这样一支神秘的营销天团,她们在血流成河的知识付费市场中,用智慧和才华为薄薄的《14 本书,带你走出迷茫》拼搏厮杀着......
以下就是小雅带来的这位小萌新的自述。#快乐小雅,在线吃瓜#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看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朋友圈,来自我昔日的大学舍友小橙子。
我登时担心她误入微商歧途,赶紧私信她,劝她回头是岸。结果没有想到,被她一通反操作,我就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从此走上「不归路」......
小橙子
:欢迎欢迎👏!这是我大学舍友,贼靠谱!我们正打算进行《14 本书》营销方案项目的第二次内部会议,来围观一下~
我
:???
行吧,来都来了,我就看你们怎么忽悠。
小橙子
:上次会上我们用
SOWT 模型
分析了产品和团队的现状,结论是,产品优势大,但受品牌影响力影响;内容付费的趋势有利,但竞争环境激励。因此,我们接下来一系列行动的终极目标是——
如何给一个市场影响力不大、无流量基础的普适性知识付费新课拉新
。然后我们各自认领了负责的模块,我负责更精确的市场调研,汤圆和虾条负责产品定位,雪糕负责渠道选择。今天我们主要汇报各模块的分析结果。
我
:等等,我们不是在搞营销吗?为什么要做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渠道选择?不是应该研究怎么让人转发朋友圈之类的吗?
小汤圆
:具体的营销活动是最后要讨论的啦。在此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清楚我们的产品要卖给谁,他们有什么需求,也就是
市场细分
(Segmentation);我们的产品能满足哪些需求,也就是
目标市场
(Targeting);我们决定满足哪部分需求,也就是
市场定位
(Positioning)。最后才是产品进入市场。
小雪糕
:就算是到了最后一步,你说的朋友圈裂变之类的营销活动也只是整个产品推销策略的 1/4——
促销
(Promotion)部分。我们还要
定价
(Price);还要准确地向目标用户传达
产品
(Product)的各类信息,比如买这课有什么用;还要考虑选择什么
渠道
(Place)以及判断各个渠道适合什么类型的营销活动。
小橙子
:她们说的还只是产品层面,在产品之上还有
战略
。如果不先了解清楚
市场的真实环境和未来趋势
,那么进入市场后就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会有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但通过提前做市场调查,可以规避掉很多风险。
我:!!!
小虾条
:姐妹留步!都听了这么久了,再听一会儿呗。
我
:行吧,那咱继续。
小橙子
:那我先讲市场调查的结果。现在知识付费市场已经归属到了内容变现的大市场之下,「知识」的概念正在被更有深度和价值的「内容」取代。以前的市场是,只要你卖的是「知识」,我就买——不管是罗列知识点,空谈大局观,技能速成,还是改变思维,市场照单全收。但是进入下半场后,
市场对产品的内容价值提出了更实际和明确的要求——稀缺、专业和服务
。稀缺是指产品提供的东西不能从网上公开获得,必须是一个分析性的产出。专业是指制作人得有个人影响力和专业领域的信用背书,不能忽悠人。服务的意思是,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买课和听课这两个浮于表面的举动,他们希望通过产品的配套服务获得更实际的改变。
小虾条
:内容的稀缺性我们绝对满足。《14 本书》的
产品定位就是工具性和思维性
。虽然书是现成的,但是书的价值不是。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告诉读者隐藏在作者文字背后的思想,以及如何用它去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体现的正是「读书」和「读懂书」的差距。
只要让用户感受到工具和思维的重要性,那我们的产品就是稀缺的
。
小雪糕
:先生的信用背书也没问题。孤阅的联合创始人,北大法语、社会学专业,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 MBA,就算现在发福了但还依然很帅气的外形......(此处省略彩虹屁 500 字)
小汤圆
:那只剩下服务了。我们确定要提供服务吗?
大家陷入沉思。
我
:拉个微信群不就行了,以后再有新课我们还能二次转化!
小虾条
:虽然微信群是目前一个转化率很高的
漏斗模型
,只要我们花力气花心思运营,能很好地实现
从获客到激活到留存到商业变现到自传播
的过程。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内容才能解决他们的真实需求?我和汤圆研究了一下这个问题,觉得凭我们根本没法提供对他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小汤圆
:没错。《14 本书》打的痛点是迷茫,目前社会上被迷茫情绪困扰的通常都是以下几类人——
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人生规划的大学生,还没有适应职场规则、能力不匹配野心的职场新人,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不足以理解名著思想的阅读者,以及打发碎片时间顺带实现自我提升的宝妈宝爸
。但是造成每个群体迷茫的原因不尽相同。大学生长期呆在象牙塔中,缺少对社会环境的理解,所以欠缺匹配自身和环境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职场新人突然从大学进入复杂多元、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职场,中间缺少了过渡的实践环节,所以一时适应不了新环境。读不懂经典则是因为没有
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宝妈宝爸不缺时间,但他们缺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学什么都觉得没学到心坎上。这些问题都不是《14 本书》这样一个定价 59 元的产品可以解决的。如果我们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服务,定价得再加两个零......
我
:什么?我们还真要帮他们解决问题?卖出去不就完事儿了吗?!
四人
:
当然啊!
不解决问题的卖课都是耍流氓!!!
小橙子
:哎?这不就是燎原学院在做的事吗?我们完全可以让燎原去承接《14 本书》引来的新人啊!这样我们的任务就从「一整套完整的漏斗模型」变成了「只需要做好
获客和激活
两个阶段」,也就是让人们认识产品并愿意付费,再引导用户发现和认可产品的价值。那「服务」问题基本就解决了,最后说一下渠道的事儿。
小雪糕
:我主要联系了
线上渠道
。几个大平台已经联系过了,还没有收到回复。我另外又找了几个合作可能性比较高、调性和《14 本书》比较配的平台——马X、北X、高X、书X,但是最后只有北X 谈了下来。马X 需要音频源文件,牵扯到知识产权问题,所以放弃;书X 的要价超过了我们的预算,高X 推不动影响力小的新课,所以也都不考虑了。
我
:等一下,难道不是哪个渠道流量最多去哪砸钱吗?你说的这些除了头两个,其他我一个都没听过。为什么不让微博大 V 来推啊?
小雪糕
:扎铁了...因为我们的预算只有一万块,只能选择物美价廉的渠道。
我
:啥?一万块就可以创业吗?!
小橙子
:严格来说我们不是真的在「创业」,而是在合作完成一个项目,
体验怎么做营销方案并且把它落地推广
。其中一个营销产品就是《14 本书》。一万块是项目规定的预算啦。
我
:???所以你们第一次做营销策划就这么厉害?
小汤圆
:嘿嘿,毕竟有三个经验丰富的燎原老学员啦,而且先生的直播课和课后作业都有很清晰的指导哟~
我
:第二次听你们提燎原了,所以燎原到底是什么?
四人
:!!!来来来,我们给你讲讲燎原的故事......
郑重感谢以下学员友情出演:
小橙子 - 范夏欣
小虾条 - 彭丹妮
小汤圆 - 张佳敏
小雪糕 - 李 莹
宣传图 - 万 星
想知道营销天团成员们的完整方案长什么样吗?
想知道先生是怎么评价的吗?
燎原学员请前往 CCtalk 观看「
PBL 01-7 Office Hour
」直播回顾,或登陆 LMS 查看
推荐作业
。
如果你和文中的小萌新一样,希望自己也可以通过三周的项目制学习,产出并落地营销方案,请赶快联系小雅了解关于燎原学院的更多信息吧。等你哟~
◇◆◇
燎原小报·系列文章
第1期:燎原学院的作业是逛菜市场?
第2期:韭菜的自我成长指南
第3期:燎原大陆的笔记圣典
第4期:
每逢看展懵三圈
第5期:读书三境界
第6期:你所不了解的西伯利亚帝国
- End -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撰稿:张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