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累了”
,竟然是小学生遗言?
说实话,要是有成年人说这样的话,甚至当做遗言,我是绝对的相信。然而,要说这是一位小学生的遗言,我真的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12月15日,四川泸州某小区内,一个小学生发出,“我活得太累了”,并且直言自己,“我早已绝望”,然后,跳楼身亡。
我不知道,在他遗体边上,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父母,该是啥样的心情?
正如孩子的遗书中说的,“你们从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现在,又想让我早已遗失的东西找回来。老师对我失望,同学开玩笑般的话语。为你们我早已经绝望。现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孩子说的很清楚,父母期望太高。
望子成龙,
这是如今几乎所有父母的期待。本来嘛,孩子就少,尽管未必是计划生育的影响,但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哪怕放开了二胎,可是在现实中,养育成本的高昂,让不少家长们只能是心有余而力有不逮了。
如此,就只有
优生优育
一说了。可是,这优生,能够改善的不多,而优育,则意味着对孩子的要求很多。这些要求,完全是父母按照心目中最优秀孩子的标准制定的。实不知,这样的标准,未必适合每一个孩子。
尤其是,对某一个具体的孩子而言,有天赋的问题,也有父母培养习惯与方式的问题,更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就如这个跳楼的小学生吧,
从小被父母希望如“成人”一样,
无非就是要求孩子懂事、听话、学习优秀、各种爱好培养出彩。
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会有点
揠苗助长
,会让孩子失去快乐的成长,更让孩子感觉到“太累了”。能不累吗?作业那么多,还有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且每样学习都要求成绩优异,孩子几乎整天处于学习与压力之下。
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多样的、不切合孩子天赋与实际的兴趣班,让孩子身体精神的负担很重,使得学习起来反而很吃力。如此,就有了孩子遗言中所说的,“老师对我失望,同学们开玩笑般的话语”。
没有了快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既无法成为父母心目中的优秀孩子,更无法成为班上的好学生,
脆弱、敏感的孩子只能感受到压力与悲伤。
小学阶段就如此艰难痛苦,孩子一想到漫长的人生,不由得绝望了。
能够理解父母的心态,孩子不能失在起跑线上,不从小抓紧,不从学生阶段要求,此后的工作、结婚、买房等等,都将会是沉重的压力。要知道,
只有比同龄人努力,比同龄人优秀,或许才会赢得独木桥上的人生。
显然,这内卷化的现实,已经通过年轻的父母们,反映到小学生身上了。
问题是,这样的内卷化现实是如何造成的呢?
比如说,学生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只能努力挤进好学校、名牌学校;工作时候呢,如现在样,不是名牌就很难,或者还得参加国考;至于,住房、婚姻等等,依然还得在同龄人之间竞争。当各种资源太少时,能够竞争的也就只有同龄了。
有竞争,就有胜出者,就有失败者。胜出者不说会有多少吧,但是,失败者则很艰难。
独生子女的现实中,若是父母没有足够的资源,就只能不断的加压在孩子身上。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竞争胜出。如此,就出现了,泸州这位小学生样的,“太累了”。小小年纪,甚至还没有进入青春期,就对未来“绝望”了。
无法指责这对年轻父母的无情,只能说他们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包括心理健康的关注。但是,这内卷化的现实,年轻的父母又何尚不是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呢?毕竟,极端的才会出现这样的跳楼行为,而大部分的孩子,
恐怕只会如绷紧的炫一样,茫然的顺着父母、从着学校教育,谁知啥时候炫会断呢?
最后,我只能羡慕很多南方生意人的抚育原则了。孩子敢多生,能学习的上学,不能学习的早早做生意,起码这样的选择,避免了内卷化对孩子们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