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关注最新鲜的互联网行业趋势动态,推荐最有价值的互联网行业深度言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DeepSeek推高低成本大模型需求#, ... ·  4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揭秘旅行青蛙游戏运营方灵犀互娱#】#旅行 ... ·  13 小时前  
亿欧网  ·  闭源大模型又行了?Anthropic瞄着De ... ·  14 小时前  
腾讯研究院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辨析 ·  昨天  
TechWeb  ·  iPhone销量稳了?苹果官宣Apple智能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无人便利店刚融资 1 亿就“关门”了,阿里的梦还能实现吗?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7-12 21:50

正文



本文经快刀三侠(ID:iyqkpd)授权转载,作者:快刀三侠。


盛夏,资本市场的升温速度令人咋舌。


7 月 1 日,F5 未来商店完成 3000 万元 A+ 轮融资;


7 月 3 日,缤果盒子完成超 1 亿元 A 轮融资;


短短一周,融资便超过 1.3 亿元。


紧接着,7 月 8 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亮相杭州。


资本不断加码,创业者跃跃欲试, 人便利店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一个“爆炸性”风口。


然而,融资余温尚未过去,缤果盒子便传来首家门店暂停运营的消息。


它似乎给狂热的市场打了一针镇定剂:


被资本追捧的无人店,究竟是风口还是虚火?


01 又一个新的风口到来?


每一个行业和领域从来都不缺企业明星。


无人店也是如此,沃尔玛、亚马逊、阿里巴巴、哇哈哈、京东……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早在 2012 年 沃尔玛 就开始尝试无人收银,研发并推出了“Scan & Go”,后来,又在北京实施扫描仪方案。


▲亚马逊无人便利店 Amazon Go


2016 年 12 月初 亚马逊 在西雅图开张了一家具有革命意义的实体便利店——Amazon Go。它描绘了一个完全自助购物的场景:从进店到购物再到结账,都是自助完成。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 阿里巴巴 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一开业便轰动杭州城。毫无疑问,“淘咖啡”是马云对“新零售”给出的实体定义之一。


除此之外, 哇哈哈、京东 也纷纷入局,前者与深蓝科技合作,签订了 3 年 10 万台、10 年百万台 Take Go 无人店的协议,后者宣布要在全国大量开设京东无人超市。


互联网巨头历来是风向标,无人店正在掀起一阵新的创业浪潮。


2016 年底,主打无人值守自助购物的小 e 微店,入驻宏碁、海尔、智联、51job 和小米等百余家公司,在全国的企业和写字楼呈风靡之势扩张。


▲ 自助购物 24 小时便利店 便利蜂


紧跟着,2017 年 2 月,庄超辰重仓投资可自助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扬言投资 30 亿元资金,未来要开 1 万家店。在此之前,便利蜂已获得 3 亿美元融资,并在中关村 5 店齐开。


便利蜂之后,无人店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 6、7 月,尤其是缤果盒子和 F5 未来商店的融资消息,更是为创业者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 F5 未来商店


大风正在过境,无人店会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的又一个风口吗?


02 无人店是零售趋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


阿里无人超市开业后,零售业出现了一个声音:“2017 年 7 月,将是重要的转折点。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浩浩荡荡开始了。”


互联网时代,三四年便会经过一轮大洗牌。


2008 年,移动互联网刚刚萌芽,所有人都开始为 PC 互联网注入移动因素,渐渐抛弃传统互联网的思维,去寻找能真正扎根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和土壤。


到了 2012 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加速,O2O 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逐渐确立,服务由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大众点评和美团网是当年的典型案例。


而随着线上增长放缓、获客成本渐高,加上用户重新重视线下体验及商品、生活品质, 互联网行业在 2016 年又展现了一个新趋势:


线下流量开始重回视野,线上陆续向线下靠拢,“线下”成了下一个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


共享单车、无人店便是最好的证明。


▲ 线下成了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共享单车便是典型的案例


此外, 从目前无人店运营的情况来看,的确有优于传统零售店之处:


第一,占地面积小。


以缤果盒子为例,分为中号和大号便利店,占地面积各约 12㎡ 和 15㎡,但是其售卖的商品 SKU 与 40m² 便利店相当。


第二,节省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据缤果盒子负责人介绍,无人便利店以机器取代人工运营,其成本比普通便利店要少 80% 以上。


第三,价格更便宜。


由于节省了人力、造价与运营成本,无人便利店售卖的商品比传统便利店便宜 20%~30%。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更便利。


无人店无需排队,结账全自助,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有体验过的顾客介绍,在店内购买了一瓶矿泉水,整个购买流程用时不到 10 秒。


▲ 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


从互联网时代的洗牌特点和无人店的优势来看,无人店似乎很有可能会成为零售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03 风口之上的质疑


我们探讨无人店是否会取代传统零售店,其根本是探讨它是否解决了目前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透过炙热的资本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表象,深入分析无人店,不难发现,作为只适合于特定场景,满足特殊需求的零售形式的无人店,无非是零售形式的一种。


从目前无人店的运营情况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降低了人工和运营成本, 但仔细剖析,无人店的显性成本和传统零售店相比是一个伪命题。


尽管无人店减少了线下的人力成本,但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并没有因此减少,其 对商品管理和后台维护的成本甚至更高


无人便利店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营。


运营的核心包括获客、选址、商品选择、日常补货、上货及货架维护、商品损耗管理、防损、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一系列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对顾客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购物过程中,智能机器发生故障,谁能及时处理;购买的商品质量出现问题,该找谁。


缤果盒子首家门店因未解决高温问题而暂停营业,反映出来的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此外,在消费环境、产品和需求都在发生变化的当下,“消费升级”、“体验升级”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


当越来越多的线上零售转移到线下,都在探寻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和消费体验时,无人店尽管提供了无需排队、手机支付的便利,但其 服务体验是否能够真正做好,还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技术方面,无人店仍处于技术探索早期,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为时尚早。


Amazon Go 相关负责人曾表明,Amazon Go 能够完美运营的条件是:店内少于 20 人或当消费者移动缓慢时。 简单来说,当店内过于拥挤时,Amazon Go 可能会崩溃。


国内同样面临这种尴尬,识别、传感、支付等无人化技术手段已相当成熟,难点在于消费者行为是随机的,实时传导到后台并且进行判断回传难度极高,准确率将大打折扣。


无人店最初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用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购物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个体进行专属服务,使用户获得切实的便利。


如果无人店不能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解决场景与体验的痛点,增强顾客粘性,那么,它能否成为一种零售趋势,也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