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昨天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昨天  
国际旅游岛商报  ·  刚刚通知!海口这些区域或停水→ ·  3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3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心情不好时,请翻烂《幸福的勇气》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6-15 17:58

正文

作者 | 书 · 云淡风轻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 《被讨厌的勇气》姊妹篇—— 《幸福的勇气》

当幸福来敲门时,你是否准备好了去迎接?

如果还没有,不妨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幸福的勇气》,抬头观星,低头观心。


人人都想幸福,但是却不知怎么追求……
查理·芒格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无疑,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是查理扬名世界,高能一生的黄金法则。
在《幸福的勇气》这本书中,阿德勒告诉我们,你配得上一切幸福。

但幸福不会自己送上门,你得主动去找。
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去读懂自己、选择行动、定位身份,才能掌控驾驭人生,配得上想要的幸福。

读懂自己,匹配渴望
每个人都想过得顺心幸福。扪心自问,什么才是最好的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你错,有人包容你;你累,有人心疼你;幸福是不用担心兜里没钱,有人随时愿意给你钱花……
有人说,幸福是富甲一方,有人说,幸福是安居乐业;

有人觉得,独步云端的成功者一定最幸福,却也有人觉得,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大的幸福。
看,幸福货架上琳琅满目,你会挑选哪一款?
阿德勒告诉你,你且淡定,先识别自己的需求,再去匹配渴望。
人要先读懂自己。

著名心理咨询师胡慎之曾接待过⼀位来访者Y女士,Y女士遇到了感情的烦恼。
Y女士非常爱她的丈夫,但两人却经常因礼物闹矛盾。

原来,丈夫每次买礼物给她,她都会不断挑剔找问题,不是觉得价格太高,就是嫌弃质量不好。
丈夫不知所以,两人因此生气吵架,关系恶化。
经过咨询师剥洋葱般层层分析,有⼀天,Y女士终于意识到, 自己挑剔的深层原因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丈夫的礼物。
那一刻,她泪流满⾯,不能自已。
Y女士读懂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她是多么希望拥有美好而亲密的关系,但潜意识却认为自己不配,所以会不自觉做些伤害自己,伤害所爱的人的事。
身处爱中,却总患得患失,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份幸福,行动上让自己离渴望越来越远。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自己代入了,很多人都会这样:

本来非常确定的一件事,突然发现错了,开始质疑,然后一层层剥开看见真相。
真正看见的那一刻,心头豁然开朗,却又忍不住悲伤。
这种悲伤是豁然,也是悲悯。

也会凭空生出一份勇气, 挣脱旧的枷锁,跟过去告别。
人一旦读懂自己,明白了需求和渴望,内心便会生出一股接纳的力量。
自发驱动去寻找跟自己渴望契合的一切信息,处理加工,匹配现实。
只有觉醒后的恰如其分,才能高度适配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为盲目的渴望,会滋生贪婪。 贪是无厌,婪会失度。

当内心的能力跟欲望不匹配的时候,就会不配得,从而孵出损己害人的毒。
读懂自己,人才会恍然大悟,才能匹配内里一致,才能深深地融入当下,触底反弹,催生无尽的勇气去创造实质幸福,拥有自己的人间值得。

识别行动,主动选择
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行动。行动决定方向,选择决定成败。
有一个美国男孩,从小颇具潜质。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
可男孩高中时突然喜欢上电脑,整天闭门不出在家钻研。父母非常担心,总是劝他要用功读书。
男孩只得听从父母意愿报读医科大学。可刚读完第一学期,男孩就坚决要退学。

面对铁了心的孩子,父母只得答应。
后来男孩创业成立计算机公司,第二年推动公司股票上市。
十年后,男孩拥有43 亿美元资产,成就堪比比尔·盖茨。
这个男孩就是美国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
想想小小的戴尔,凭着最初的热爱疯狂喜欢上计算机,不顾父母劝阻,独力坚持;
后来经不住双亲压力读半年医科大学,又敢于主动叫停,辍学创业研究自己最爱的计算机,实现人生梦想,站上巅峰。
要知道,他义无反顾为自己人生负责之时,还只是一个年轻学子。
梦想如种子,落地才有价值。

戴尔下定决心,果敢行动。实现了宏大的梦想,也远离了人生的纠结。
戴尔在开始行动前,接收了来自父母的巨大阻力。
为什么年轻的他能以一已之力跨越这道屏障?因为他懂“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提出的,他说,人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烦恼,就要分清什么是“我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
本是一团乱麻的课题,一经分清“自己”“别人”,就立刻边界清晰,泾渭分明。
生活中幸福而困惑的事实在很多:

大学报志愿,明明想学艺术,父母却坚持要你读实用专业;

本有深爱的对象,偏偏父母就强烈反对,一定要他们喜欢的才行;

想专注拼事业,谈对象还没上计划,却不料家里各种催婚,周遭朋友同事也纷纷关心……
让“课题分离”成为你解脱烦恼的灵丹妙药吧。
把喜欢做到最好,敢于坚持自己的热爱,“自己的课题”做好了,“父母的反对”就变弱了;

好好珍惜深爱的人,听从内心的召唤,“父母的喜欢”也就无法左右你了;

认真工作,让自己更优秀,吸引喜欢的人,“别人的催婚”就自然消失了……
“课题分离”让你减少内耗,保持心灵放松,用最大的力量去奔赴自己的人生。
人生不易,愿你识别行动,勇敢坚持热爱;遇到纠结两难选择,那就“课题分离”,挣脱束缚,主动选择,大胆作为。


定位身份,掌控人生
有人说,追求幸福的密码藏在准确的定位身份中。
被誉为台湾新闻界“第一才子”的金惟纯,写出《人生只有一件事》轰动整个社会,这个几经起落终于活得明白的人,对定位身份,有深刻认识。
金惟纯的人生故事很迷人,早年他担任中国台湾第一大报主笔,30岁已及人生巅峰,却在炙手可热的时候突然选择人生复零,负笈美国研读企业管理;

35岁,他又回台湾创办《商业周刊》,但不幸又遇挫折深陷经营危机。
遇到生活狂澜暴击的金惟纯,重新定位自己,他选择向内求,学会静坐打禅,沉淀自己,独自咀嚼人生的得失。
经过深刻的定位,洗心,金惟纯枯死的心又变得鲜活,他再次选择回到杂志社,这次,他清醒决断,把杂志发展成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精英期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