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家具企业不断被冲击,家居制造转型升级亟待深化,活下来已经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7月7日,第三届中国家居制造大会主题大会,商务部,华为以及众多家具企业大咖们做了一场关于中
国家具企业未来走向的深度探讨!
大咖云集
探究中国家居制造业生存与发展
本届大会围绕“融合·突破·并进”的主题,从人工智能、物联技术、现代设计等角度,探究面对内外部多变局势下中国家居制造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中国家居制造业的未来建言献策。
会上,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处长王建峰,就“贸易摩擦与中国家居企业的应对”的主题
,在细致分析当前中美经贸摩擦的状况,为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分析了降价避税、转移投资、排除产品、积极应诉以及拓展多元市场等五点策略的可行性,其中“积极应诉”及“拓展多元市场”是比较推荐的。
他分析道,没有完美的应对之策,
在企业应对贸易摩擦上,最终靠的是专业的法律、财务、采购、销售以及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以及企业家持之以恒的冷静判断和专业决策
,苦练内功,才能积极应对每一场贸易摩擦。
▲
华为联合创新与解决方案合作部部长 李旭成
从“制造时代的大趋势”着眼,华为联合创新与解决方案合作部部长李旭成阐释了对未来“智造”的解析
,整个工业制造目前正处于跨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进入工业4.0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分为四大步:要对家底清楚;对业务改进方向做深度分析并补齐自身能力;基于上述基础,再构建整体架构规划以及整个数字化平台的设计;参考大量工业原生技术,了解每个参数、细节及控制因素从而重新定义整个实体生产架构。
“平台+生态”是华为一直的追求,共享共建一个健康的生态链。
▲
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兵
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兵
则以“家居制造4.0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
,王兵认为,工业4.0时代下,新一轮技术与管理的迭代发展将催动企业“智造”转型,紧跟《中国制造2025》规划,先易后难,在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步实现企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而带动整个企业进入工业4.0,而实现企业的转型需要具备五项条件:战略定位、预算支持、技术力量、流程完善和团队同频。
这五项条件是相互影响的,落实到制造企业中,分为四个基本内容:供应链智能化,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生产智能化,实现信息化与生产深度融合;设备智能化,提升设备的感知、接受、自律和智能功能;能源管理智能化,实时优化能源效益。
▲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
主题分享环节邀请“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从工业设计角度,以“继承《包豪斯》的精神而不是‘风格’”为分享主题
,讲述了当代工业设计的主流风格及趋势对家居制造企业的影响。
“包豪斯最核心的不是我们创造了大批量,大批量不是本质,大批量是现象,而本质是什么?现在讲的是云平台,意味着我们现在整合在100年前包豪斯就提出来了,它强调是一种精神,是为大众,包豪斯的精神。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是用户选择,不是生产选择,是定义需求,引领消费,创造市场。将知识转化为资本,要以服务经济改造产品经济。政府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要考虑这个行业五年、十年要做什么准备。”
▲
论坛对话环节,行业大咖智囊团畅谈中国家居制造升级
为更进一步探索家居发展之路,主题大会以
“中国家居制造升级再探讨”
为论题,由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家居制造大会总策划陈宝光担任主持人,与慕思集团总裁姚吉庆、联邦家私集团董事李虹瑶、东鹏控股集团总裁龚志云、锐驰家具总经理傅海君、三维家CEO蔡志森和雷峰资本创始合伙人单飞组成“制造智囊团”,展开观点碰撞与思想交流。
▲
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家居制造大会总策划 陈宝光
对话环节中,
慕思集团
总裁
姚吉庆
表示慕思通过标准定制、柔性化、规模化生产来解决“智造”升级,并实现运营数字化;只有掌握整合这些国内外资源,才能够使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联邦家私集团董事李虹瑶
则表示,对资源的有效理解和运用能力会促进创新实践,联邦多年致力于中高端产品制造,并且不断加大绿色环保制造的投入,在响应用户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产业链条对资金、资源的占用,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从传统建材企业的视角,
东鹏控股集团总裁龚志云
分享了东鹏控股保持增长的法宝——产品创新,一个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不要过于急功近利,要老老实实去做,才能厚积薄发。
从新锐设计品牌的视角,
锐驰家具总经理傅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