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与绿
“红与绿”是一个展现资本市场投资玩家的市场观点、投资理念、心路历程、研究发现等的综合平台。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唯有不间断的学习,方可有大成。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红与绿

两种人生的基本功课

红与绿  · 公众号  ·  · 2025-03-13 16: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红与绿,让投资多姿多彩-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红与绿导读:

遭到挑战时,不妨敞开心胸学习下述两种基本的功课: 一、我们应该认清与其逃避困境,不妨将困境视为道途。二、当我们遭受打击时,是否能学着不去指责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 《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这本书由浅入深,逐渐引领我们进入身心实修体证的动力过程。作者艾兹拉·贝达是一位平常心禅学派的禅师,1998年正式成为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 Joko Beck)的法脉传人。他修习禅定长达三十多年,目前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禅修中心任教、写作及生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初期,我在北加州买了一栋房子和一小块地。 我和妻子花了十一年的时间,开垦出一片有机园地。 我们计划靠这块土地维生,包括畜养一些供给羊奶的山羊、绵羊和鸡。 那种生活十分美好,我们觉得能以 这么健康的方式来抚养我们的孩子,真是一件令人心满意足的事。 但是后来我和我太太的免疫系统却出了严重的问题,医生在我们的血液中发现了高浓度的DDT。


原来在我们还没购买这块土地之前,DDT的残余物早就埋在土里了。毒素间接地通过我们细心培育的蔬菜和家畜的肉进入我们体内。长期污染的结果,瓦解了我们的免疫系统。 讽刺的是,费尽心力想活出健康的有机生活,却导致令身体羸弱不堪的慢性病。


这件事不能怪罪任何人,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通常都把杀虫剂的残余物埋在土里。我们想让生活变得安全舒适的策略失败了,其结果是日子过得更加如履薄冰。 不论我们多么努力,不论我们的动机有多么良好,仍然无法保证不掉落冰水中。 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掌控世界,免于灾难。真正的重点是,我们能不能从对策失效的无助感里学到一些智慧。 罹患免疫系统失衡的疾病之后,经过了许多年,我才真正明白失控的无助感里所埋藏的智慧是什么。


然而,即使我们从这些重大的挫败之中学到了一些事,但只要双脚一站稳,经常又会回到如履薄冰的状态。 也许我们已经从掉落到的大洞里获得了一点教训,但眼前日常中的那些裂缝又该怎么办? 我们能不能从这些细小的裂缝——心中的烦扰、情绪的起伏、想保护自己的那份挣扎、自卫和排斥的反应——来认清我们的失望。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自己如何继续在薄冰上滑行——利用各种的认同、对策和意象让自己继续滑下去。 我们必须认清自己是那么费力地想让这些对策生效。 如果感觉情况不对劲,统合感及舒适感都遭到挑战时,不妨敞开心胸来学习下述两种基本的功课。




第一种,我们应该认清与其逃避困境,不如将困境视为道途。 这是一种积极而又必要的观念上的改变。每当有不悦的事情发生时,很少有人会想跟这些事产生牵连。我们往往会认为"事情不该是这样的"或"人生不该如此混乱"。谁说的?谁说人生不该如此混乱?只要人生一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通常都想改变它以符合自己的期待。然而 修行的关键就在不企图改变我们的人生,而是要改变我们和心中那些期待的关系——学着将所有发生的情境都视为我们的道途。


困境并不是道途上的障碍,它们就是道途本身。它们往往会带来觉醒的机会。 我们能不能将己所不欲的情况,包括那份无所依恃的感觉,看成是我们的闹钟?我们可不可以将其视为获得学习机会的一种征兆?我们能否让它穿透我们的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踏出了向生命开放的第一步。我们将开始领会顺受任何一种生命情境的真谛。即使厌恶它,仍然知道眼前的困境就是我们修炼的对象、我们的道途、我们的人生。




第二种,当我们遭受打击时,是否能学着不去指责任何人——包括别人、我们自己、外在的情况或是生活本身——而将注意力转向内在。 感到苦闷时要做到这点是最困难的事之一,因为我们想护卫自己的心实在太强烈了。我们太想让自己恢复正常了。但如果能检视一下我们所带来的问题,包括自己一贯的信念、期待、要求和渴望,便可能产生一些帮助。我们也许会逐渐明白:只要心中生起一种情绪上的反应,就会发现自己还有某些信念尚未得到深入的检视。只要能继续修持,这份理解会逐渐变成我们的自知之明。


理智上我们也许知道该深入地观察内心,然而我们并不真的认识它。 有时我们会嘲笑那些连自己最明显的问题都看不到的人, 但很不幸的是,那些人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根本不想看到那些会令自己烦恼的问题。 基本上我们只希望生活能取悦我们——感觉舒适和安全。 我们和未知的领域之间只有一层薄弱的信念,而这不可靠的支撑就是我们最不想暴露出来的东西。 为什么? 因为如此深入地探测自己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然而,除非能觉察到薄冰底端那个被自己遗忘的东西,否则我们将漫无目的地 继续溜下去。




关注 ⭐️ 红与绿 ⭐️

让投资多姿多彩



红与绿甄选投资必读文章

专栏 |公司行研深度:

“牛散”钟格:科创股的估值革命

投资中如何选择行业和赛道?

郭荆璞:从生意和产业的角度去看二级市场投资


专栏 |对话投资人:

程海泳:知行合一

铜爵资本赵志俊:顺其自然,驾驭自然


专栏 |投资理念:

彭朝晖:拒绝平庸,永葆激情

成不识:我的投资体系与市场观点

“活的更久”比“伟大的交易”更重要



法律声明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代表红与绿公众号的任何意见或建议,不构成红与绿对未来的预测,所载信息仅供一般参考。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红与绿不对任何依赖于本资料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网络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后台作删除处理,谢谢。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