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发展财富市场,与中国大时代并进》。
在座各位都是搞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的专家。再说这两块市场的信息,意义不大,下一步该怎么做,我们心里都很清楚。
在这里,我唠叨几句大时代。
什么叫大时代?就是机会多多、波浪壮阔的时代。
这样的历史时代,不是每个人、每代人都能赶上。就经济、财富意义而言,从90年代到今天2018年,这20多年的大时代真的是太大了,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极少极少有如此体量恢宏的大转折,大腾挪。
回到1992年,那时候我去北京上大学,一年级,学货币银行学。香港的那个著名电视电视剧《大时代》,TVB25周年台庆剧,正好那年上映,非常火。我便托人去搞VCD,看得津津有味。香港的《大时代》,表面上写的是两家人的故事,的斗争,的爱恨情仇,但也写了整个香港的起飞。
如果那时候,你在香港,就算教育一般,就算没有本事,就算是个街角卖甜水的,
一样被风托起,一起会被时代裹挟着前进
,而假如你有心有力,有想法,能搞到一定资源,那你很可能就是现在的富豪,这个跑也跑不了,这就是大时代的威力,时代决定了你。(我看到今天长江商学院一位著名教授也来了,我也是长江的学生,14年前,我就去念长江了,为什么在很多商学院OFFER中选择长江,因为李嘉诚先生就是香港大时代的产物和成功者,我们一起向他学习。)
和香港的大时代比较,中国大陆的大时代更加伟大。
(92年的时候,GDP2万亿,按照当时的汇率,香港几乎是大陆体量的一半)。1998年的时候,GDP才8万亿左右;而2008年的时候,已经到了32万亿,而现在的GDP,正式数字没有出来,但接近80万亿,是毫无疑问的。和香港比,现在的北上广深的GDP总量,都超过了香港。20年,10倍,就算减去了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财富积累也是相当可观的,几乎和美国是等量齐观的。而这种积累,对中国所有的人,都给了一样的机会。
大家说,这20年,你看到了多少富人?我曾经在一家知名投行长期从事过股票、财富的业务,10几年前,在股权分置改革那几年的股市,一个账户托管几十亿,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是公司的大账户。一个交易单子下来,假如是上亿的交易,那也是激动得很,因为是大单。而现在呢?一个大托管账户几百亿,很寻常。我们交易室曾经服务过的那些富豪,身家已经从几亿,十几亿,一下子跳到了千亿以上,数百亿的真是两个手也数不过来。这些人的财富是纸印出来的?不是,全是大时代的托举。
大时代的强盛,给了中国人空前的自信。让很多事情都改变了本质。譬如,以前,中国人移民,是因为家境不好,工作机会少,想去美国、加拿大找机会,是真正正正的移民;而现在的移民呢?有几乎人家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跑去国外的呢?几乎没有,都是希望让自己有更多的见识,让孩子有更多选择的移民,这种移民,和一种和母国的联系非常密切、是一种和母国的发展绑在一起的移民。以前,很多人是要求入籍的,现在,大多数人不寻求入籍,觉得还是当个中国人更好。这就是大时代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陆的这个大时代结束了吗?当然没有,远远没有。而且
大时代的基础还更好了,更稳健了。
原来,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富人群里,都是小车不倒,只顾往前推,满脑子想着怎么挣钱;现在有了一定价家底了,不能凡事就ALL IN,小车要适当的推得更稳健一些,更扎实一些。原来只是挣钱,不想着理财;现在是挣钱、理财两手都要硬。这也就给了我们在座所有人以巨大机遇。
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是从信托开始的。
08年到2014年实际上都是信托行业飞速发展的五年,它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呢?当时的信托是五大金融门类最小的一个行业,从老五一下子上升变成了老二。2013年底,信托就到了7.4万亿,2014年年底已经达到13.98万亿。而当年银行理财的量不过是15万亿,信托几乎直逼银行的理财。而信托行业拐点是什么,2014年搞生前遗嘱,激励性薪酬怎么回吐,业务分割,红利回拨,机构处置,大家一下子看到,信托裸奔的时代过去了。
信托之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引来了更多元化也更复杂的发展,主流非主流都在变化。原来信托还有个刚性兑付,银行理财就是变相信贷,都很安全;但是互联网理财大标是什么?P2P是什么?私募基金是什么?听起来都是理财,都是财富管理,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整个市场也在白色黑色灰色地摸索着前进。
我上个月还在和中国曾经的网络大标第一人交流业务,他几年时间就发了3000亿大标,但824新规之后,他也感觉不行了,在自己的社区上写公开信,说以后再也不发理财大标了,因为他无银行之名,行银行之实。
这里就有监管合规的概念,中国理财市场、财富管理市场狂放增长的年代过去了。
现在要开始逐步约束了。
一行三会一局在去年11 月 17 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对资管行业和销售行业影响虽然不是突然的,因为消息传了快一年,但确实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是严格界定了销售端和投资端的玩法。资产管理业务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与投资者对接的销售端(包括销售、兑付、运作等方面),另一个就是管理人运用资金进行投资管理。新规在销售端严于预期,在几个方面都细化、强化,根本目的就是打破刚性兑付,消除监管套利,防范风险。
那以后财富管理行业还能够搞什么保本保收益、滚动发行、发行机构代偿、多层嵌套吗?还能够和那些与征求意见稿暗地里玩手法的资管机构合作吗?还能够只求收益不求风险只求通道不问牌照的发展吗?都不行了。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不是自己拔着头发往上走的,这个行业承载了太多产品,每一样产品的监管体系的变化,监管精神的更新,都要学,所以咱们这行,很累。但是,累,也要坚持下去!
今天的这个聚会,既是投资意向书签署的好日子,也是多方战略合作的好日子,我们祝愿每一位参与者都在这些合作中都将获得巨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