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2023年,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以重大工程、重点专项为载体,集中力量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数字技术在行业的创新应用,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交通强省建设。
报告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标准规范引领,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等维度,系统展示2023年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
加快智慧高速公路建设。
截至2023年底,四川省已累计建成智慧高速公路2019公里,全面完成绕城高速全线84公里、成都二绕高速西段114公里、成宜高速157公里智慧高速公路外场设施设备布设,共建成约740处雷视融合(雷达技术与视频融合应用)智慧杆。推动路段采用“一站一策”方式完成“云收费”“匝道自由流”“自助收发卡”“ETC特情辅助”等新技术落地应用,成功打造76座集约化、智能化新型收费站。
推进交通强国车路协同技术发展试点任务成果落地应用。
截至2023年底,交通强国车路协同技术发展试点任务在4个路段落地应用。具体包括:依托都汶高速龙池段,建成西南地区首个5G车路协同高速封闭测试场;在成都绕城、成都第二绕城和成宜高速开展车路协同建设实践,实现355公里路段多维度、无盲区感知,有效提升了运行监测能力,实现事件处置效率和通行效率双提升。成宜高速全线157公里全部高标准建成智慧高速,实现全路段“人、车、路、环境”全要素24小时不间断精准感知、智能预警。依托交通强国车路协同试点任务成果,面向公众发布的“蜀道·高德行业版”导航APP、“蜀道·腾讯版”微信小程序正在开展测试应用,可实现全天候车道级导航服务。
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智能运行网及智慧枢纽建设方案》。
指导市(州)开展普通公路交通量调查自动化站点、不停车称重检测点、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点建设,提高路网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
加快开展“交调二期”建设工程。
2023年开工建设“交调二期”项目,新建站点105个,改造更新站点9个。目前已完成外场设施建设,ETC门架已完成门架数据治理、转换、统计等工作,正在开展试运行工作。试运行完成后将纳入交通运输部公路交调统计,将进一步提升四川省自动化站点建设水平,夯实应统尽统工作基础。
持续推动违法超限治理站点建设。
2023年,升级改造固定治超站点13 个。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建成固定超限监测站172个,不停车称重检测点96个。
加速推动普通国省干线高位视频监控建设。
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275个高位视频监测站点布局规划,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高位视频监测站建设指南及技术要求》,指导地方开展高位视频监测站建设工作。
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四川承担61座桥梁单桥系统建设任务。
截至2023年底,四川省桥梁单桥系统累计完成52座,其中高速公路完成42座、普通公路完成10座。建成的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有效提升了公路桥梁结构监测和安全保障能力。
建成泸州港智慧港口。
完成港区视频监控升级,实施服务器存储改造以及展示区域信息化改造,建成港口生产作业数据管理系统、散杂货生产业务系统、智能闸口系统,基本实现港口信息化、智能化作业,达到了“全面掌握港区运营态势、场内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港区全方位可视化监管、业务数据价值进一步凸显、数据网络安全进一步强化”的效果。智慧港口建成后,综合生产作业效率提升30%,安全风险事故降低20%,人力成本降低,劳动环境改善,闸口人员减少3-4人,每年节省人力成本40万元,提升了港口生产作业和综合管理效率。
完成宜宾港5G港口二标段建设。
宜宾港5G港口二标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港区5G无线网络全覆盖、港区视频可视化监管全覆盖及场桥智能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宜宾港5G智慧港口建设,预期可减少20%运营成本,提高30%港口作业效率,降低30%事故发生率,港口经营质效有望显著提升。
按照《平安渡运智能化监管指南》要求,加速实施渡口智能监管升级改造,建成智能监管渡口80个,实现智能监管渡口渡船的“全要素、全过程、全天候”监控,渡口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推广四川省公路治超管理应用系统。
截至2023年底,四川省公路治超管理应用系统已接入全省固定超限检测站点122个、不停车称重检测点75个,初步建成全省治超监控网络。结合实际,在攀枝花、遂宁、乐山、巴中4市开展试点建设工作。通过省级平台和试点运行应用,4个试点市普通公路超限率由2022年的7.3%下降到2023年的2.4%,高速公路超限率基本稳定在 0.01%,“百吨王”严重超限车辆较上年下降87.26%。通过该系统,打通了部、省、市、县、站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实现部省联网,全面提升了普通公路治超综合管理能力,对于遏制严重超限运输车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
化四川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截至2023年底,系统已覆盖全省158家执法机构,执法机构覆盖率达90%,执法数据上传量居全国前列。通过系统累计办理案件6.8万余件,巡查10.7万余次,执法检查82.2万余次,在省直部门率先实现系统监管数据全量对接至省政府“互联网+监管”平台。系统获评2023年“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成果优秀创新应用”,被省委网信办评为“网络综合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加强四川省公路水路投资计划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
系统已有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速公路、重大水运项目投资人及建设业主等注册用户1800余个,累计登录40余万人次,可实现对全省近16万个项目全领域、全周期、一张图可视化管理。截至2023年底,通过系统累计下达补助资金325亿,并及时通知有关市(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通过该系统,完成了2021至2023年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以奖代补”考核数据报送工作,共推动建设项目11.3万个、养护项目919个,为争取交通补助资金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有力推动了四川省交通建设及养护的高效发展。系统获评 2023年“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成果优秀创新应用”。
强化企业大数据画像应用。
通过企业大数据画像,实现对“两客一危”企业的风险研判和预警,根据画像评分结果实施分类精准监管,同时通过曝光画像评分结果,向用车单位、保险机构等推送企业画像结果,推动构建社会监督和协同监管格局,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全年完成全省(包含市州、区县分公司)967家“两客一危”企业(其中客运企业489家,货运企业 478 家)的2022年度大数据画像服务,涵盖近4.3万车辆,约6.1万条驾驶员的运政、监管数据。2023年3月29日,发布了面向市(州)管理部门和“两客一危”企业的2022年度企业画像结果。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监管。
截至2023年12月,四川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共接入全省36家网络货运平台企业数据,并对物流公共信息进行监管。通过四川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整合货运车辆8.1万辆,完成货运量2764.3万吨,货运周转量95.1亿吨公里,运费交易总额超28.4亿元,为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信息化支撑,在推动传统物流业平台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省、市、县三级318个许可事项均实现“一张网”办理,“一网通办”排名稳居省直部门前列。新增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证等4个事项实现“零材料办”及川渝“免证办”,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注销等5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等2类电子证照实现川渝两地共享互认。
完善“天府畅行”应用功能。
“天府畅行”移动端应用新增高速公路通行费明细查询、重点路段实时视频点播、12122在线智能客服等功能。截至2023年底,“天府畅行”APP累计访问量已达4千余万,为满足人民群众无忧出行、舒心旅游的需求,全面提升公众出行和旅游消费服务体验起到了积极作用。
完善“蜀道畅”微信小程序功能。
“蜀道畅”微信小程序新增网约车司机认证、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等功能,全年为司机提供服务4.8万人次,好评率98%。同时,“蜀道畅”微信小程序为交通运输部“e路畅通”小程序提供“阳光救援”救援时间、救援费用以及充电桩“随手查”数据,方便群众出行。
整合汇聚数据资源。
截至2023年底,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数据中心已汇聚行业内外各类数据资源共732项。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视频联网监控平台已汇聚接入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客运站、港口码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船等在内的9.8万余路视频图像。
推进数据资源交换共享。
依托四川省交通运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发布283项数据服务,其中向社会开放数据29项,向交通运输部共享数据81项,向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共享数据138项,共享数据量位居省直部门第一。通过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共享8个部委的32项数据资源,向全省21个市(州)交通运输部门平均回流120余项属地数据,有力支撑行业应用。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通过交叉互检、攻防演练、专题培训、网络安全季度考评等综合手段,保障了全年行业网络安全总体平稳,确保了全国“两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保期间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2024年2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被公安厅授予“2023年度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工作突出单位”荣誉。
接下来,四川将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依托四川省交通运输“互联网+政务服务”及“互联网+监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大力推进数字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深化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和交通建设项目人员安全监管系统等数字交通建设成果的应用;
制定印发智慧工地建设指南、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指南和公路隧道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方案等一批建设指南,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建管养水平;
做好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确保网络安全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