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职业都面临着被技术取代的担忧。本文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 AI 进化对这一职业的影响,供大家参考。
———— / BEGIN / ————
关于这个话题呢,起源是最近这1-2年,尤其是最近半年AI大模型能力的大幅提升,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身在接触AI技术和产品的最前线,感触颇深。
前两天,我跟公司的一位设计同事聊到一个话题:AI画图的能力进步这么大,设计师的岗位未来何去何从?
大家普遍还是会有不少的担忧情绪,虽然此时此刻在公司打工当牛马的设计师们,纷纷已经选择拥有AI工具,让AI辅助出一些图,然后再自己修改优化处理。但是你会发现,大家对于目前这个现在普遍还是会有比较强的焦虑情绪和不满情绪——动脑的活儿都给AI干了,反而设计师们更多的时间在做一些偏体力的活儿,这个跟大家入行之初怀抱的职业愿景期望显然相去甚远,怎么办呢?
我给设计师同事提了点建议:
技术迭代无法阻挡,只能拥抱,主动拥抱比被动拥抱要好,还是得主动找出路。
我想了一下,有个初步的设想:未来的设计师们可能需要转型成为设计策划师+AI人工辅助;相当于每个人雇佣了一个强大的AI画图的数字员工,让TA去干具体的活儿,人人都可以当主管,员工就是AI,要学会以主管的身份,获得团队产出。团队就是你自己+AI,凡是AI能干的事情都交给AI,哪怕AI只能做到60分的水平,也要先让TA干,然后你再验收,或者过程中给出对应的指导。工作的核心变成以策划为主,结合业务的思考。
拿设计图来举例子,AI是不知道什么风格的图在你这个产品上能够更吸引用户的,当作为设计师却可以知道;于是设计师就可以更多地构想、假设某种风格的图会更受欢迎,甚至可以让AI出多版素材,拿到线上去测试验证。
在以前,没有AI的辅助,很难完成这个事情,要做到这个只有加人手做冗余的方案,或者把时间拉长,用时间换空间的做法。
现在AI出现了,人力资源的瓶颈被打破了,策划资源可能就成为瓶颈了。
那么这个问题抛给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呢,未来产品经理们该何去何从?
我反而觉得目前产品经理的价值是被放大了,而不是缩小了,并且越是初级的产品经理越受益于AI;这个跟设计师这个职业是完全相反的,初级的设计师很容易就被AI作图取代掉。
AI的能力圈之外,便是人工的需求所在。
产品经理是一个很需要团队协同,很需要做价值判断,或者说很动脑筋的职业。
你可能会想,AI不是最擅长动脑筋吗?能动脑筋绝不动手。
是的,但是AI擅长的还是开放式地动脑筋,你加的约束条件越少,AI越擅长,表现越活跃。你加的约束条件越多,AI就会不尽如人意。
我们人去做决策,有一部分在于你相信某种东西,但是AI相信什么吗?AI并不相信什么,AI更多的是基于数据的概率判断。
短期来看,AI可能还没办法进化到相当于人的智能程度;长期来看,这个判断我打个问号。
甚至我前一段时间,在思考人是否也是某种智能程序,只是被设计得很先进,但是我们跟AI大模型的原理本质上是一回事。
有时候想想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很多我们自己的感受,喜怒哀乐,可能只是被赋予的一段代码属性,当什么情况发生了,出现什么感受,一部分人的这个敏感度被设置得很高,一部分比较低。
前段时间AI编程有点火,也出了几个一行代码没写的出圈产品,这个现在给整成了一个赛道,不用一行代码做独立的产品,观众们大感惊奇。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程序员不缺了,AI也可以做了,产品经理不够用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口号在圈子里面喊了很多年,终于变成现实了,
产品经理的影响力其实是变得更强了。
今天如果你有很好的产品Sense,能够Get到某一群用户哪怕很小众,你也有机会独立把TA做出来,推到市场。
当然,此时此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考验单兵的综合能力,比如如何通过内容去营销产品,如何号召用户们或潜在的用户们为你打Call。
我目前还没有用到AI去写产品文档,更习惯自己去思考、输出,但我有让应届生新同学去用DS去学习一些技术知识,以及一些运营文案的编写,我也有在用DS去帮我写招聘岗位的JD,这些都是可以大幅提升效率,节省时间,甚至效果更棒的。
最近,我还有一个思考就是:人还是需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现在已然不是机会主义者的时代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该做的容易做的都被人做了,已经是非常充分的竞争。剩下的,都是一些所谓的脏活累活,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和极长的时间才可以做好的。
非如此,也无法形成壁垒。
如果你做一个事情,几天或者几个月就有很明显的反馈,那么其他人为什么不去做呢?你只有做那种以年计算投入的,持续投入到一定量级,量变引起质变的,这个才能形成你的壁垒。因为没有这个恒心的是没有办法坚持到云开雾散的。
所以就会倒逼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自己的能力圈究竟是什么?
以我自己为例,此前我更多地会在思考如何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去探索不一样的东西,去让自己保持学习成长,更加地多元化,我从来不想把自己限制在某个领域,觉得什么东西自己学不会,信心满满。
但是此时此刻,我却会更多的去想什么事情是自己力所能及,付出足够的努力可能做好的。
市场经济讲究一个相对优势,就是你处在这个社会大市场的环境之下,提供给到这个大的系统的差异化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一个人,一家公司,乃至一座城市,都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因为什么而存在?
最终,你需要做很多的减法,减到不能再减少,减到你自己是一个很难被取代的位置,这个才是你真正的能力圈范围,也是你可以凭借去生存、放大的东西。
想清楚这个问题,持续地去打磨这个范围内的能力和沉淀更多的经验,以及把已有的能力和经验用来解决这个社会还没有解决得那么好的问题,这个就是你的发展机会。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也是如此,我们去做差异化的事情,定义产品、评估需求合理性、排定优先级,用ROI高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享受时间复利和充分的边际效应;
只要是AI的智能度无法达到人的程度,那么我们就不用担心这个职业会被取代。
当然虽然可能不会被AI取代,但是比较有可能被人类取代,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如果有一天AI进化到人的智能程度了呢?那时候,人还会是地球的主宰吗?
我深表怀疑,希望不会有这样的一天,这就需要我们关注AI技术的进步的同时,也要思考人这种生物的能力圈到底是什么。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未来人类和AI会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可能就是一种复合型的新生物了吧。
YY一下,类似脑机接口的解决方案,每个人都有两个脑袋,一颗是自然生物脑,一颗是接入AI的CPU,为什么不可能呢?
但我认为,这一天还很远。我们这一代的产品人可能不需要思考得很深,但是下一代人就未必了,100年甚至几十年,足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 E N D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明Bright,作者:李明Bright
👇 想第一时间掌握AI动态、工具干货?扫码加入共学交流群,一起偷跑不掉队!
———— / 推荐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