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
华泰证券全球宏观研究团队,提供总量视野、关注边际变化。为您第一时间呈现专业、深度、视角独特、贴近市场的海内外宏观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

【华泰宏观|专题】7月政治局会议: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有哪些抓手?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7-31 08:02

正文

如果您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别忘了加“星标”!


核心观点


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强调, 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确认要“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同时,宏观政策要“ 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此外, 会议提出要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措施。


显而易见,本次会议在回顾分析上半年、尤其二季度的经济发展表现后,对下半年政策的定调总体是向更为积极的方向调整。 7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判断较4月明显更为谨慎,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会议中, 对上半年宏观调控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偏离稳增长根本立场的政策也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确认和“纠偏”,如提出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快专项债发行等 。会议指出, 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很重”,但仍要“更加给力”实现全年(5%的)经济发展目标。


上周三中全会后、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与LPR报价10个基点、SLF利率10个基点,并降低MLF利率20个基点,六大行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传递较强降低融资成本的信号。同时,发改委、财政部宣布统筹安排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面较广、体量较大,显示财政政策宽松动力有所增强。 结合本次政治局会议对逆周期调节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表述,增量政策有待进一步出台。 8月或将进入政策调整“窗口期”。


总结会议内容,现有宏观环境下,完成全年发展目标的具体政策抓手包括 财政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促消费、促民生、稳地产、推进高质量发展 等各个方面,其中, 从逆周期的效果而言, 财政政策及财政对其他相关政策的补贴尤为值得关注。


1.财政政策:下半年更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三中全会指出专项债使用范围扩大,有望带动专项债加速落地。 此外,新增提出财政需要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上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滞后,三中全会及政治局会议均有相关表述——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有望明显加速。 今年上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约1.5万亿元,约为全年发行规模的38.3%,去年同期发行规模为2.3万亿元,进度达到约60.6%(图表1)。由此,今年上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同比少增约8074亿元。考虑到三中全会全文中提出“要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不排除更大限度地允许新增专项债参与地方隐债化债,预计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可能加速, 如果加速,下半年专项债发行规模约2.4万亿元,同比有望多增约7500亿元。



此外,本轮大规模以旧换新的补贴金额和范围均明显超过以往各轮政策,可能会短期对耐用、大件消费品、以及设备更新投资起到提振的作用 (参见 《新一轮“以旧换新”的潜在宏观影响》,2024/7/26 )。


同时,会议明确表示要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不排除进一步财政加大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的措施出台。今年1-6月,广义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性基金)增速为-2.8%(图表2),较年初两会制定的7.9%的预算仍有差距、年化而言广义财政支出较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滞后3-4万亿元,具体而言,政府性基金支出的预算与实际实现增速“剪刀差”更大、预算支出增长18.6%,但今年1-6月实际支出回落17.6%(图表4),整体财政支出进度及逆周期强度滞后的主要制约在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支出不及预期、预算赤字对“宽财政”、促支出的实际约束力较强,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年初的财政政策稳增长目标, 下半年或有望继续加大对财政收支缺口、尤其是地方财政的收支缺口的补贴,如扩充赤字或再度增加今年特别国债发行额度等。



2.货币 政策: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后者是相较4月政治局会议新增的提法。我们认为,在当前时点上,货币政策再次强调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这一基本政策取向有特别的意义。4月以来,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框架结构性转型、挤水分、防(长端利率过低)风险方面有一系列的举措。但实施的时点和效果层面,引起了市场对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些许疑虑。三中全会后央行宣布降息10个基点(参见 《有关央行小幅降息的思考》,2024/7/22 ),同时 7月政治局会议再度确认融资成本应稳中有降这一方向,有助于打消市场对货币政策理顺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转型关系的疑虑。 虽然货币政策同时强调。从效果上看, 如果财政政策有效宽松,也有助于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一定程度上缓解央行对(长债利率)防风险相关的担忧。 此外,虽然货币政策需要同时顾及降低融资成本及维持人民币汇率大体稳定两个方面的目标,但鉴于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不排除下半年降息两次,所以, 央行也有一定的空间继续下调短端利率。


3.促 费:重点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从补贴、收入、丰富消费场景和品类等多维度提振消费、尤其是耐用品以旧换新及(特定)服务消费领域。 会议表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并且表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 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把 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 。三中全会后,财政部、发改委等各部委联合推出了史上覆盖面最广的设备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再次明确了扩内需以促消费为重点抓手的政策取向(参见 《新一轮“以旧换新”的潜在宏观影响》,2024/7/26 )。此外,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的说法,和“促民生”相关政策相呼应,值得关注。


4.促民 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就业优先、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等。 结合三中全会相关部署和表述,促民生的重点显然是在 提高低收入、及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及生活水平上 (参见《梳理三中全会《决定》全文中的改革方向》,2024/7/22)。结合目前的政策重点及突出矛盾, 预计三中全会有关加快人口市民化,提高低收入人群保障水平的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同时,也可能酝酿重点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激励政策。


5.稳地产:继续落实以“一城一策”为原则的需求端调节政策。明确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 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地产的表述更多是站在“稳定市场、防范风险”的出发点上,同时,继续强调“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三中全会在有关地产政策的表述上,明确提出本着“一城一策”的原则,进一步调整限购限贷政策。所以, 如果地产周期继续走弱,不排除需求侧政策进一步调整。然而中长期而言,地产政策的重点仍在“转型”上,构建多层次、符合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房地产供需结构。


6.发展新 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领域的政策支持有望进一步加码。会议提到 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其中,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可能有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结合三中全会的表述,重点的行业领域可能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 等。


此外,7月政治局会议有关改善治理体系,产业“防 内卷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长期防风险、促转型等一系列表述也值得关注。 会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 ,并明确表述要进一步为基层减负,为基层赋能。同时,产业政策层面,会议指出在有利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同时,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不排除中央政府在规范地方补贴,加强退市机制方面有进一步的举措。 前者和三中全会提出的财税体制改革的总框架也相互呼应(参见 《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如何推进?》,2024/7/15 )。此外,对外开放有望进一步推进,本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一方面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即制造业开放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可能包括金融,医疗等领域。


从政治局会议对现阶段形势的判断,以及再度确认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决心的相关表述看,短期逆周期调节有望加码——8月可能进入政策调整“窗口期”。然而,中长期看,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的指导思想不变。 整体而言,2季度经济回升动能出现波动,而且,美国大选在即,有关美国政府换届和全球贸易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有所上升(参见 《美国大选首次辩论:特朗普优势扩大》,2024/6/28 )。因此,结合目前的内需走势及外需的不确定性,逆周期调节有望加码,尤其在上半年财政政策实施进度滞后于全年预算目标的背景下。然而,会议对中长期防风险、调结构的表述有较强的一致性、延续性,所以,中长期而言,宏观调控可能仍将保持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并重的总体导向,在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适时、适量调整逆周期力度。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 2024 年7 月30 日发表的 7月政治局会议: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有哪些抓手?

易峘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5 | SFC AMH263


免责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