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反腐败学院理事会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经理事会推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当选理事会副主席。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这也是中国反腐专家首次当选该院理事会副主席。
国际反腐败学院
国际反腐败学院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际组织,由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奥地利政府、欧洲反诈骗局等机构共同倡议,于2010年9月成立,总部设在奥地利拉克森堡市。目前该学院由71个联合国成员国和3个国际组织构成。
该学院不仅是一个国际组织,还是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向成员提供如何有效打击腐败行为的培训,警官、法官、检察官以及银行家和企业代表均可参加。
长安街知事(微信ID:
Capitalnews)了解到,理事会是国际反腐败学院的核心治理机构,由11名成员组成,负责制订学院发展战略、政策指导方针、工作规划和重大人事安排等。
去年9月,国际反腐学院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院理事会,过勇当选理事会成员。近日,过勇再进一步,当选理事会副主席,这也是中国反腐专家首次当选这一职务。
出生于1977年的过勇,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是班子中最年轻的一位。此外,过勇还兼任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他的研究方向为廉政建设、公共治理、行政体制改革等。
去年12月,国家监委聘请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过勇就是其中之一。
在媒体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政策解读的众多报道中,常可见到过勇的身影。比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出台后,他曾接受中纪委机关报采访,认为相关规定是把“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纪检机关防止“灯下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事实上,当选国际反腐败学院理事会成员,除了要求候选人具有权威的学识,还需要有一定国际知名度。而过勇同时还是透明国际中国会员组织秘书长、G20反腐败工作组中国政府特邀专家。
必须说明的是,过勇本次当选,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腐取得显著成效的高度认可。
长安街知事(微信ID:
Capitalnews)注意到,虽然国际反腐败学院成立之初,中国就与其有联系,但正式加入该学院,是在2014年11月。当年,中国“猎狐行动”战果累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称赞。该院院长克罗伊特纳曾表示,中国强调要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外逃人员集中的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不断健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体系,“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