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门大叔
阅读即进步,时间就是效率,欢迎关注微博@噗嗤大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一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  昨天  
贵州省发改委  ·  推动早投产早见效!贵州全力抓项目促发展 ·  昨天  
贵州日报  ·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许安决定逮捕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突发!两架飞机相撞,已致2人死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门大叔

凌晨1点,3岁女儿偷拍视频流出,网友炸了:你怎么这样带孩子?

朱门大叔  · 公众号  ·  · 2019-05-01 21:28

正文

文 | 山叔

来源 | 不山大叔(ID ouba798)


0 1


近日,一段“萌娃控诉爸爸一讲故事就睡着”的视频走红。

小姑娘先是对着已经睡着的爸爸忍不住大喊: 为什么你给我讲故事的时候老睡着! 然后又对着妈妈诉苦: 你们俩在一起特别开心,为什么我一个人这么孤单,你们不陪我玩!

视频中的母亲显然未意识到孩子的伤心,反以戏谑口吻笑话孩子。



“这种父母非蠢即坏”

“哪里可爱了? 父母这种教育好失败,还以为很搞笑放到网上?

“孩子是真伤心,妈妈还当笑点”

这对父母的行为引起网友极度不适,纷纷指责其行为不妥。

叔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初的隔阂便在于: 我的真心话被你当做玩笑话,我的情绪被你视作垃圾!

多少人看似父母双全,实则是“情感的孤儿”。


0 2


鲁迅先生说: 可惜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父母与子女之间大抵也是如此。



朋友曾带父母去看《狗十三》,自己为李玩的经历嚎啕大哭,父亲却说理解李玩父亲打女儿的行为: “虽然有点过了,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呀!

殊不知正是那些“我都是为你好”“你长大就明白了”将孩子最初与世界对话的欲望扼杀在摇篮之中。

李玩的父亲爱她吗?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他会为了取悦李玩给她买条狗,他会在李玩考了高分后答应带她去天文馆,他也会在打骂李玩后红着眼眶道歉......

但是,难道所有姿态的爱都是对的吗?

李玩她爸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我们这一代人也正生活在这样的中国式家庭之中。

父母的不理解总被冠以“代沟”之名合理化,那句“你还小,不懂事”逼迫孩子隐藏自己最真实的、会哭闹、会不满的情绪。

直到最后,当叔叔笑意盈盈的夹了一块红烧狗肉给李玩,她没有大哭,没有大闹,她说: “谢谢叔叔。

然后慢慢咀嚼把狗肉和成长的苦涩一并吃掉了。

这种成长看似是与世界握手言和,实则是对父母的无奈妥协,爱哭的孩子真的不一定有糖吃。

因为我们都知道,父母之爱之深、责之切。

小时候我们不愿听的是那一声“你不懂事”,长大了我们不愿背负的是那一句“你不孝”。


0 3


中国式父母与孩子相处中更多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关心“过犹不及”。

北大毕业留学生王猛拉黑父母10年不回家,发万字长文痛诉父母对他的伤害。

令他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班里文艺演出要求穿齐膝短裤。 “母亲却不由分说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也没被准许。

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即使考上了北大,他仍旧无法摆脱父母的控制,“在离家前,父母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 大姨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王猛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 “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他认为,这正与父母有关,“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我们从不否认父母之爱的伟大,但也必须承认爱的自私。

近期热播剧《青春斗》中女主角之一丁兰的母亲便是这样一种角色,以爱之名剥夺女儿留学读研的机会,给她安排家乡的工作,美其名曰“安稳”,却从不倾听女儿内心的声音: 自由!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既然给予了孩子生命,那孩子就该是属于父母的。

是从他们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朋友圈里秀晒炫的“工具”,是七大姑八大姨攀比的武器,唯独不是有思想的灵魂和独立的个体。


0 4


知乎有问: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不在乎孩子的意见而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高赞回答说: 因为他们从来也不真正尊重自己。

他们看中孩子乖巧、懂事、读书、识字,却不关心他是否开心? 是否愿意? 是否满心欢喜?

他们对待子女的方式其实就是他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对世事的顺从,对风险的回避、遗忘在岁月里的初衷......

他们不理解孩子,其实是不理解自己,他们毁了孩子,更是毁了自己。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

我们谴责《都挺好》中苏母对苏明玉的苛责与不公,但别忘了赵美兰身上烙下的是她本身家庭自私自利、重男轻女的根。

苏明玉长成了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但不可否认她身上也有母亲的影子。



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坚韧的灵魂,我们是否终将成为自己从小讨厌的那种人?

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中写道: “父母皆祸害”。

豆瓣也曾专门成立小组控诉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叔认为“祸害”一词实在尖锐,但有时候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就是一种“害”。

祸害自身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祸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细思极恐的是,将来孩子可能以同样的方式“祸害”他们的下一代。


0 5


父母之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合理的参与和一场得体的退出。

《少年说》有一期,初一9班郎梓艺讲述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 爸爸就算再忙也会抽出一天时间陪家人,妈妈特别喜欢和家人沟通,会尊重和商量。

时常沟通与交流,适量关心与引导,是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最健康的方式。

桑德拉布洛克在《弱点》里扮演的养母对收养的男孩说: 我想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在此之前我想加个前提: 不悖世俗,相互理解,平等沟通。

如若为人父母有“持证上岗”的考试,那么必考项就是合理地参与与得体地退出。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始终是人一生的命题,我所能想到的最好关系便是: 我是爱你的,而你是自由的。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