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2025年3月25日
报道
人工智能平台赋能
“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
提质增效
中经联播3月25日石家庄讯 3月24日下午,在“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深化推进会上,河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开军详尽介绍了数智平台、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以及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如何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强大支撑,显著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3月24日,深化“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深化推进会
自2023年3月启动“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以来,河北省检察机关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食品药品安全两大领域,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3272件,办案规模稳居全国领先地位。这一斐然成绩的背后,数智平台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功不可没。
董开军检察长强调,河北省检察院紧跟数字检察发展趋势,成功构建并投入使用融入人工智能元素的公益检察数智平台。该平台凭借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深化应用与自学能力的持续提升,已推送线索33013条,促成9295件案件立案,成为办案效率的“倍增器”。此外,平台还荣获作品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及外观设计专利,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推荐下,向全国检察机关进行了展示。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与效率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董开军检察长介绍,河北省检察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起诉前程序,以诉讼标准强化调查取证,深入挖掘案件根源问题。两年来,共规范制发检察建议9392件,开展磋商1677件,检察建议整改率高达97.6%,绝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审前阶段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河北省检察院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快速检测等先进技术,实现线索快速发现、证据有效固定,并持续跟踪评估办案效果。这些技术的应用,既提升了办案效率,又保障了办案质量。
在深化专项监督的过程中,河北省检察机关还注重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工作模式,其中科技赋能被视为推动专项监督工作的强大动力。董开军检察长表示,将持续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推动科技创新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赋能公益诉讼检察。
据悉,河北省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化“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保持合理办案规模,明确发力点与突破方向,深化依法均衡办案,确保办案质量。